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康熙已料到西方將是中國大患,但他的對策,反而讓中國更落後

康熙五十五年(西元1716年),這年的康熙皇帝已經63歲了,在他的統治下,大清國已承平日久。只是,本著居安思危的精神,康熙仍在不斷審視著他的帝國,找出那些可能威脅帝國的隱患,

也就在此時,康熙的注意力放到了海防上。

這年的12月25日,天氣已經很冷了,康熙卻沒按慣例回紫禁城,仍住在暢春園中。其實,打心眼裡,清朝的皇帝、後妃們是不喜歡紫禁城的,他們更喜歡有樹有水的園林,因此康熙在北京西郊修建了暢春園,他一年有多半的時間在這裡居住、辦公,而澹甯居則是康熙在暢春園聽政的地方。這天,康熙在澹甯居聽政完畢後,與大學士、九卿們突然聊起了海防的事。

康熙說,以前江蘇巡撫張伯行奏報,內地之民出海帶大米很多,朕懷疑這大米都賣到了海外。而海外有呂宋(今菲律賓)、噶羅吧(今印尼)兩處地方,呂宋為西班牙所占,噶羅吧為荷蘭所占,兩處藏匿盜賊很多,內地之民載米而去,不僅把船賣了,有時人也留在那裡,致使內地糧食、船隻、人口流失嚴重。

講到這裡,就不得不順便提一下張伯行。作為江蘇巡撫,他可能提前領悟到康熙對海防的憂慮,

為了急於表現,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卻向康熙大膽猜測:商船出海時向海外走私糧食。為了證實他的猜測,他還以出洋販米為由,查處了江浙最大的海商張元隆船隊。這個船隊擁有幾十艘商船,在張伯行的查處下,居然瓦解。而此案歷經幾年,最終證明是個冤案。儘管如此,在此案結束已經一年時,康熙在朝堂之上的講話,顯然對張伯行防微杜漸,
哪怕是製造冤案的做法還是很贊許的。

康熙

k而康熙在12月25日的講話,顯然只是個鋪墊,聰明的臣工已經猜出政策方面可能會有大調整。果然在第二天,即12月26日,聽政結束後,康熙再次就海防發表了長篇大論,以此為標誌,拉開了清朝閉關鎖國的序幕。

康熙說,他以前下江南,訪問蘇州船廠得知,每年造船出洋者千餘艘,而回來的不過十之五六(言外之意,船賣到海外了)。呂宋、噶羅吧從明朝開始就有漢人聚集,已成為海賊。張伯行所說出海販米,雖未盡可信,但不可不防,因此,應禁止商船去南洋貿易。

說到這裡,大概臣工們也有點糊塗了:所謂的賣船賣米,不過是捕風捉影的猜測而已,即便有這樣的事情,只要出海時嚴格盤查即可,

現在居然要為此禁止南洋貿易,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康熙也清楚大家的疑慮,於是做出了總結性發言:“海外如西洋等國,千百年後中國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這段話的意思是,康熙已經預料到西方國家將會是中國之患,不得不說康熙很有洞察力,但他接下來卻又說:“漢人心不齊,滿洲蒙古數十萬人皆一心。朕臨禦多年,每以漢人為難治,其不能一心之故。”結合全文,這話的意思是,西洋國家是中國大患,可漢人與大清國心不齊,還跑到西洋國家控制的南洋賣米賣船,人還留在那裡,如果與西洋勾結,那就麻煩了。

康熙年間廣州珠江上貿易船隻

所以,為了預防西洋國家對中國的威脅,那就要防止漢人與西洋國家的勾結,閉關鎖國就是最好的對策。正如道光年間《重篹福建通志》所說的那樣:“設禁之意,特恐吾民作奸勾夷,以窺中土。”於是,在12月26日講話結束後不久,康熙就下達了南洋禁海令。

