華文網

重點在這丨中農辦主任韓俊解讀2018年中央一號檔

謀劃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

中央農辦主任韓俊解讀2018年中央一號檔

“農,天下之大也。”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寫入黨章,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域,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

新華社4日播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第15個以“三農”工作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檔。

其中,亮點非常多,比如:為管理“微腐敗”,中央一號檔確定,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加大基層小微權力腐敗懲處力度。

向農村非法宗教活動說“不”。檔明確提出,依法加大對農村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滲透活動打擊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預農村公共事務,繼續整治農村亂建廟宇、濫塑宗教造像。

瞄準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問題。中央一號檔把2018年作為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

集中力量解決突出作風問題。科學確定脫貧摘帽時間,對弄虛作假、搞數位脫貧的嚴肅查處。除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外,各部門一律不准再組織其他檢查考評。

為城裡人去農村買房劃紅線。中央一號檔提出,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檔同時指出,嚴格禁止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中央農辦主任韓俊說,這不是讓城裡人到農村買房置地,

而是要使農民的閒置住房成為發展鄉村旅遊、養老等產業的載體。

為進城農民保留房和地開綠燈。中央一號檔明確提出,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檔也提出,引導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上述權益。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第一時間接受採訪,

全面解讀檔精神。

要點1、管全面、管長遠

韓俊說,今年的中央一號檔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講意義、定思路、定任務、定政策、提要求。與以往相比,今年的文件有兩個重要特點——管全面、管長遠。

“以往的中央一號檔講農業問題、講農村經濟發展講得比較多。”韓俊說,“今年的檔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党的建設,都作了全面部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的重要行動。”

他解釋說,鄉村振興是以農村經濟發展為基礎,包括農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態等在內的鄉村發展水準的整體性提升,是鄉村全面的振興。

他強調,二十字總要求的這五句話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可分割,應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性,不能顧此失彼、只抓其一不顧其他。

韓俊同時表示,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檔按照“遠粗近細”的原則,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任務作了部署。

這三個目標任務分別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強化鄉村振興的制度性供給

“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這是檔的一個重要內容。”韓俊說,“實施振興鄉村戰略,必須抓住‘錢、地、人’等關鍵環節,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促進公共資源城鄉均衡配置。”

障礙怎麼破?韓俊結合中央一號檔內容指出三個關鍵——

解決“錢”的問題,關鍵是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

解決“地”的問題,關鍵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城鄉平等交換機制,加快釋放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紅利。

解決“人”的問題,關鍵是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造就更多鄉土人才,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

韓俊指出,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仍然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政策問題。檔對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部署了許多重大改革任務,如部署完善農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政策,按照“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的方向,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改革。

他強調,這項改革不是讓城裡人到農村買房置地,而是吸引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流向農村,使農民閒置住房成為發展鄉村旅遊、養老、文化、教育等產業的有效載體。

確立鄉村振興戰略“四梁八柱”

韓俊說,鄉村振興講究的是實幹。檔謀劃了一系列重大舉措,確立起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

——有國家戰略規劃引領。檔提出,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規劃通過與檔對表對標,分別明確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

——有黨內法規保障。檔確定,研究制定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把党領導農村工作的傳統、要求、政策等以黨內法規形式確定下來,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有一系列重要戰略、重大行動和重大工程支撐。如,制定和實施國家品質興農戰略規劃、實施數字鄉村戰略等,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畫、制定堅決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指導意見、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等,以及建設一批重大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實施智慧農業林業水利工程、切實保護好優秀農耕文化遺產等。

——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給作保障。檔圍繞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等方面,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和制度建設。

檔對農民關心的關鍵小事也做出全面部署。如,堅持不懈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汙處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廢棄農膜回收、病蟲害綠色防控,在村莊普遍建立網上服務站點,集中清理上級對村級組織考核評比多、創建達標多、檢查督查多等突出問題,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等。

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韓俊說,在完善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方面,檔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

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每年要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

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幹部的重要依據。

在加強“三農”工作隊伍建設方面,檔也有“實招”。如:建立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長效機制,全面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和集體經濟薄弱村黨組織派出第一書記。把到農村一線工作鍛煉作為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注重提拔使用實績優秀的幹部,形成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流動的用人導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新旗幟。”韓俊最後表示,“必須夯實責任,做到認識一致、步調一致,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真正落到實處。”

