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出生的“二孩”為什麼比“一孩”多?

2017年,中國二孩數量上升至883萬人;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這是自2016年“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實施以來,首次出現二孩出生數量超過一孩。

也就是說,中國出生人口的下降,不是因為育齡夫婦二孩生育意願不夠,主要是很多夫婦連一孩都沒有生育。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生孩子?

2015年,國家計生委曾預測二孩政策實施後,中國出生人口總量會有一定增長,最高年份預計超過2000萬人。不過,2016年、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均未達到1800萬。

養育成本高、托育服務短缺、女性職業發展壓力都是影響民眾生育的主要原因。

2015年,《理財週刊》曾做過統計,在中國養育一個孩子至其大學畢業,

至少需要花費50至135萬元人民幣。但這樣的費用支出,在北上廣已經算是“最低標準”了。

同時,中國育齡婦女人數逐年減少,人口年齡結構發生變化。2017年,15-49歲育齡婦女人數同比減少400萬人;其中,20-29歲生育旺盛期人數減少近600萬人。

生育減少會帶來什麼問題?

中國過去30多年所創造的經濟奇跡,得益于人口紅利。中國GDP的高速增長,與中國的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呈正比。按照目前的趨勢,生育減少將弱化中國經濟的規模效應,影響中國未來的經濟活力。

同時,生育減少也將帶來人口的萎縮與老化。一個國家65歲以上老人占比超過7%,即表明進入了老年社會。

2016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數1.5億人,占比10.8%。這個比重還在加速上升。當“少子化”疊加“老齡化”,

中國人未來面臨的養老壓力、勞動力短缺壓力加大,也進一步抑制了生育水準。

出生率下降怎麼辦?

政府的政策只是放寬了生育限制,沒有降低生育成本。要刺激生育率,需要政府進一步進行減稅和補貼。

日本小鎮奈義町在政府推出生育補貼等鼓勵措施後,2014年的生育率從1.4提高到2.8,為受低生育率困擾的日本社會帶來了希望。

激勵政策、社會保障固然是重要的外部條件,但對於不想生育的年輕人,改變消極的生育觀念、積極營造有利於養育孩子的社會環境才是關鍵。

激勵政策、社會保障固然是重要的外部條件,但對於不想生育的年輕人,改變消極的生育觀念、積極營造有利於養育孩子的社會環境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