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傳奇故事:無字牌坊

無字牌坊

作者:宋和平(寧陵)

圖為甯陵縣趙村鄉張牌坊,

與本文無關。 閆占廷攝

“俺五嬸子19歲就守寡,現在已經有七個年頭啦。唉,難為她啦。這是我為她立的貞節牌坊。”年近五十的舉人劉有德帶著幾分炫耀對各位紳士和秀才說,“明天縣太爺蘇在春要來,並親自撰寫碑文,題寫匾額,以旌表彰。諸位到時前來捧場光臨啊”。

在甯陵西沙河邊有一個叫郭莊的村口,佇立著一個高大的牌坊,牌坊下站著一群名流。劉家是郭莊乃至寧陵縣的名門望族。

胡氏鳳蘭18歲下嫁到劉家,也是命苦,沒到一年丈夫就死啦,如花似玉的鳳蘭就成了寡婦。胡家也是寧陵的名門望族,胡鳳蘭的父親是河南鄉試第六名亞元,爺爺是山東東阿知縣。

陽春三月,桐花怒放,梨花潔白,草長鶯飛,紫燕爭鳴。劉舉人從芒碭山 下請來了王石匠,開始了緊鑼密鼓的造牌坊工作。鳳蘭聽說給自己立牌坊,慘澹的一笑,那種笑比哭還要難看。因是春耕春種繁忙季節,

家裡僕人不夠用,胡鳳蘭就負責起了石匠的一日三餐。憨厚的王石匠,長得虎背熊腰,濃眉大眼,力壯如牛。鳳蘭一看,愣住啦,這個小石匠太像七年前故去的丈夫啦。小石匠也暗暗驚歎,想不到這個寡婦是這樣的美貌。盛上飯菜小石匠粗粗地扒了兩碗,偷偷地看了一眼鳳蘭,見她沒有煩的意思,就又吃了一大碗。 晚飯過後,小石匠收拾好東西,在村東的茅草庵內安頓下來。

月明星稀,涼風習習,蛙聲如銀。小石匠拿出了自己的長管竹笛,吹起了《折楊柳》。粗糙的雙手托起竹笛,跳躍的指尖下,流淌出美妙的音符。那聲音如怨如訴,蕩漾在小村的上空,飄飄蕩蕩,飄進了五奶奶鳳蘭的臥房。她翻身坐起,側身傾聽,時而搖頭,時而歎息,時而盈淚滿懷……

第二天,小石匠吃飯時,見鳳蘭眼睛紅腫,就關心起來。“五奶奶,你那裡不舒服啊?”“只是,只是……夜裡聽了你的笛聲無法入眠”。

這天夜裡,小石匠沒有再吹笛子。五奶奶鳳蘭輾轉反側,無法入眠,期待著笛聲飄來,卻又不希望有真正的笛聲…… 第三天,鳳蘭的眼睛照樣紅腫 ,小石匠照樣問。鳳蘭吞吞吐吐“夜裡聽不到你的笛聲反倒是睡不著……”

此後,小石匠天天夜裡吹笛,那笛聲時而如雨打桃花,哀婉淒涼;時而如潺潺流水,綿綿不絕;時而如高山流水,清朗明快;時而如唐歌宋女,清幽淒絕……鳳蘭天天聽,

如癡入迷。小石匠的飯食天天好起來,鳳蘭和他攀談的話漸漸多起來。

這天晚上,鳳蘭又把飯菜盛了上來,和往常不同的是多了一瓶張弓酒。小石匠三杯酒下肚,看著美麗的鳳蘭,面紅耳熱起來。鳳蘭含情脈脈看著憨厚的石匠,不覺也是桃花上臉。小石匠也不知是酒醉還是被玉蘭的美貌所陶醉,下意識的伸了一下手,馬上又圈了回來。最後他鼓起勇氣第二次把手伸了出來。粗糙的手握住了鳳蘭纖細如玉的小手,那種手軟軟的、綿綿的,是石匠從沒有過的感覺。四目相視,彼此感受到了對方的呼吸和心跳。

轉眼間,牌坊立了起來。劉舉人通知了知縣蘇在春,蘇縣令深受感動,親自撰寫碑文和牌坊匾額,占卜良辰吉日,選擇5月16日黃道吉日舉行揭碑儀式。那天,嗩呐聲聲,鞭炮齊鳴。四鄰八鄉,人山人海。社會名流,村民百工,雲集一村。

