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正陷入人口危機:為何年輕人一個孩子都不想要?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相比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出生率12.95‰,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和出生率兩個指標同時出現下降。

儘管我國2017年出生人口數量有所下降,

但二孩數量卻進一步上升至883萬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高達51.2%,比2016年提高了11%。這是自2016年我國正式實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以來,首次出現二孩出生數超過一孩出生數的情況。

也就是說,出生人口的總體下降,並不是因為適齡夫婦二孩生育意願不夠,而是很多夫婦連一孩都沒有生育。

從20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開始,中國的出生率逐漸下降,到本世紀下降至1.5%以下。

為何一孩生育數量出現下降?

首先,從數字方面來看,由於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育齡婦女人數呈現逐年減少趨勢,2017年15至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16年減少400萬人,其中20至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人數減少近600萬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

我國婦女初婚和初育年齡也呈現不斷推遲的趨勢,這些因素使得2017年我國一孩數量出現下降。

其次,民眾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受經濟社會因素影響也更加明顯。調查顯示,民眾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養育成本高、托育服務短缺、女性職業發展壓力大等。

不少線民吐槽表示:“生娃前是基本小康,生娃後又窮了”、“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自己都養不起,何談小孩”、“怕公司白眼,怕沒人帶孩子”……

根據2016年的媒體公開資料,粗略測算,養大一個孩子至少得花70萬元左右。如果你生活在一線城市花費會更高,70萬元是遠遠不夠的,例如,在養育孩子成本排名前十的北上廣深,養一個孩子的平均成本大致都在二百萬元以上。

說到生活的壓力,就不得不說說房價了。從2017年的房價收入比來看,我們就不難理解那些背著沉重房貸的年輕人為何連生一孩的勇氣都沒有了。

如圖所示,房價收入比最高的是深圳,如果你在深圳的年薪達到了平均水準,不吃不喝在深圳買一套標準大小的房子,需要40.7年,在北京要33.4年,在上海要31.8年,在廈門要30.4年……不要說養育成本、托育服務等這些因素了,光是上了天的房價就要讓多少育齡婦女因生活壓力對生娃這件事望而卻步。

最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提升,群眾對於自我實現的要求日趨增高,生育率下降是自然規律,一孩生育率也會隨之下降。

人口減少將帶來哪些影響?

出生率下降正導致中國人口迅速老化、勞動力短缺,這使得中國正在承受更沉重的社會服務負擔。可以預見,中國在未來20年內將成為老齡化程度和養老負擔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情況會不斷惡化,這將嚴重拖累國家財政和經濟活力。

低生育率帶來的老齡化危機最直接的體現是養老金體系入不敷出。養老金體系的本質,是以工作者繳納的養老保費來支付老年人福利。隨著老齡化加深,一方面,老年人增多,推高養老金支出;另一方面,工作者減少,降低養老金收入。出路只有延遲退休年齡、減少老人福利,或者提高工作者的保費。

更嚴重的是,目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比例只有16%左右,未來幾十年會一路上升到40%,甚至50%左右。而現在就已有多個省份的養老金出現了“入不敷出”的狀況,如果此刻就感受到老齡化的不可承受之重,未來該怎麼辦?

社會老齡化危機的同時,消費和生產也將同步縮減。因為老年人的消費意願低,消費萎縮可能快於收入萎縮,引發通貨緊縮。同時,家庭累積的名義財富將泡沫化,可能表現為投資收益低下和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基礎設施更新步伐也將放緩甚至停滯,已有的基礎設施將面臨老化,規模效應下降。

此外,低生育率還會削弱未來創新和創業的活力。長期低生育率不僅減少年輕人的比例,也減少他們的創新動力,讓整個經濟患上“老年病”。

如果低生育率長期持續,最終將會削弱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如果人口頹勢無法挽回,在扣除技術進步的因素後,中國的經濟規模將不斷萎縮,規模效應持續弱化;到本世紀末,中國最終將喪失綜合性產業優勢,國力全面衰退,人均GDP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東北的今天會是中國的明天嗎?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我國經濟增長最為低迷的是東北地區。遼寧、黑龍江、吉林的GDP增速在2015年分別為全國倒數第一、第三、第四位;2016年,遼寧甚至出現了經濟倒退的現象,GDP同比減少2.5%;2017年前三季度,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GDP增速依舊不盡如人意,分別排名全國倒數第一、第四和第六位。

