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遊記心在路上-美國西海岸自駕遊

第四天路線:蒙特雷智選假日酒店(Holiday Inn Express Monterey-Cannery Row)—海獅灣 (Sea Lion Cove)—大瑟爾(Big Sur)—索爾萬(Solvang)—聖芭芭拉(Santa Barbara)—聖莫尼卡(Santa Monica)—赫莫薩海灘智選假日套房酒店 (Holiday Inn Express & Suite Hermosa Beach)

今天的計畫行程,相當不近,而且沿途有太多的風景。

A 蒙特雷酒店------海獅灣

從酒店出發,走Lighthouse Ave和Pacific St駛入CA-1 S,沿CA-1 S公路行駛5.2英里進入Point Lobos,前行到達海獅灣。

B 海獅灣------大瑟爾

從從Point Lobos進入CA-1 S行駛21.7英里到達著名的大瑟爾(Big Sur)。

C 大瑟爾------海象觀賞點

從CA-1 S向南行駛60.5英里,即到海象觀賞點(Elephant Seal Vista Point)。

D 海象觀賞點------索爾萬

從CA-1 S行駛45.7英里,走US-101 S 62.5英里,下140A出口進入CA-246,前往Solvang/Lompoc 方向3.4英里即到達荷蘭風情小鎮索爾萬。

E 索爾萬------聖莫尼卡

從CA-154 E/San Marcos Pass Rd駛入Santa Barbara的US-101 S ,沿US-101 S和CA-1 S開往Malibu方向直到聖莫尼卡。這段行程大約118英里 。

F 聖莫尼卡------赫莫薩酒店

駛入I-10 E,沿I-10 E行駛3英里後走I-405 S和S Sepulveda Blvd駛入Hermosa Beach的CA-1 S。行程大約17英里 。

1.蒙特雷智選假日酒店(Holiday Inn Express Monterey-Cannery Row)

2.海獅灣 (Sea Lion Cove)

3.大瑟爾(Big Sur)

4.海象觀賞點(Elephant Seal Vista Point)/赫斯特城堡 (Hearst Castle)

5.聖瑪利亞(Santa Maria)

6.索爾萬(Solvang)

7.聖芭芭拉(Santa Barbara)

8.聖莫尼卡(Santa Monica)

9.雷東多海灘(Redondo Beach)

也許昨天玩得太high,身體太過疲勞,而且忘了設置鬧鐘,一覺醒來,時間已經快10點了。於是開始了我們戰鬥的早晨,

匆匆的洗漱,出發的時候已經10點多了,要知道,今天我們要趕到洛杉磯,全部的路程有近500英里,我們原計劃要7點前出發呢。看來計畫必須要改變了,中途參觀赫斯特城堡 (Hearst Castle)的計畫被迫必須要放棄了。感覺真的好可惜啊,那個城堡可是相當的有名氣,非常值得一看,留著以後吧。

10點才出發......晚了不少,又要割捨了。

我們出發後的第一站是洛博斯角州立保護區(point lobos state reserve,也有人翻譯成海狼角),距離我們的酒店也就9英里(不到15公里)左右。保護區在1號公路旁邊有個清晰的標誌,不要錯過。

洛博斯角州立自然保護區是要收費的,每輛車10美元,由於很多人都是全家出動,帶著孩子到這裡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價格可以說相當的便宜。

我們規劃路線時設置這個目的地主要是為了要看看這裡的海獅,當然也必須要進入這裡。

(這個地方有好幾條步行棧道,分別可以看到對應的海灣景點,如果時間充裕,可以逐一走走,很值得一逛。需要注意,這裡不允許攜帶寵物進入。

1. Cabin Trail:Whaler’s Cove;

2. North Shore Trail:Cypress Cove,Big Dome Cove,Guillemot Island;

3. Cypress Grove Trail:洛博斯角(Point Lobos),Cypress Cove, Middle Cove,Pinnacle Cove,Headland Cove;

4. Sea Lion Point Trail:Headland Cove,Sea Lion Cove;

5. Sand Hill Trail:Sea lion Cove,Sand Hill Cove;

6. South Shore Trail:最長的棧道,Sand Hill Cove,China Cove;

7. Bird Island Trail:China Cove,Bird Island,Pelican Point。)

洛博斯角州立保護區標識很小,一不小心就會錯過。

每輛家用車10美元,想想國內的旅遊景點票價,是不是要哭.....