縣令蘇在春念道“胡氏鳳蘭,少而且賢。少習婦儀,幼讀文章。懿德猶存,名博八方。十九下嫁,夫死夭亡。守節不移,貞操鋼鋼。孝敬公婆,和睦妯娌。溫文爾雅,儀態萬方。……今之立坊,以旌表彰。萬古長存,百世流芳”。眾人一片鼓掌。

劉舉人清清嗓子說“下麵有請王石匠掛匾”。只見兩個衙役抬著蘇縣令親自書寫的“淑風千秋”的匾額走了過來。“王石匠,王石匠……王石匠哪去啦?”關鍵時刻王石匠不知去向,眾人忙去尋找,良久不見蹤影。劉舉人又說,“請蘇縣令為節婦胡氏鳳蘭授‘坤德可風’綬帶一條。”“有請貞婦胡氏春蘭前來披戴綬帶”。丫鬟秋雲稟報“五奶奶也不知去向”。劉舉人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汗珠子劈裡啪啦直淌,聽到稟報,轟然倒地。知縣蘇在春拂袖而去。佇立在村口的牌坊,變成了無字牌坊。

第二天,蘇縣令剛剛升堂,離郭莊村五十裡的喬樓村有一紳士喬茂良稟報:吾家野外,有一車屋,有一對傷風敗俗之男女,赤身裸☆禁☆體,在裡面媾和。其身所帶錘子、鑿子、鏨子等石匠工具,另加一隻長管竹笛,別無其它。請縣令定奪。蘇在春這個半歲喪父、母親十八歲就守寡的縣令看完呈報,深深知道寡婦的艱難,他一臉黯然,擺了擺手說“讓他們去吧,不要為難他們”。

〖作者簡介〗宋和平,號信陵布衣,商丘市作家協會會員,乃甯陵陽驛一普通百姓,喜誦讀,愛習作。淮陽小小說作家孫方友的鐵杆粉絲,平時常常搜集傳奇故事,並演繹成篇。

注:本文原創首發,禁止任何轉載。

粗糙的手握住了鳳蘭纖細如玉的小手,那種手軟軟的、綿綿的,是石匠從沒有過的感覺。四目相視,彼此感受到了對方的呼吸和心跳。

轉眼間,牌坊立了起來。劉舉人通知了知縣蘇在春,蘇縣令深受感動,親自撰寫碑文和牌坊匾額,占卜良辰吉日,選擇5月16日黃道吉日舉行揭碑儀式。那天,嗩呐聲聲,鞭炮齊鳴。四鄰八鄉,人山人海。社會名流,村民百工,雲集一村。

縣令蘇在春念道“胡氏鳳蘭,少而且賢。少習婦儀,幼讀文章。懿德猶存,名博八方。十九下嫁,夫死夭亡。守節不移,貞操鋼鋼。孝敬公婆,和睦妯娌。溫文爾雅,儀態萬方。……今之立坊,以旌表彰。萬古長存,百世流芳”。眾人一片鼓掌。

劉舉人清清嗓子說“下麵有請王石匠掛匾”。只見兩個衙役抬著蘇縣令親自書寫的“淑風千秋”的匾額走了過來。“王石匠,王石匠……王石匠哪去啦?”關鍵時刻王石匠不知去向,眾人忙去尋找,良久不見蹤影。劉舉人又說,“請蘇縣令為節婦胡氏鳳蘭授‘坤德可風’綬帶一條。”“有請貞婦胡氏春蘭前來披戴綬帶”。丫鬟秋雲稟報“五奶奶也不知去向”。劉舉人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汗珠子劈裡啪啦直淌,聽到稟報,轟然倒地。知縣蘇在春拂袖而去。佇立在村口的牌坊,變成了無字牌坊。

第二天,蘇縣令剛剛升堂,離郭莊村五十裡的喬樓村有一紳士喬茂良稟報:吾家野外,有一車屋,有一對傷風敗俗之男女,赤身裸☆禁☆體,在裡面媾和。其身所帶錘子、鑿子、鏨子等石匠工具,另加一隻長管竹笛,別無其它。請縣令定奪。蘇在春這個半歲喪父、母親十八歲就守寡的縣令看完呈報,深深知道寡婦的艱難,他一臉黯然,擺了擺手說“讓他們去吧,不要為難他們”。

〖作者簡介〗宋和平,號信陵布衣,商丘市作家協會會員,乃甯陵陽驛一普通百姓,喜誦讀,愛習作。淮陽小小說作家孫方友的鐵杆粉絲,平時常常搜集傳奇故事,並演繹成篇。

注:本文原創首發,禁止任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