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八一電影製片廠被裁撤,65年老廠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一部熱映的《芳華》讓部隊的“文工團”備受關注,尤其是“文工團”被解散時,更是直戳淚點。如今《芳華》還在上映,可是《芳華》的出品公司之一——“八一電影製片廠”卻已經被裁撤,就如同《芳華》中“文工團”的命運,
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老牌電影廠,在軍改大潮中,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而《芳華》,有可能是最後一部掛“八一電影製片廠”廠標的電影。

從此以後,“八一廠標”將成為歷史!

被合併、降級、裁員、恢復坐班制……八一電影製片廠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1952年建廠,距今已有65年歷史,拍攝各類題材電影作品2400餘部,其中有故事片260餘部,包括《地道戰》《地雷戰》《林海雪原》《閃閃的紅星》《四渡赤水》《士兵突擊》《殲十出擊》《沖出亞馬遜》等。

據解放軍軍報消息,軍改合併完成後:

1、“八一電影製片廠”與原總政歌舞團、總政歌劇團、總政話劇團、總政軍樂團合併,更名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電影電視製作部”;

2、由副軍編制單位降為正師編制;

3、五十歲的全退休,四十歲的自謀職業,三十歲的可轉業,也可參加考試錄取後每年簽訂合同交五險,成為非現役軍內文職人員。

4、除了部領導,機關保留少量軍人,其他均為軍內文職人員,軍內文職人員不享受軍人待遇,

不可以有償服務出去拍片!

5、釆取全天八小時坐班制。

網路大電影(ID:wxs360)瞭解到,整改後,“八一廠”中層七部一處全部撤銷,即:政治部、生產部、技術部、文學部、故事片部、軍事片部、電視部、行政管理處;原故事片部的導演室、攝影室、美術室作為基層不變。

原八一廠八大車間即:錄音車間、剪輯車間(數位工作站)、洗印車間、特技煙火車間、照明車間、置景車間、化服道車間、動力車間,

有留、有撤、有合。化服道車間與置景車間合併。

目前,八一廠減員已開始,二月份完成定編,三月份落實到人頭,並且確定各級班子,四月走上正規,

完成改革!55歲以上的高級職稱的將提前退休,本週一宣佈了技術部7個,申請自主擇業的也不少,一些有能力的也開始要求轉業,留下的也純屬無奈。

昔日輝煌今安在?八大國有電影製片廠相繼落幕!

在中國,基本上每個省都有自己的電影製片廠,其中,影響力比較大的是這八大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 、上海電影製片廠 、西安電影製片廠 、珠江電影製片廠 、八一電影製片廠 、娥眉電影製片廠 、長春電影製片廠 、瀟湘電影製片廠。

除了八一廠之外,其他電影廠也已經沒有了昔日的輝煌:

北影廠被拆;

長春電影製片廠基本上成了旅遊基地;

上影廠合併到了上海電影集團公司,但也已經風光不再;

西影廠曾經培養出了張藝謀、陳凱歌、顧長衛,而現在對它最新的記憶就是王全安拍的《白鹿原》;

峨嵋電影製片廠成了峨嵋電影集團,但卻已經沒什麼存在感;

珠江電影製片廠成了“珠影集團”,已經再沒什麼像樣的作品……

這些國有電影製片廠,都曾經是中國電影的主要創作力量,創下了多個第一和首次,培養了一批批至今還活躍在中國影視業中的工作者,也留下了不少至今仍被翻拍仍被模仿的經典之作。

但現如今,它們的輝煌時代已經過去,改制、合併、重組之後,退出歷史舞臺已經成為必然。

不過,即便退出歷史舞臺,卻也只是換一種形式存在,只要保留原廠的魂,破繭成蝶,依然可以東山再起!

·END·

其中,影響力比較大的是這八大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 、上海電影製片廠 、西安電影製片廠 、珠江電影製片廠 、八一電影製片廠 、娥眉電影製片廠 、長春電影製片廠 、瀟湘電影製片廠。

除了八一廠之外,其他電影廠也已經沒有了昔日的輝煌:

北影廠被拆;

長春電影製片廠基本上成了旅遊基地;

上影廠合併到了上海電影集團公司,但也已經風光不再;

西影廠曾經培養出了張藝謀、陳凱歌、顧長衛,而現在對它最新的記憶就是王全安拍的《白鹿原》;

峨嵋電影製片廠成了峨嵋電影集團,但卻已經沒什麼存在感;

珠江電影製片廠成了“珠影集團”,已經再沒什麼像樣的作品……

這些國有電影製片廠,都曾經是中國電影的主要創作力量,創下了多個第一和首次,培養了一批批至今還活躍在中國影視業中的工作者,也留下了不少至今仍被翻拍仍被模仿的經典之作。

但現如今,它們的輝煌時代已經過去,改制、合併、重組之後,退出歷史舞臺已經成為必然。

不過,即便退出歷史舞臺,卻也只是換一種形式存在,只要保留原廠的魂,破繭成蝶,依然可以東山再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