由於行程安排的關係,我們無法在此停留太長的時間,自然我們也不能免俗,只能從最適合走馬觀花的旅遊者的兩條棧道海獅角棧道(Sea Lion Point Trail)和松柏林棧道(Cypress Grove Trail)中選擇一個。由於孩子是個動物迷,於是我們的選擇就必然是海獅角棧道了,因為這裡可以看到悠閒的海獅。(偷偷說一句,其實另外一條棧道也可以看到動物,像鹿群,松鼠,蜥蜴等等,還可以看形態各異的松柏。)

從1號公路拐入自然保護區範圍,立即發現自己錯了。原來以為今天既不是週末,又是陰天,遊客應該會很少吧,但繳費的門口居然在排隊,這個現象在我們來美國這幾天幾乎沒有遇到過。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我們的選擇沒有錯,這裡是非常值得來的地方。入口的效率相當不錯,無論刷卡還是交現金,每輛車都停不上一分鐘就通過,看來信用社會帶來的效率提升是不可小覷的。

一進入保護區,感覺就像進入了原始森林,願意親近自然的人會立即就喜歡上了這裡。整個樹林非常自然,沒有人工雕鑿的痕跡,車道並不寬,勉強可以讓兩輛車交錯而過,地面上除了偶爾出現的低矮的木質路標,再也沒有雜物,什麼廢紙,塑膠袋,水瓶等根本無從得見,甚至連垃圾桶居然都沒有一個,一切都是保持著純自然狀態,打掃衛生的工作人員則根本沒有。這根本不像是一個旅遊熱點地區,光這些表像就足以讓你去感歎這才是一個社會的文明狀態。

忽略掉指向其他棧道的岔路口路標一直直行,就到達了海獅角棧道。停車場不大,我們沒有找到停車位,只有殘疾人車位空在那裡。我們當然不敢停,如果不是殘疾人車輛停在那裡的話,那是要面臨巨額罰款的,至少要幾百美元呢,(美國的殘疾人車輛還有專門的車牌)。我們只好順著小道繼續開車前行,一路尋找車位。好人好報,趁著找車位的時間,居然讓我們有機會在車上多欣賞了兩個棧道景點:南部海岸棧道(South Shore Trail)和鳥島棧道(Bird Island Trail),這些本來是要被放棄的。看了景點,可惜還是沒車位。其實我們看到的人很少,主要是車位更少。順原路返回到海獅角棧道口,運氣終於來了,正好空出來一個停車位。

天依然陰沉,還沒有轉晴的跡象。但這並不影響孩子的狀態,車剛停穩,便抓起相機,迫不及待的沖向棧道,去看他那些可愛的海獅去了。

(注:如有可能,儘量將車停放在海獅角棧道附近,相對來說這裡是各條棧道的中間位置,還有就是安排晴天旅遊風景會更迷人。)

這裡就是海獅角棧道的入口,很隱蔽吧,這裡外面可是停了不少車呢,一進入就立即幽靜起來。

穿過小樹林,柳暗花明,突然一片海曾現在眼前。

這些都應該是熱帶的植物,暫且稱之為野草吧。

這又是什麼花?到這裡真的感覺自己知識的貧瘠.....