韓俊,男,漢族,1963年12月生,山東省高青縣人,中共黨員,1989年5月參加工作,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農學博士學位。

現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1979.09——1983.07,山東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學生,獲學士學位。

1983.09——1986.07,西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碩士研究生

1986.07——1989.05,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經濟系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獲農學博士學位。

1989.05——1989.12,在原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工作。

1989.12——2001.03,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工作,歷任《中國農村經濟》雜誌社編輯部副主任、主任、副總編、社長、副所長。

2001.03——2008.10,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2006.03—2007.01在中央黨校第22期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8.10——2010.11,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

2010.11——2014.10,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

2014.10——2015.11,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2015.11——2017.05,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2017.05——,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党的十九大代表。

二十字總要求的這五句話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可分割,應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性,不能顧此失彼、只抓其一不顧其他。

韓俊同時表示,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檔按照“遠粗近細”的原則,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任務作了部署。

這三個目標任務分別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強化鄉村振興的制度性供給

“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這是檔的一個重要內容。”韓俊說,“實施振興鄉村戰略,必須抓住‘錢、地、人’等關鍵環節,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促進公共資源城鄉均衡配置。”

障礙怎麼破?韓俊結合中央一號檔內容指出三個關鍵——

解決“錢”的問題,關鍵是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

解決“地”的問題,關鍵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城鄉平等交換機制,加快釋放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紅利。

解決“人”的問題,關鍵是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造就更多鄉土人才,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

韓俊指出,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仍然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政策問題。檔對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部署了許多重大改革任務,如部署完善農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政策,按照“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的方向,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改革。

他強調,這項改革不是讓城裡人到農村買房置地,而是吸引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流向農村,使農民閒置住房成為發展鄉村旅遊、養老、文化、教育等產業的有效載體。

確立鄉村振興戰略“四梁八柱”

韓俊說,鄉村振興講究的是實幹。檔謀劃了一系列重大舉措,確立起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

——有國家戰略規劃引領。檔提出,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規劃通過與檔對表對標,分別明確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

——有黨內法規保障。檔確定,研究制定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把党領導農村工作的傳統、要求、政策等以黨內法規形式確定下來,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有一系列重要戰略、重大行動和重大工程支撐。如,制定和實施國家品質興農戰略規劃、實施數字鄉村戰略等,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畫、制定堅決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指導意見、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等,以及建設一批重大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實施智慧農業林業水利工程、切實保護好優秀農耕文化遺產等。

——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給作保障。檔圍繞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等方面,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和制度建設。

檔對農民關心的關鍵小事也做出全面部署。如,堅持不懈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汙處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廢棄農膜回收、病蟲害綠色防控,在村莊普遍建立網上服務站點,集中清理上級對村級組織考核評比多、創建達標多、檢查督查多等突出問題,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等。

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韓俊說,在完善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方面,檔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

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每年要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

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幹部的重要依據。

在加強“三農”工作隊伍建設方面,檔也有“實招”。如:建立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長效機制,全面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和集體經濟薄弱村黨組織派出第一書記。把到農村一線工作鍛煉作為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注重提拔使用實績優秀的幹部,形成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流動的用人導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新旗幟。”韓俊最後表示,“必須夯實責任,做到認識一致、步調一致,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真正落到實處。”

韓俊,男,漢族,1963年12月生,山東省高青縣人,中共黨員,1989年5月參加工作,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農學博士學位。

現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1979.09——1983.07,山東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學生,獲學士學位。

1983.09——1986.07,西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碩士研究生

1986.07——1989.05,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經濟系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獲農學博士學位。

1989.05——1989.12,在原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工作。

1989.12——2001.03,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工作,歷任《中國農村經濟》雜誌社編輯部副主任、主任、副總編、社長、副所長。

2001.03——2008.10,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2006.03—2007.01在中央黨校第22期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8.10——2010.11,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

2010.11——2014.10,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

2014.10——2015.11,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2015.11——2017.05,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2017.05——,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党的十九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