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節回家,長途奔波:閃腰、打嗝、流鼻血……一個穴位就能搞定!

閃腰、打嗝、放屁……身體時常會出現小狀況。其實,對付這些“尷尬”的小狀況很簡單,一個穴位就能搞定!

落 枕:按後溪穴

落枕,是冬季常見的一種病。一旦發生落枕或者頸部不適,可以自己按揉後溪穴,

疼痛會減輕一些。

方法:交替按揉雙手後溪穴各5~10分鐘,按揉的同時,適當活動一下頸椎,因落枕而引起的頸肩疼痛便會減輕些,這個方法既能治療落枕,又能預防頸椎病,還能緩解手臂痛和胃痛。

降血壓:按壓勞宮穴

春節回家,長途奔波難免會碰到心煩的事,

有的人本來就有高血壓,一煩,血壓就會升起來,這時你按揉勞宮穴,就可以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血壓就會慢慢降下來。

方法:交替按壓雙手勞宮穴,每個5分鐘,按壓時,微閉雙眼。

閃 腰:按養老穴

閃腰在醫學上稱為急性腰扭傷。多見於一些年紀大的人、勞動強度大的工人、農民、長時間坐辦公室的人,

這時候可以按揉養老穴。

方法:用另一手的拇指甲掐住穴位,5秒後換為指腹揉動,揉動20分鐘左右,結束後輕輕晃動一下腰部即可。

打 嗝:按膻中穴

膻中穴、內關穴是止打嗝的要穴,快速化解打嗝尷尬。

膻中穴有寬胸理氣的作用,打嗝的時候按揉膻中穴有使胸腹部上逆的氣向下降的作用,當然是治打嗝的剋星。

方法:打嗝時右手中指食指手併攏點按膻中穴50次,可以適當用點力,感到按揉處有酸痛感為佳。如果打嗝厲害了,同時也可以配合按揉內關穴。

小腿抽筋:按商丘穴

多數小腿抽筋不是缺鈣,而是經絡、氣血不暢所致,按揉商丘、地機兩穴可健脾,通絡促運化,

小腿抽筋也就往往迎刃而解了。

方法:每天早晚按揉商丘穴、地機穴各3~5分鐘,一般3~5日可減輕症狀或痊癒。

流鼻血:按上星穴

天氣比較乾燥的時候,不少人都會出現流鼻血的問題。當鼻血流出時,免不了帶來一陣慌亂,忙著用紙巾擦、棉球堵、撒藥止血。其實,

我們身體上就有止鼻血的“法寶”,就是上星穴。

方法:自己用中指按壓住上星穴,以順時針方向按揉,頻率為每分鐘按120~160次,一般按揉2~6分鐘即可見效。若出鼻血較重者,經處理仍流血不止,應及時到診治。

放 屁:按水分穴

雖說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經常放屁可確實夠尷尬的了。中醫理論中,有一個穴位對於消化不良、異常排氣有特別好的療效,那就是水分穴。

方法:用指腹以畫圓方式按壓,以帶酸脹感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若嫌麻煩還可以在每天早上或晚上臨睡前,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以肚臍為中心先順時針按揉小腹30次,然後再逆時針按揉30次,長期堅持可促進腸道蠕動。

腹瀉便秘:按天樞穴

近來不少人都出現了腹瀉,若是因不潔飲食或著涼而發生腹瀉,可以通過按揉天樞穴來緩解。天樞穴是一個升清降濁的地方,腹瀉便秘按揉天樞穴都管用。

方法:一般來說,用手掌摩此穴周圍,順時針揉,以助腸蠕動;還可用兩拇指點按天樞穴,尤以左側天樞穴為要,從而促進排便。

胃痛:按揉足三裡

足三裡是胃經上的一個具有補益的大穴,當然更具有補中和胃的作用,因胃氣不順而痛時,按揉足三裡治胃痛是最立竿見影的!

方法:用大拇指按住足三裡,按5秒,放鬆,停頓1秒,再按,雙腿足三裡交替按壓各5分鐘。

止咳:指壓少商穴

少商穴是肺經的井穴,在大拇指外側,咳嗽不止時,可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穴,至有酸痛感為度,可止咳嗽。

止休克,按壓人中

水溝穴別名人中、鬼宮,是督脈、大腸經、胃經的交會穴,當人中暑或者突然昏迷,迅速點按人中穴。可起到救急的作用。

方法:用大拇指掐人中,反復刺激到人醒為止。

中醫理論中,有一個穴位對於消化不良、異常排氣有特別好的療效,那就是水分穴。

方法:用指腹以畫圓方式按壓,以帶酸脹感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若嫌麻煩還可以在每天早上或晚上臨睡前,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以肚臍為中心先順時針按揉小腹30次,然後再逆時針按揉30次,長期堅持可促進腸道蠕動。

腹瀉便秘:按天樞穴

近來不少人都出現了腹瀉,若是因不潔飲食或著涼而發生腹瀉,可以通過按揉天樞穴來緩解。天樞穴是一個升清降濁的地方,腹瀉便秘按揉天樞穴都管用。

方法:一般來說,用手掌摩此穴周圍,順時針揉,以助腸蠕動;還可用兩拇指點按天樞穴,尤以左側天樞穴為要,從而促進排便。

胃痛:按揉足三裡

足三裡是胃經上的一個具有補益的大穴,當然更具有補中和胃的作用,因胃氣不順而痛時,按揉足三裡治胃痛是最立竿見影的!

方法:用大拇指按住足三裡,按5秒,放鬆,停頓1秒,再按,雙腿足三裡交替按壓各5分鐘。

止咳:指壓少商穴

少商穴是肺經的井穴,在大拇指外側,咳嗽不止時,可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穴,至有酸痛感為度,可止咳嗽。

止休克,按壓人中

水溝穴別名人中、鬼宮,是督脈、大腸經、胃經的交會穴,當人中暑或者突然昏迷,迅速點按人中穴。可起到救急的作用。

方法:用大拇指掐人中,反復刺激到人醒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