順著棧道走到海邊,原來這裡是個懸崖上方,向下望去,一塊大礁石上面橫七豎八似乎曬著很多死魚。用長焦鏡頭拉過來一看,原來就是我們要尋找的海獅。大的,小的,黑的,白的,花的,無一例外仰臥在礁石上睡著大覺,相當的安逸。在繼續尋找更多的海獅過程中,更發現,在綿綿不絕的海浪聲中,偶爾還傳來了幾聲海獅的吼叫聲,原來還真的有沒睡覺的海獅,但由於我們在高處懸崖的位置,看不到他們究竟藏身何處。說句實話,其實在當時,我在想一個問題,如果這是在中國,這些海獅是否還依然能夠如此的悠閒的躺在這裡曬太陽呢?

不遠的一塊大型的礁石上停留著好多的鳥。礁石很白,有人說這是由於鳥類的糞便造成的,沒有考證過,或許吧。繼續發揮長焦相機的威力,除了成群的不知名的灰黑色海鳥外,還有一隻禿鷲也在那裡休息呢。

漂亮的海岸線

下面是什麼?死魚?

像不像一條死魚?

橫七豎八的海獅

各種姿勢躺著的海獅

各種姿勢躺著的海獅

各種姿勢躺著的海獅

除了橫七豎八的海獅,還有無數的海鳥

看看這個品種

接著看

禿鷲?

一群海鳥,龐若無人

接著欣賞壯闊的海岸線吧,唯一可惜的是有點陰天。

陰沉的大海,蘊含著力量。

這裡也有一棵孤獨的柏樹,我總覺得和17英里那棵相比,這棵更沒有人工的痕跡。它佇立在這裡,已不知多少年了。

又一顆孤獨的松柏

接著的另外一條棧道,沿著海岸線行走。

從洛博斯角州立保護區回到一號公路後,沿路經過美國佬礁石(Yankee Point Rock)、索博蘭斯角(Soberanes Point)、加拉帕塔海灘(Garrapata Beach)、卡斯勒角(Kasler Point),岩石角(Rocky Point),再到岩石溪大橋(Rocky Creek Bridge),就正式進入了一號公路最著名的大蘇爾 (Big Sur,也稱大瑟爾)地帶。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充分體會到一號公路由北向南行駛(從三藩市向洛杉磯方向)的好處了。可以在車上隨時以最佳角度看到這裡歎為觀止的美景,更可以順道停在觀景台,盡情欣賞大自然的傑作。

卡斯勒角 (Kasler Point)

卡斯勒角 (Kasler Point)

卡斯勒角 (Kasler Point)

卡斯勒角 (Kasler Point)

也許你曾經聽說過,《國家地理》曾經權威評選出的人生必遊的五十個景點,而大蘇爾,這個世界級的海景勝地。也許你曾經聽說過,《國家地理》曾經權威評選出的人生必遊的五十個絕美景點,而大蘇爾,這個世界級的海景勝地,正是這五十個景點之一。 舉目望去,這段蜿蜒曲折的沿海公路,無處不是大自然精心修飾的傑作。因此有人說“加州的一號公路是修建在畫中”,這話雖有誇張,但不無道理。一號公路幾百公里一路蜿蜒,一路上到處是讓人凝神屏息的壯美。特別是大蘇爾這百十公里中,絕對充分體現了美國式風景:險峻的崇山,高聳的懸崖,茂密的森林,湛藍的大海,潔白的沙灘和星羅棋佈的礁石。這一切之一切,使之成為陸地和海洋完美結合的覽勝之地。

行駛在一號公路上,耳畔竟然傳來了那首一直讓我感動不已的歌:“See you again”。原來孩子用手機播放了這首歌,真是相當的應景。

轉眼間就看到了一座橋,岩石溪大橋(Rocky Creek Bridge),旁邊有專門的停車之地以方便欣賞風景。感覺好像一座普通的單拱大橋,可是不要小瞧它,這個可以算是大蘇爾的重要景觀之一,它也是 1932年建成的歷史名橋(Historic Bridge)呢。

