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人舉報尉遲恭謀反,門神當場承認,李世民竟流淚賠罪

尉遲恭與李世民的關係很特殊,他們曾是戰場上的對手,到後來成為生死患難的君臣。據編者獨孤雁統計,尉遲恭至少三次救下李世民,邙山之戰、洺水之戰,以及玄武門之變。

尉遲恭雖然是一介武夫,但畢竟也有功高震主之嫌,所以他也不免被人舉報謀反,不過這次佔據主動的竟然是尉遲恭!他說了一句話,竟然讓皇帝流淚賠罪!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之前曾說過,貞觀六年(632年),尉遲恭在皇帝的宴會上,出口不遜,辱駡當朝執政大臣,並痛毆前來勸架的皇弟李道宗,結果被李世民嚴厲申斥,使得尉遲恭在十幾年不敢與外人交通,整天在家裡閉門煉丹。

一眨眼時間過去了7年,到貞觀十三年(639年)尉遲恭被任命為鄜州都督,一次皇帝在召見他時,說出了一件天大的禍事。

李世民單刀直入,用試探的口吻問道:“人或言卿反,何也?”(有人舉報卿家謀反,這是為什麼呢?)

尉遲恭一聽這句話,內心應該是憤怒的,他應聲回答道:“臣反是實!”(我確實謀反啦)尉遲恭接著說道:”臣從陛下征伐四方,

身經百戰,今之存者,皆鋒鏑之餘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我跟隨陛下征戰四方,身經百戰,能活到現在,完全是刀鋒箭雨下撿的一條性命。如今天下已經平定,您就懷疑我造反嗎!)

尉遲恭也不顧得什麼朝廷禮儀,一邊憤憤的說,一邊脫掉上衣,仍在地上,赤裸著上身。只見尉遲恭遍體傷痕,可以說每一道傷痕都是一件軍功,銘刻著他為李唐江山奮戰的功績。李世民一看這架勢,也感覺自己太唐突了,看著尉遲恭憤怒的表情,遍體的傷痕,又聯想到這位將軍曾在戰場上三次救下自己,感覺十分懊悔,留下淚來。

當時正值二月,天氣尚寒,李世民含著淚賠罪,

解釋道:”卿複服,朕不疑卿,故語卿,何更恨邪!“(愛卿趕緊把衣服穿上吧,朕不是懷疑愛卿,所以才跟愛卿直言的,為何更加怨恨呢?)

從這件小事,我們不難看出以下幾個問題:其一,李世民縱然沒有大肆屠殺功臣,但他對功臣還是十分猜忌的。其實李世民還是以種種藉口殺掉一些功臣的,

比如淩煙閣功臣侯君集、張亮,以及李君羨、劉洎等。即使救過李世民性命的尉遲恭扔不免被猜忌,這是封建皇權的本質所決定的。

其二,尉遲恭耿直剛正的性格躍然紙上。面對李世民的詢問,一般人肯定會為自己解釋,甚至向皇帝叩頭請罪,但尉遲恭不是那種人,他性格耿直,心底無私,甚至脫掉衣服,讓皇帝看看自己為李唐浴血奮戰的“成果”。

其三,李世民還算厚道。李世民是明君,這不假,但手段也是極其毒辣的,屠城、殺兄弟,絲毫不手軟。面對尉遲恭的失禮行為,他還能夠流露出人性的一面,甚至含淚賠罪。對比之後的帝王以及帝王級的人物,李世民對待功臣還算是十分寬厚的。

史料出處:《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五》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其三,李世民還算厚道。李世民是明君,這不假,但手段也是極其毒辣的,屠城、殺兄弟,絲毫不手軟。面對尉遲恭的失禮行為,他還能夠流露出人性的一面,甚至含淚賠罪。對比之後的帝王以及帝王級的人物,李世民對待功臣還算是十分寬厚的。

史料出處:《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五》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