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強悍!2017年畢業生就業能力最強10名校,清華全球第3!

重磅消息,2017年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795萬!再次高於2016年的749萬人,加上國家經濟整體處在結構性調整的關鍵階段,實體經濟面臨供給側改革。通俗來講,就是就業形勢相當嚴峻。

然而,日前,QS依據大學的全球雇主聲譽、校友成就、企業合作、校園雇主招聘活動、畢業生就業率5個權重指標。發佈了2017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排名。

隨著我國雙一流大學的進行,我國大學畢業生在全球就業競爭能力上表現越來越優秀。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全國高校畢業生競爭力最強的10大名校!

NO.10 南京大學 全球101-150名

南京大學是中國現代科學的發祥地,是哈佛大學白碧德主義影響下的中國“學衡派”的雅集地,被譽為“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和科學發展的主要基地”,被楊振寧稱讚為“中國最頂尖的大學”,也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準大學中唯一未合併其他院校的高校,堅持“內涵發展”,保持“原汁原味”辦學優勢與特色,贏得社會“中國最溫和的大學”之美譽。

NO.9 西安交通大學 全球101-150名

西安交通大學為中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肇始於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Chiao Tung University),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西安交通大學。

NO.8 同濟大學 全球101-150名

同濟大學始終把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作為崇高使命和責任,造就了一大批傑出的政治家、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企業家、醫學專家和工程技術專家,校友中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有140餘人。

NO.7 北京理工大學 全球101-150名

學校前身北京工業學院發源於1940年在延安成立的延安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1988年,學校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

NO.6 華中科技大學 全球71-80名

華中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畫”重點建設高校,是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共建醫學院的十所院校之一,是擁有國家實驗室和國家大科學中心的四所大學之一,是與清華大學一同被美國製造工程師協會(SME)授予“大學領先獎”的兩所中國大學之一。入選《Nature》評出的“中國十大科研機構”,被稱作“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縮影”。

NO.5 浙江大學 全球第36名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坐落于“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歷史中最輝煌的時期。竺可楨老校長因其歷史貢獻,成為了浙大校史中最偉大的人,並為浙大確立了“求是”校訓和文言文《浙江大學校歌》。

NO.4 上海交通大學 全球第33名

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緒22年)由清政府創立、盛宣懷督辦的南洋公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數個發端之一。1921年改組為交通大學(Chiao Tung University);而後複遭波折,曆交通部南洋大學、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學、國立交通大學(上海本部),1928年,時任交通部部長的王伯群先生讓三所學校再次合併,定名“國立交通大學” , 至1949年剔去“國立”二字,徑稱“交通大學”。1959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別獨立為兩所學校,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1999年,原上海農學院併入。上海交通大學是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在工學、商學、醫學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影響力。

NO.3 復旦大學 全球第14名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份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NO.2 北京大學 全球第11名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第一個以“大學”之名創辦的學校,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NO.1 清華大學 全球第3名

清華大學是中國乃至亞洲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在長達百年的辦學歷史中,2位共和國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兩彈一星獲得者、600余名院士從這裡走出,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一大批學術巨匠曾在此執教,恰如清華園工字殿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曆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

以上10所學校,每一所都是中國頂尖的大學,據我多年研究中高考的經驗,基本上都要進入各省市前500名才有機會考進去,相當於要進入年級前10名,甚至前1-2名才有機會(各省市最牛中學除外)。

以上10所學校最值得一說的是西安交通大學,作為老交大的衣缽。一直和上海交大有不同見解,西安交大說上海交大的人不愛國,上海交大說西安交大的人不愛校。兩所學校同根同源,只是西安交大位置原因,人才流失較大。上海交大卻是蒸蒸日上。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西安交大的全球影響力依然是一流的,在中國仍然是頂尖的,在西部始終是第一的。錄取分數呢,卻是相對比較低的,性價比非常高哦!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對各位初高中家長有所啟發。

我是學霸導師周成建2053069664 交流。

NO.5 浙江大學 全球第36名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坐落于“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歷史中最輝煌的時期。竺可楨老校長因其歷史貢獻,成為了浙大校史中最偉大的人,並為浙大確立了“求是”校訓和文言文《浙江大學校歌》。

NO.4 上海交通大學 全球第33名

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緒22年)由清政府創立、盛宣懷督辦的南洋公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數個發端之一。1921年改組為交通大學(Chiao Tung University);而後複遭波折,曆交通部南洋大學、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學、國立交通大學(上海本部),1928年,時任交通部部長的王伯群先生讓三所學校再次合併,定名“國立交通大學” , 至1949年剔去“國立”二字,徑稱“交通大學”。1959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別獨立為兩所學校,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1999年,原上海農學院併入。上海交通大學是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在工學、商學、醫學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影響力。

NO.3 復旦大學 全球第14名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份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NO.2 北京大學 全球第11名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第一個以“大學”之名創辦的學校,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NO.1 清華大學 全球第3名

清華大學是中國乃至亞洲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在長達百年的辦學歷史中,2位共和國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兩彈一星獲得者、600余名院士從這裡走出,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一大批學術巨匠曾在此執教,恰如清華園工字殿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曆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

以上10所學校,每一所都是中國頂尖的大學,據我多年研究中高考的經驗,基本上都要進入各省市前500名才有機會考進去,相當於要進入年級前10名,甚至前1-2名才有機會(各省市最牛中學除外)。

以上10所學校最值得一說的是西安交通大學,作為老交大的衣缽。一直和上海交大有不同見解,西安交大說上海交大的人不愛國,上海交大說西安交大的人不愛校。兩所學校同根同源,只是西安交大位置原因,人才流失較大。上海交大卻是蒸蒸日上。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西安交大的全球影響力依然是一流的,在中國仍然是頂尖的,在西部始終是第一的。錄取分數呢,卻是相對比較低的,性價比非常高哦!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對各位初高中家長有所啟發。

我是學霸導師周成建2053069664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