再向南一公里左右,便是大蘇爾的標誌景觀了:比克斯比大橋(Bixby Bridge),也被稱為比克斯比河大橋(Bixby Creek Bridge),這是一座長達700餘英尺跨越山谷的歷史名橋,由於它在太平洋海岸的位置和出色的美學設計,它的出鏡率可是相當的高,在很多汽車廣告的鏡頭裡都有它的身影,曾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橋樑之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建成時它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單拱混凝土橋。

而我們所在的地點,又恰恰是觀賞比克斯比大橋的最佳場所。有趣的是比克斯比大橋和岩石溪大橋樣貌很像,位置也極為接近,很容易讓人弄混,去欣賞風景的你一定記得不要搞錯了。

岩石溪大橋 (Rocky Creek Bridge)

比克斯比河大橋 (Bixby Creek Bridge)

比克斯比河大橋 (Bixby Creek Bridge)

大蘇爾附近的觀景點,風景壯觀,果然名不虛傳。

大蘇爾附近的觀景點,風景壯觀,果然名不虛傳。

蘇爾附近的觀景點,風景壯觀,果然名不虛傳。

再美的景色看多了也容易審美疲勞,在我們看了許多觀景台後,開始覺得有些雷同,另外也確實需要加快速度趕路了,否則晚上將會很晚才能到達洛杉磯,而影響第二天的行程。

這一段路我們一直是行駛在海岸邊上的,很多都是曲曲折折的盤山道,一邊是懸崖峭壁,膽小的人要注意啦。而我可是經過西藏路況考驗過的老司機,這當然難不倒我。車速無法提高,但我還是努力保持40英里以上的速度。這樣既趕路,又不會影響看風景的心情,只是沒有再花費時間下車到觀景臺上了。

還有兩個重要的風景區沒去,比較可惜,那就是:菲佛海灘(Pfeiffer Beach)和麥克威灣(McWay Cove)。

菲佛海灘最大的迷人之處是這裡的細沙竟是淡紫色的,驚豔了無數人。千百萬年間,由於風浪的不斷沖刷,菲佛海岸上的紫色石榴石礦脈逐漸破碎、剝落。它們落在海中,在海水的帶動下反復撞擊、研磨,終於形成了一片極為細膩的紫色沙灘。石榴石是一種寶石,而紫色的石榴石則更為罕見,它們在菲佛海岸逐漸堆積,方圓足有上萬平米,讓菲佛又有了“寶石沙灘”的美譽。紫色的菲佛獨一無二,大自然的造化神奇也在這裡顯露無遺。

麥克威灣則位於朱麗亞菲佛伯恩斯州立公園(Julia Pfeiffer Burns State Park)。這裡可以看到一個80英尺高的麥克威瀑布(McWay Falls)直接入海。它入選20大全球最美懸崖海灘,而且還在其中名列前茅呢,這裡的爬山棧道,露營場所每年吸引無數的美國人到此度假休閒。