雖然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恐怕是東北嚴峻的人口形勢。東北的生育率在全國墊底,長期處於1.0左右的水準。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一個如此大的區域長時間處於如此低的生育水準。此外,東北還伴隨著空前嚴重的少子化,以及另東北經濟雪上加霜的人口外流。

實際上,東北的人口危機只是開始,未來還會越發嚴重。儘管早年振興東北的投資延緩了其衰敗的過程,但東北經濟長期萎靡乃至萎縮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放眼全國,我國的低生育狀態要比東北滯後若干年。除非生育水準能大幅提升,否則東北的今天可能會成為全國的明天。

2017年2月,國家衛計委印發《“十三五”全國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規劃》,其中明確要求,到2020年中國生育率要從2015年的1.6回升到1.8的水準,年均自然增長率保持在6‰左右。

可是如何提高生育率,或者更直白的說,如何讓更多的育齡婦女願意生育“一孩”呢?這需要相關部門出臺更多的工作與家庭政策,包括提供負擔得起的優質兒童照料與兒童早期教育、靈活的工作時間、父母假、家庭假等。另外,社會基礎設施的完善也能夠促進生育率的提高,因此也需要加大相關社會基礎設施的投資。

生育率下降是自然規律,一孩生育率也會隨之下降。

人口減少將帶來哪些影響?

出生率下降正導致中國人口迅速老化、勞動力短缺,這使得中國正在承受更沉重的社會服務負擔。可以預見,中國在未來20年內將成為老齡化程度和養老負擔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情況會不斷惡化,這將嚴重拖累國家財政和經濟活力。

低生育率帶來的老齡化危機最直接的體現是養老金體系入不敷出。養老金體系的本質,是以工作者繳納的養老保費來支付老年人福利。隨著老齡化加深,一方面,老年人增多,推高養老金支出;另一方面,工作者減少,降低養老金收入。出路只有延遲退休年齡、減少老人福利,或者提高工作者的保費。

更嚴重的是,目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比例只有16%左右,未來幾十年會一路上升到40%,甚至50%左右。而現在就已有多個省份的養老金出現了“入不敷出”的狀況,如果此刻就感受到老齡化的不可承受之重,未來該怎麼辦?

社會老齡化危機的同時,消費和生產也將同步縮減。因為老年人的消費意願低,消費萎縮可能快於收入萎縮,引發通貨緊縮。同時,家庭累積的名義財富將泡沫化,可能表現為投資收益低下和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基礎設施更新步伐也將放緩甚至停滯,已有的基礎設施將面臨老化,規模效應下降。

此外,低生育率還會削弱未來創新和創業的活力。長期低生育率不僅減少年輕人的比例,也減少他們的創新動力,讓整個經濟患上“老年病”。

如果低生育率長期持續,最終將會削弱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如果人口頹勢無法挽回,在扣除技術進步的因素後,中國的經濟規模將不斷萎縮,規模效應持續弱化;到本世紀末,中國最終將喪失綜合性產業優勢,國力全面衰退,人均GDP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東北的今天會是中國的明天嗎?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我國經濟增長最為低迷的是東北地區。遼寧、黑龍江、吉林的GDP增速在2015年分別為全國倒數第一、第三、第四位;2016年,遼寧甚至出現了經濟倒退的現象,GDP同比減少2.5%;2017年前三季度,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GDP增速依舊不盡如人意,分別排名全國倒數第一、第四和第六位。

雖然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恐怕是東北嚴峻的人口形勢。東北的生育率在全國墊底,長期處於1.0左右的水準。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一個如此大的區域長時間處於如此低的生育水準。此外,東北還伴隨著空前嚴重的少子化,以及另東北經濟雪上加霜的人口外流。

實際上,東北的人口危機只是開始,未來還會越發嚴重。儘管早年振興東北的投資延緩了其衰敗的過程,但東北經濟長期萎靡乃至萎縮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放眼全國,我國的低生育狀態要比東北滯後若干年。除非生育水準能大幅提升,否則東北的今天可能會成為全國的明天。

2017年2月,國家衛計委印發《“十三五”全國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規劃》,其中明確要求,到2020年中國生育率要從2015年的1.6回升到1.8的水準,年均自然增長率保持在6‰左右。

可是如何提高生育率,或者更直白的說,如何讓更多的育齡婦女願意生育“一孩”呢?這需要相關部門出臺更多的工作與家庭政策,包括提供負擔得起的優質兒童照料與兒童早期教育、靈活的工作時間、父母假、家庭假等。另外,社會基礎設施的完善也能夠促進生育率的提高,因此也需要加大相關社會基礎設施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