其實,康熙是清朝皇帝中,算是對西方最瞭解的人了,他熱愛西方的科學技術,跟著西方傳教士學習,他能解微積分,還會計算日食、月食發生的時間。他也喜歡西方的火器,當時步槍已經進入燧發槍時代,康熙特讓人製造了燧發槍,供他打獵使用。

事情的吊詭之處就在這裡,康熙的臣民依然蒙昧,康熙的軍隊依然使用弓箭、火繩槍。如今已經預料到西方會是中國威脅的康熙,卻另闢蹊徑的以閉關鎖國來應對,不僅不能預防西方入侵,還束縛了中國發展,讓中國更落後。只能說,康熙考慮的只是一姓一族之榮辱,格局還是太小。

清朝水師戰船

1727年,此時大清的皇帝已經是雍正了,南洋禁海令又被廢除,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人口激增,沿海地區土地又少,很多人為了謀生不得不去南洋,禁海令無疑斷了這些人的生路,而禁海令還使稅收損失慘重,在此巨大壓力下,不得不讓清廷在南洋出海問題上做出了讓步。只是閉關鎖國的大趨勢並不會因此扭轉,一方面出海會受到嚴格的限制和盤查,另一方面更嚴厲的海禁政策還在後面。

1757年,清朝的皇帝已是乾隆,就在這一年,清朝宣佈了廣州一口通商的政策,也就是說,整個大清國只有廣州一個通商口岸,至此,清朝的閉關鎖國正式形成。19年後,即1776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標誌著工業革命取得了標誌性成果。而在康熙下達南洋禁海令123年後,康熙的預料得到了驗證:1840年,英國的炮艦向廣州開炮,而大清帝國居然毫無對抗能力,中國沉重的近代史也就由此來開了序幕。

這話的意思是,西洋國家是中國大患,可漢人與大清國心不齊,還跑到西洋國家控制的南洋賣米賣船,人還留在那裡,如果與西洋勾結,那就麻煩了。

康熙年間廣州珠江上貿易船隻

所以,為了預防西洋國家對中國的威脅,那就要防止漢人與西洋國家的勾結,閉關鎖國就是最好的對策。正如道光年間《重篹福建通志》所說的那樣:“設禁之意,特恐吾民作奸勾夷,以窺中土。”於是,在12月26日講話結束後不久,康熙就下達了南洋禁海令。

其實,康熙是清朝皇帝中,算是對西方最瞭解的人了,他熱愛西方的科學技術,跟著西方傳教士學習,他能解微積分,還會計算日食、月食發生的時間。他也喜歡西方的火器,當時步槍已經進入燧發槍時代,康熙特讓人製造了燧發槍,供他打獵使用。

事情的吊詭之處就在這裡,康熙的臣民依然蒙昧,康熙的軍隊依然使用弓箭、火繩槍。如今已經預料到西方會是中國威脅的康熙,卻另闢蹊徑的以閉關鎖國來應對,不僅不能預防西方入侵,還束縛了中國發展,讓中國更落後。只能說,康熙考慮的只是一姓一族之榮辱,格局還是太小。

清朝水師戰船

1727年,此時大清的皇帝已經是雍正了,南洋禁海令又被廢除,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人口激增,沿海地區土地又少,很多人為了謀生不得不去南洋,禁海令無疑斷了這些人的生路,而禁海令還使稅收損失慘重,在此巨大壓力下,不得不讓清廷在南洋出海問題上做出了讓步。只是閉關鎖國的大趨勢並不會因此扭轉,一方面出海會受到嚴格的限制和盤查,另一方面更嚴厲的海禁政策還在後面。

1757年,清朝的皇帝已是乾隆,就在這一年,清朝宣佈了廣州一口通商的政策,也就是說,整個大清國只有廣州一個通商口岸,至此,清朝的閉關鎖國正式形成。19年後,即1776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標誌著工業革命取得了標誌性成果。而在康熙下達南洋禁海令123年後,康熙的預料得到了驗證:1840年,英國的炮艦向廣州開炮,而大清帝國居然毫無對抗能力,中國沉重的近代史也就由此來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