遺憾總是難免的,但我們還是要向前行進,這些地方以後有機會再來看,前面很多風景還在等我們呢。在路上,我們一往無前。

沿路的觀景台

風景真的太美,但看多了還是會審美疲勞滴。

風景真的太美,但看多了還是會審美疲勞滴。

風景真的太美,但看多了還是會審美疲勞滴。

風景真的太美,但看多了還是會審美疲勞滴。

人在路上,心在路上,風景也在路上

人在路上,心在路上,風景也在路上

沿途的小動物

沿途的小動物

沿途的小動物

沿途的小動物

海象聚集區(Point Piedras Blancas Elephant Seal Rookery),距離赫斯特古堡很近,就位於聖西蒙西北7公里處的1號公路旁。這裡真是個神奇的地方,每天都聚集了大量的海象,蔚為壯觀,他們懶洋洋的躺在沙灘上,甚至在Google Map的衛星地圖上都可以看到橫七豎八的它們,據說目前它們的種群已經達到了15000只。不要光看到它們現在的數量很多,在十七世紀,捕鯨人發現了海象的價值,他們為了得到海象身上的高品質的油脂,在幾十年間險些將他們滅絕。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生物學家才在這個海象灘發現了他們,並且在1992年開始有新的小海象出生。到1996年有上千隻小海象出生在這裡。從1997年開始,開始有自願者保護這些海象並給遊客提供講解,現場可以找到這些身穿藍色夾克的講解師。需要說明的是,墨西哥是第一個開始保護這些海象的,後來美國才開始也跟著保護海象。(事先提醒一句,有密集恐懼症的同學們就不要看了,有潔癖的也不要到現場來看它們,那裡的味道可是相當的不好)

警告:注意安全

注意標識

簡單的介紹

滿海灘的海象,壯觀,如此多的野生動物安逸的躺在海邊,不可想像。

幹嘛呢你?

我來了......

聽聽我的歌聲美不美?

在路上

遠處的浪漫

小鎮

隨處是風景

索爾萬(Solvang),這個在美國的丹麥小鎮,據說比丹麥還丹麥。Solvang在丹麥語裡的意思:“沐浴在陽光下的田野”。 小鎮不大,靜謐而精緻,縱橫不過6、7條街。駛入小鎮的瞬間就感覺到小鎮的寧靜,鎮上建築都是北歐風格,設施齊全,教堂,郵局,花園,餐廳甚至小劇院一個不少。這個小鎮歷史並不長。在1911年,五個丹麥移民買下了這個並不起眼的地方,慢慢的更多丹麥移民定居于此,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在這個小鎮上,你似乎能感受到生活在童話世界的錯覺。想要親身體會這種感覺,光看照片時不夠的,去安徒生童話博物轉轉,品嘗一下這裡的美酒,更會增強你的感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能看到餐館的中國字嗎? 哈哈

大風車,典型的丹麥特色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在美國,鐵路是相當不發達的,能在海邊見到這一段融入風景的鐵路,也是我們的運氣啦。哈哈,好吧,其實這裡也是個觀景台。

趕路,心已經飛到洛杉磯了。

如果沒記錯,這裡是聖芭芭拉(Santa Barbara)

天色已晚,不過已經快到洛杉磯了

暮色同樣迷人。

由於孩子是個動物迷,於是我們的選擇就必然是海獅角棧道了,因為這裡可以看到悠閒的海獅。(偷偷說一句,其實另外一條棧道也可以看到動物,像鹿群,松鼠,蜥蜴等等,還可以看形態各異的松柏。)

從1號公路拐入自然保護區範圍,立即發現自己錯了。原來以為今天既不是週末,又是陰天,遊客應該會很少吧,但繳費的門口居然在排隊,這個現象在我們來美國這幾天幾乎沒有遇到過。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我們的選擇沒有錯,這裡是非常值得來的地方。入口的效率相當不錯,無論刷卡還是交現金,每輛車都停不上一分鐘就通過,看來信用社會帶來的效率提升是不可小覷的。

一進入保護區,感覺就像進入了原始森林,願意親近自然的人會立即就喜歡上了這裡。整個樹林非常自然,沒有人工雕鑿的痕跡,車道並不寬,勉強可以讓兩輛車交錯而過,地面上除了偶爾出現的低矮的木質路標,再也沒有雜物,什麼廢紙,塑膠袋,水瓶等根本無從得見,甚至連垃圾桶居然都沒有一個,一切都是保持著純自然狀態,打掃衛生的工作人員則根本沒有。這根本不像是一個旅遊熱點地區,光這些表像就足以讓你去感歎這才是一個社會的文明狀態。

