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鵜鶘為什麼總是在第三節崩盤?看了鵜鶘的輪換陣容你就明白了

儘管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戰績,但17-18賽季至今新奧爾良鵜鶘的表現仍然是“跌宕起伏”。

“第三節”對於鵜鶘來說是個可怕的深淵。在經歷了與老鷹以及灰熊(譯者注:後面打快船和國王也是一樣…)的令人抓狂的第三節以後,是時候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了。友情提示,接下去的內容可能引起不適,建議佩戴護目鏡觀看。

讓我們先來看看鵜鶘的輪換示意圖。

上圖是把賽季至今的所有比賽的資料揉在一起形成的輪換圖,但你仍能輕易地發現鵜鶘通常以“隆多、霍樂迪、摩爾、大衛斯、考辛斯”這一首發陣容來開始第三節,並且他們會一直合作到這一節接近一半的時候。

我想先關注一下這套先發陣容,讓我們來看一下他們在各節的淨效率值。

需要重點關注一下第一節和第三節,

因為它們提供了最大的樣本量。開局總是中規中矩,不算好但也算不上差。但當同樣的陣容中場走出更衣室後,他們就完全糟糕透了。

那麼問題來了:中場時發生了什麼?

答案就是,我**也不知道啊。

大衛斯、考辛斯和霍樂迪的場均出場時間都排在聯盟前11位,或許是他們太累了?但如果看看其他球隊,比如森林狼,他們三巨頭的場均出場時間也都在前20,但森林狼第三節的球隊淨效率高居聯盟第二。

再看勇士,他們首發的出場時間也很多,他們是聯盟裡第三節表現最好的球隊(當然這毫不意外)。回頭看看鵜鶘,球隊第三節的整體淨效率值排在聯盟第25。

或許是對手在中場調整方面做得比鵜鶘的教練組更好? 最近,我們能觀察到球隊喜歡在第一次休息時先把大衛斯拿下去,正如Scott Kushner之前主張的那樣。

或許這就是關於球隊在場上的精神面貌、投入程度和自滿情緒——這些問題在這支球隊並不陌生。

在艱難戰勝公牛的賽後,主教練埃爾文-金特裡說;“我希望在第三節開始時我們能打出像最後八分鐘這樣的狀態,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

或許是因為個別球員?下面的表格顯示了每個球員在第三節的淨效率值。

這張表真是不忍直視。隆多是首發裡淨效率最低的球員,所以也許是他拖了後腿?但在第三節使用率第二高的陣容組合裡,隆多是其中的一員,而這一陣容擁有正的效率值。

說實話,沒有哪個數位或資料能解釋鵜鶘詭異的第三節黑洞。但在昨晚對陣公牛時再次經歷了這樣的情況後,需要作出改變了,因為這將是爭取季後賽道路上的一大阻礙。

也許是嘗試新的陣容?新的輪換?或許需要在中場調整方面做文章?無論如何我們急需作出改變。

那麼對於鳥三崩,你有什麼看法呢?

也許是嘗試新的陣容?新的輪換?或許需要在中場調整方面做文章?無論如何我們急需作出改變。

那麼對於鳥三崩,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