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快要過年了,這些民俗你那都會做嗎

小年

一般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我們(贛州安遠)那是二十四,不知你們是這兩天的那天呢?不知道是因為現在國家把小年忘了,還是為了將三步走的最後一步走的更加完美,

所以將小年這一天用來經濟建設了。

祭灶

在小年這一天人們將灶王爺送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畫像火化),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所在的一家,

在過去一年的表現。所以灶王爺就像是我們的一家之主,可是灶爺爺也是需要來討好的,所以讓灶爺爺在玉帝面前說好話,我們就要供奉糖瓜,送行時還要用糖糊在他嘴上。到了除夕再把灶爺爺迎回來,就是買一張新的灶王畫供在廚房。畫的兩旁一般都會貼一副對聯:

橫批:一家之主

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大年

從臘月的最後一天開始到正月三十或者是二月初二,

即龍抬頭

蒸花饃

從小年開始,基本每家每戶都會蒸花饃(當然更多的是農村)。花饃多種多樣,有200多個品種。其實在我得理解就是多種形狀,顏色也多種多樣的饅頭。花饃一般有兩種用途,一是敬神和走親戚。前者莊重,後者花哨。但是說實話現在我們都只是用來敬神和自己吃,

走親戚現在都有些過時了。不知你們還有這種習俗嗎?

貼春聯

春聯起源于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

名仙木,百鬼畏。後蜀主孟旭令章遜題桃木板,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邊是我國第一幅春聯。宋代,桃木板換為紙張,叫☆禁☆春貼紙,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

下面送大家一副春聯,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萬事如意,身體健康,鵬程萬里!

橫批:國泰民安

金雞歲辭財寶留

玉燕更春百行旺

掃塵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塵與陳同音,

故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剖九離心的願望和辭舊引新的祈求。

貼窗花

心靈手巧的婦女剪紙手藝好,各種精美絕倫的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還集裝飾性,欣賞性,實用性於一體。

貼福字和門神

福字一般都是倒貼在門上的,寓意為福到。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美好祝福。貼福字不僅在大門上,他可以在櫃子,和水缸上等。福字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它可以被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躍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拜年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祭祖

新年為歲首,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先。這一禮儀,有的地方稱之為“拜

春節 祭祖家堂”,因為祖宗是稱為“家親”而不是稱為神的。

祭祀祖先一般在家中進行。有的地方,家家戶戶在堂屋中懸掛祖先畫像,但多數地區是供著祖先的牌位。除夕子夜前後,開門放鞭炮之前,祭祖的活動便開始了。祖先的牌位前擺好美酒佳餚、時令果品,供列祖列宗享用;點燃香紙蠟燭後,家長率子孫行叩祭禮。在祭祖時,要面對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項稟報家中一年來發生的喜慶事件,大到娶媳、聘女、生兒添丁,小到生活怎樣等。

踩祟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劈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由於“歲”與“祟”同音,取新春開始驅除邪祟的意思。

接財神

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表示歡迎財神降臨,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要說些吉利話,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之類的口彩。

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製作屠蘇酒的方法是:用大黃一錢,桔梗,川椒各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二分,防風一兩,以絳囊盛之懸于井中,至元日寅時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不知大家還知道哪些春節習俗呢,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分享吧。

貼福字和門神

福字一般都是倒貼在門上的,寓意為福到。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美好祝福。貼福字不僅在大門上,他可以在櫃子,和水缸上等。福字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它可以被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躍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拜年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祭祖

新年為歲首,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先。這一禮儀,有的地方稱之為“拜

春節 祭祖家堂”,因為祖宗是稱為“家親”而不是稱為神的。

祭祀祖先一般在家中進行。有的地方,家家戶戶在堂屋中懸掛祖先畫像,但多數地區是供著祖先的牌位。除夕子夜前後,開門放鞭炮之前,祭祖的活動便開始了。祖先的牌位前擺好美酒佳餚、時令果品,供列祖列宗享用;點燃香紙蠟燭後,家長率子孫行叩祭禮。在祭祖時,要面對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項稟報家中一年來發生的喜慶事件,大到娶媳、聘女、生兒添丁,小到生活怎樣等。

踩祟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劈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由於“歲”與“祟”同音,取新春開始驅除邪祟的意思。

接財神

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表示歡迎財神降臨,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要說些吉利話,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之類的口彩。

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製作屠蘇酒的方法是:用大黃一錢,桔梗,川椒各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二分,防風一兩,以絳囊盛之懸于井中,至元日寅時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不知大家還知道哪些春節習俗呢,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