忽略掉指向其他棧道的岔路口路標一直直行,就到達了海獅角棧道。停車場不大,我們沒有找到停車位,只有殘疾人車位空在那裡。我們當然不敢停,如果不是殘疾人車輛停在那裡的話,那是要面臨巨額罰款的,至少要幾百美元呢,(美國的殘疾人車輛還有專門的車牌)。我們只好順著小道繼續開車前行,一路尋找車位。好人好報,趁著找車位的時間,居然讓我們有機會在車上多欣賞了兩個棧道景點:南部海岸棧道(South Shore Trail)和鳥島棧道(Bird Island Trail),這些本來是要被放棄的。看了景點,可惜還是沒車位。其實我們看到的人很少,主要是車位更少。順原路返回到海獅角棧道口,運氣終於來了,正好空出來一個停車位。

天依然陰沉,還沒有轉晴的跡象。但這並不影響孩子的狀態,車剛停穩,便抓起相機,迫不及待的沖向棧道,去看他那些可愛的海獅去了。

(注:如有可能,儘量將車停放在海獅角棧道附近,相對來說這裡是各條棧道的中間位置,還有就是安排晴天旅遊風景會更迷人。)

這裡就是海獅角棧道的入口,很隱蔽吧,這裡外面可是停了不少車呢,一進入就立即幽靜起來。

穿過小樹林,柳暗花明,突然一片海曾現在眼前。

這些都應該是熱帶的植物,暫且稱之為野草吧。

這又是什麼花?到這裡真的感覺自己知識的貧瘠.....

順著棧道走到海邊,原來這裡是個懸崖上方,向下望去,一塊大礁石上面橫七豎八似乎曬著很多死魚。用長焦鏡頭拉過來一看,原來就是我們要尋找的海獅。大的,小的,黑的,白的,花的,無一例外仰臥在礁石上睡著大覺,相當的安逸。在繼續尋找更多的海獅過程中,更發現,在綿綿不絕的海浪聲中,偶爾還傳來了幾聲海獅的吼叫聲,原來還真的有沒睡覺的海獅,但由於我們在高處懸崖的位置,看不到他們究竟藏身何處。說句實話,其實在當時,我在想一個問題,如果這是在中國,這些海獅是否還依然能夠如此的悠閒的躺在這裡曬太陽呢?

不遠的一塊大型的礁石上停留著好多的鳥。礁石很白,有人說這是由於鳥類的糞便造成的,沒有考證過,或許吧。繼續發揮長焦相機的威力,除了成群的不知名的灰黑色海鳥外,還有一隻禿鷲也在那裡休息呢。

漂亮的海岸線

下面是什麼?死魚?

像不像一條死魚?

橫七豎八的海獅

各種姿勢躺著的海獅

各種姿勢躺著的海獅

各種姿勢躺著的海獅

除了橫七豎八的海獅,還有無數的海鳥

看看這個品種

接著看

禿鷲?

一群海鳥,龐若無人

接著欣賞壯闊的海岸線吧,唯一可惜的是有點陰天。

陰沉的大海,蘊含著力量。

這裡也有一棵孤獨的柏樹,我總覺得和17英里那棵相比,這棵更沒有人工的痕跡。它佇立在這裡,已不知多少年了。

又一顆孤獨的松柏

接著的另外一條棧道,沿著海岸線行走。

從洛博斯角州立保護區回到一號公路後,沿路經過美國佬礁石(Yankee Point Rock)、索博蘭斯角(Soberanes Point)、加拉帕塔海灘(Garrapata Beach)、卡斯勒角(Kasler Point),岩石角(Rocky Point),再到岩石溪大橋(Rocky Creek Bridge),就正式進入了一號公路最著名的大蘇爾 (Big Sur,也稱大瑟爾)地帶。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充分體會到一號公路由北向南行駛(從三藩市向洛杉磯方向)的好處了。可以在車上隨時以最佳角度看到這裡歎為觀止的美景,更可以順道停在觀景台,盡情欣賞大自然的傑作。

卡斯勒角 (Kasler Point)

