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解密

1949年,上海解放,粟裕受命正式組織攻台戰役。

四星將軍粟裕攤開一幅幅各種比例尺的東南沿海和太平洋、遠東地區作戰地圖,

對福州軍區擬定的炮擊預案再次進行研究和審定。於是,一部強大、精確的作戰機器正式啟動,進入點火程式。而此時此刻,蔣介石已決定反攻大陸,他把最後的30幾萬部隊分駐海南、臺灣、舟山三大島。戰略構想十分完美:以島嶼對抗大陸,三點成一線,海南扼制廣東、臺灣俯視福廈、舟山鎖閉滬浙,退,可互為犄角鼎足依託;攻,
可全線同時展開或突出某一重點。

自然,粟裕對蔣介石的部署甚為慎重,你愈是分兵把口,愈有利於我各個擊破。他曾向毛澤東建議,必要時可考慮暫不攻擊較易攻取之舟山,而先攻最難打之臺灣,臺灣既下,統一中國的最後一道難題必將勢如破竹。

面對臺灣的7個軍14萬驚弓之旅,粟裕初定以8個軍20余萬人發起攻擊。計畫尚在呈報待批過程中,粟裕的攻台軍一部已分別在膠東沿海、長江口和天目山開始了模擬越海登陸及在臺灣山區作戰的訓練。

可惜的是,對方很快便覺察到了臺灣本島的防禦力量太弱且兵源有限,於是,饑不擇食、慌不擇路,決計以重金招募日本炮灰。不久,一支兩萬餘人的日本雇傭軍開赴臺灣。

日本人再次登臨臺灣,雖不是重演50年前的鯨吞強佔,但用武士刀斬斷寶島與大陸的血脈卻驚人的如出一轍!

日本兵的頑強、兇悍、團隊精神和戰術精湛又是舉世聞名的,這使得粟裕在評估他們的戰鬥力時,就不能用1=l,而只能用l≈3的算式來計算:如果兩萬日本兵約等於6萬國民黨兵,那麼6+14=20,臺灣擁有的國民黨守軍戰力應以相當20萬人來看待。如是,原擬8個軍參戰已不夠,

粟裕對戰役決心第一次做了較大修改,計畫投入攻台的兵力增加到12個軍、50余萬人。

1950年5月,四野發起海南戰役,殲敵3.3萬,拿下全國第二大島。但由於是無海空軍條件作戰,無法封鎖各港口和機場,致使薛嶽率近7萬人撤逃臺灣。此時此刻,蔣介石作出了在他的軍事生涯中也許是最為艱難但也最為果斷的決策:三天之內,將舟山12萬守軍悉數秘密撤出,集中一切兵力,確保臺灣基地。

從現象上看,三島已喪其二,轄地僅存台澎金馬,但臺灣兵力陡增1倍,達40萬人,成為一顆名副其實、難以一口咬碎的硬核桃。粟裕不得不迅速向所部發出指示:敵人已集中40萬左右的陸軍及其海空軍全部守備臺灣,未來對台作戰將更加激烈與殘酷,原定以4個軍為第一梯隊的準備已不夠強大,需增加至6個軍。這是他對戰役決心做第二次較大修改。6月末,情報又偵悉臺灣正加緊補充部隊,估計其陸軍在我未來發動攻擊時可達50萬人,海空軍亦得到加強。至此,粟裕三度修改戰役方案,計畫參戰兵力達16個軍以上。

問題是,增兵較易,增船太難。粟裕掐指一算,為確保戰役勝利必須在四五小時以內有第一梯隊15萬人左右登陸,並有相當數量的運送第二梯隊船隻,而現手中所有船隻僅夠裝運4個加強師,為第一梯隊所需的一半,征船造船買船又均需時間。別無良策,再思三思,下決心向軍委報告:攻擊臺灣須進一步準備,此役關係重大,我們對攻台作戰如無絕對把握,則不應輕易發起攻擊,而寧願再推遲一些時間。

沒想到,這邊戰爭膠著時刻,結果,那邊朝鮮戰爭驟然爆發了,粟裕絞盡腦汁幾易其稿的攻台方案只好無限期束之高閣,將軍臨海嗟歎,將未能拿下臺灣視為終生的一大憾事!

估計其陸軍在我未來發動攻擊時可達50萬人,海空軍亦得到加強。至此,粟裕三度修改戰役方案,計畫參戰兵力達16個軍以上。

問題是,增兵較易,增船太難。粟裕掐指一算,為確保戰役勝利必須在四五小時以內有第一梯隊15萬人左右登陸,並有相當數量的運送第二梯隊船隻,而現手中所有船隻僅夠裝運4個加強師,為第一梯隊所需的一半,征船造船買船又均需時間。別無良策,再思三思,下決心向軍委報告:攻擊臺灣須進一步準備,此役關係重大,我們對攻台作戰如無絕對把握,則不應輕易發起攻擊,而寧願再推遲一些時間。

沒想到,這邊戰爭膠著時刻,結果,那邊朝鮮戰爭驟然爆發了,粟裕絞盡腦汁幾易其稿的攻台方案只好無限期束之高閣,將軍臨海嗟歎,將未能拿下臺灣視為終生的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