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本報邀請50位讀者免費欣賞交響音樂會

排練現場

曲目都是經典歌劇中芭蕾音樂

4月10日,記者來到遼寧歌劇院排練廳,

著名指揮林友聲正在指導遼寧交響樂團排練。但見林友聲沉著、老練地揮動著指揮棒,演奏者精神飽滿地投入演奏中……這是一場特別的交響音樂會,曲目都是經典歌劇中的芭蕾音樂。在國內,只有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演奏過這些曲目,許多曲目遼寧交響樂團是第一次演奏。其中有選自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的《波蘭舞曲》、選自歌劇《霍凡辛那》的《波斯奴隸之舞》、選自歌劇《阿依達》的《芭蕾之舞》 、選自歌劇《伊戈爾王子》的《波羅維茲舞曲》、選自歌劇《喬康達》的《時間之舞組曲》等,
曲目的名字雖然陌生,但旋律都是大家熟悉的。

談及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曲目演出,遼寧歌劇院副院長朱新宇說,這些世界著名歌劇中的芭蕾音樂深入人心,其中大部分遼寧交響樂團以前沒有演奏過。遼寧交響樂團的經費雖然有限,但每年都盡最大努力邀請中外著名指揮家來訓練樂團並合作演出。

此次邀請林友聲指揮,也是經過認真研究決定的。

這些曲目都是由林友聲選定的。林友聲是上海歌劇院著名指揮家、國家一級指揮,波蘭列布尼克第九屆國際管樂節最佳指揮獎得主。曾指揮過德國薩爾州國家歌劇院交響樂團、德國諾德豪森交響樂團、日本東京愛樂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等。

在中國指揮演出了《圖蘭朵》《女人心》《美麗的海倫》《卡門》《鄉村騎士》《茶花女》《江姐》《楚霸王》等中外歌劇,及《吉賽爾》《天鵝湖》《大秦皇朝》等中外舞劇。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歌劇的指揮家和能演奏歌劇的樂團相對來說更具水準。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和遼寧歌劇院的遼寧交響樂團,都是具有演奏歌劇能力的交響樂團。

在芭蕾音樂中重溫歌劇故事

此次音樂會將演出歌劇《阿依達》中的三首芭蕾音樂《小摩爾人奴隸之舞》 《女祭司之舞》 《芭蕾之舞》。

《阿依達》是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於1870年創作的歌劇作品。這部四幕歌劇通過感人的詠歎調與重唱、壯闊的合唱、氣勢恢宏的管弦、精美的舞蹈場面描寫了距今約3000年前古埃及法老王時代的一個愛情故事。

歌劇裡為什麼會有芭蕾音樂?林友聲介紹說,歌劇中除了聲樂外,還有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

而芭蕾歷史其實比歌劇還要長,自歌劇誕生之初,就有加入芭蕾的做法。據介紹,17世紀的法國宮廷開創了“歌劇—芭蕾”這種跨界形式。19世紀的法國大歌劇和抒情歌劇繼承了這一傳統,並影響到義大利和德國歌劇。深受法國文化影響的俄羅斯歌劇自然也少不了芭蕾。除了俄羅斯以外,19世紀的其他作曲家也喜歡在歌劇中加入表現本土民風民俗的舞蹈場景。活潑歡樂的輕歌劇中,更是少不了舞蹈的節奏。

選自歌劇《喬康達》的《時間之舞組曲》由義大利作曲家彭奇埃利創作。這段芭蕾音樂生動地描繪了從黎明、白晝、黃昏到午夜不同時刻的氣氛,象徵了光明與黑暗的鬥爭,是一首音樂會經典名曲。彭奇埃利1834年出生於義大利,他是喜歡細心推敲的人,在米蘭音樂學院求學長達十年之久。其作品完成後常常是反復修改。有人說,彭奇埃利生不逢時,因為他的創作生涯都籠罩在歌劇大家威爾第的光環之下,但其實他是義大利近代歌劇的創立者。

此次將威爾第和彭奇埃利的作品在同一場音樂會上演出,觀眾可以一睹兩位元大家的歌劇作品風采,在芭蕾音樂中追尋歌劇的故事。

此次音樂會演出的俄羅斯歌劇《伊戈爾王子》中的《波羅維茲舞曲》曾是索契冬奧會開幕式演出的開場曲,是一段樂迷非常熟悉的優美曲調。此次會用樂隊來演奏聲樂唱段的旋律。

音樂會現場不用電子設備擴聲

這場音樂會演出現場不用電子設備擴聲,每個樂器的聲部都會發出本質的聲音,原汁原味,避免了使用電子設備而造成一些樂器聲音的失真。這種音樂會對樂隊、對聽眾都提出更高要求,演奏者演奏必須要準確,不能有一點瑕疵。台下聽眾必須靜靜地聽,有人說,這次音樂會是否演出成功,就看觀眾的素質高低。這種不在音樂廳而在大劇場舉辦的音樂會很少見到,相當於一場不拿麥克、沒有伴奏的清唱演唱會。

此次音樂會的曲目也許大家都聽過,但在現場這樣集中演出卻很少見。曲目是林友聲多年指揮歌劇演出積累的,譜子都是他從上海帶來的。

新媒體編輯:劉爽

責任編輯:符成龍

更是少不了舞蹈的節奏。

選自歌劇《喬康達》的《時間之舞組曲》由義大利作曲家彭奇埃利創作。這段芭蕾音樂生動地描繪了從黎明、白晝、黃昏到午夜不同時刻的氣氛,象徵了光明與黑暗的鬥爭,是一首音樂會經典名曲。彭奇埃利1834年出生於義大利,他是喜歡細心推敲的人,在米蘭音樂學院求學長達十年之久。其作品完成後常常是反復修改。有人說,彭奇埃利生不逢時,因為他的創作生涯都籠罩在歌劇大家威爾第的光環之下,但其實他是義大利近代歌劇的創立者。

此次將威爾第和彭奇埃利的作品在同一場音樂會上演出,觀眾可以一睹兩位元大家的歌劇作品風采,在芭蕾音樂中追尋歌劇的故事。

此次音樂會演出的俄羅斯歌劇《伊戈爾王子》中的《波羅維茲舞曲》曾是索契冬奧會開幕式演出的開場曲,是一段樂迷非常熟悉的優美曲調。此次會用樂隊來演奏聲樂唱段的旋律。

音樂會現場不用電子設備擴聲

這場音樂會演出現場不用電子設備擴聲,每個樂器的聲部都會發出本質的聲音,原汁原味,避免了使用電子設備而造成一些樂器聲音的失真。這種音樂會對樂隊、對聽眾都提出更高要求,演奏者演奏必須要準確,不能有一點瑕疵。台下聽眾必須靜靜地聽,有人說,這次音樂會是否演出成功,就看觀眾的素質高低。這種不在音樂廳而在大劇場舉辦的音樂會很少見到,相當於一場不拿麥克、沒有伴奏的清唱演唱會。

此次音樂會的曲目也許大家都聽過,但在現場這樣集中演出卻很少見。曲目是林友聲多年指揮歌劇演出積累的,譜子都是他從上海帶來的。

新媒體編輯:劉爽

責任編輯:符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