卡斯勒角 (Kasler Point)

卡斯勒角 (Kasler Point)

卡斯勒角 (Kasler Point)

也許你曾經聽說過,《國家地理》曾經權威評選出的人生必遊的五十個景點,而大蘇爾,這個世界級的海景勝地。也許你曾經聽說過,《國家地理》曾經權威評選出的人生必遊的五十個絕美景點,而大蘇爾,這個世界級的海景勝地,正是這五十個景點之一。 舉目望去,這段蜿蜒曲折的沿海公路,無處不是大自然精心修飾的傑作。因此有人說“加州的一號公路是修建在畫中”,這話雖有誇張,但不無道理。一號公路幾百公里一路蜿蜒,一路上到處是讓人凝神屏息的壯美。特別是大蘇爾這百十公里中,絕對充分體現了美國式風景:險峻的崇山,高聳的懸崖,茂密的森林,湛藍的大海,潔白的沙灘和星羅棋佈的礁石。這一切之一切,使之成為陸地和海洋完美結合的覽勝之地。

行駛在一號公路上,耳畔竟然傳來了那首一直讓我感動不已的歌:“See you again”。原來孩子用手機播放了這首歌,真是相當的應景。

轉眼間就看到了一座橋,岩石溪大橋(Rocky Creek Bridge),旁邊有專門的停車之地以方便欣賞風景。感覺好像一座普通的單拱大橋,可是不要小瞧它,這個可以算是大蘇爾的重要景觀之一,它也是 1932年建成的歷史名橋(Historic Bridge)呢。

再向南一公里左右,便是大蘇爾的標誌景觀了:比克斯比大橋(Bixby Bridge),也被稱為比克斯比河大橋(Bixby Creek Bridge),這是一座長達700餘英尺跨越山谷的歷史名橋,由於它在太平洋海岸的位置和出色的美學設計,它的出鏡率可是相當的高,在很多汽車廣告的鏡頭裡都有它的身影,曾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橋樑之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建成時它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單拱混凝土橋。

而我們所在的地點,又恰恰是觀賞比克斯比大橋的最佳場所。有趣的是比克斯比大橋和岩石溪大橋樣貌很像,位置也極為接近,很容易讓人弄混,去欣賞風景的你一定記得不要搞錯了。

岩石溪大橋 (Rocky Creek Bridge)

比克斯比河大橋 (Bixby Creek Bridge)

比克斯比河大橋 (Bixby Creek Bridge)

大蘇爾附近的觀景點,風景壯觀,果然名不虛傳。

大蘇爾附近的觀景點,風景壯觀,果然名不虛傳。

蘇爾附近的觀景點,風景壯觀,果然名不虛傳。

再美的景色看多了也容易審美疲勞,在我們看了許多觀景台後,開始覺得有些雷同,另外也確實需要加快速度趕路了,否則晚上將會很晚才能到達洛杉磯,而影響第二天的行程。

這一段路我們一直是行駛在海岸邊上的,很多都是曲曲折折的盤山道,一邊是懸崖峭壁,膽小的人要注意啦。而我可是經過西藏路況考驗過的老司機,這當然難不倒我。車速無法提高,但我還是努力保持40英里以上的速度。這樣既趕路,又不會影響看風景的心情,只是沒有再花費時間下車到觀景臺上了。

還有兩個重要的風景區沒去,比較可惜,那就是:菲佛海灘(Pfeiffer Beach)和麥克威灣(McWay Cove)。

菲佛海灘最大的迷人之處是這裡的細沙竟是淡紫色的,驚豔了無數人。千百萬年間,由於風浪的不斷沖刷,菲佛海岸上的紫色石榴石礦脈逐漸破碎、剝落。它們落在海中,在海水的帶動下反復撞擊、研磨,終於形成了一片極為細膩的紫色沙灘。石榴石是一種寶石,而紫色的石榴石則更為罕見,它們在菲佛海岸逐漸堆積,方圓足有上萬平米,讓菲佛又有了“寶石沙灘”的美譽。紫色的菲佛獨一無二,大自然的造化神奇也在這裡顯露無遺。

麥克威灣則位於朱麗亞菲佛伯恩斯州立公園(Julia Pfeiffer Burns State Park)。這裡可以看到一個80英尺高的麥克威瀑布(McWay Falls)直接入海。它入選20大全球最美懸崖海灘,而且還在其中名列前茅呢,這裡的爬山棧道,露營場所每年吸引無數的美國人到此度假休閒。

遺憾總是難免的,但我們還是要向前行進,這些地方以後有機會再來看,前面很多風景還在等我們呢。在路上,我們一往無前。

沿路的觀景台

風景真的太美,但看多了還是會審美疲勞滴。

風景真的太美,但看多了還是會審美疲勞滴。

風景真的太美,但看多了還是會審美疲勞滴。

風景真的太美,但看多了還是會審美疲勞滴。

人在路上,心在路上,風景也在路上

人在路上,心在路上,風景也在路上

沿途的小動物

沿途的小動物

沿途的小動物

沿途的小動物

海象聚集區(Point Piedras Blancas Elephant Seal Rookery),距離赫斯特古堡很近,就位於聖西蒙西北7公里處的1號公路旁。這裡真是個神奇的地方,每天都聚集了大量的海象,蔚為壯觀,他們懶洋洋的躺在沙灘上,甚至在Google Map的衛星地圖上都可以看到橫七豎八的它們,據說目前它們的種群已經達到了15000只。不要光看到它們現在的數量很多,在十七世紀,捕鯨人發現了海象的價值,他們為了得到海象身上的高品質的油脂,在幾十年間險些將他們滅絕。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生物學家才在這個海象灘發現了他們,並且在1992年開始有新的小海象出生。到1996年有上千隻小海象出生在這裡。從1997年開始,開始有自願者保護這些海象並給遊客提供講解,現場可以找到這些身穿藍色夾克的講解師。需要說明的是,墨西哥是第一個開始保護這些海象的,後來美國才開始也跟著保護海象。(事先提醒一句,有密集恐懼症的同學們就不要看了,有潔癖的也不要到現場來看它們,那裡的味道可是相當的不好)

警告:注意安全

注意標識

簡單的介紹

滿海灘的海象,壯觀,如此多的野生動物安逸的躺在海邊,不可想像。

幹嘛呢你?

我來了......

聽聽我的歌聲美不美?

在路上

遠處的浪漫

小鎮

隨處是風景

索爾萬(Solvang),這個在美國的丹麥小鎮,據說比丹麥還丹麥。Solvang在丹麥語裡的意思:“沐浴在陽光下的田野”。 小鎮不大,靜謐而精緻,縱橫不過6、7條街。駛入小鎮的瞬間就感覺到小鎮的寧靜,鎮上建築都是北歐風格,設施齊全,教堂,郵局,花園,餐廳甚至小劇院一個不少。這個小鎮歷史並不長。在1911年,五個丹麥移民買下了這個並不起眼的地方,慢慢的更多丹麥移民定居于此,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在這個小鎮上,你似乎能感受到生活在童話世界的錯覺。想要親身體會這種感覺,光看照片時不夠的,去安徒生童話博物轉轉,品嘗一下這裡的美酒,更會增強你的感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能看到餐館的中國字嗎? 哈哈

大風車,典型的丹麥特色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安靜的小鎮,很少見到人

在美國,鐵路是相當不發達的,能在海邊見到這一段融入風景的鐵路,也是我們的運氣啦。哈哈,好吧,其實這裡也是個觀景台。

趕路,心已經飛到洛杉磯了。

如果沒記錯,這裡是聖芭芭拉(Santa Barbara)

天色已晚,不過已經快到洛杉磯了

暮色同樣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