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土鍋子不是吃土的哦!

土鍋子:

故事傳說:傳說元朝末年,朝中派一位大臣到騰沖守關。來到邊陲後,看到每天送到邊關給戰士的餐食都變冷了,於是這位大臣就想怎麼才能讓守邊的戰士能吃熱乎乎的菜飯。

他叫當地工匠燒製成土鍋子用來煮食,既方便,又省事,遙遠的路程都能吃到熱乎乎的飯食。從此以後,土鍋子就成為騰沖的名菜之一。

嘗鮮感言:不同于普通的火鍋用金屬製成,土鍋子是以騰沖當地的一種陶土烤制而成,更大的區別是土鍋子烹製獨特。用雞和鮮排骨熬成的骨湯,底菜豐富。青菜為主配以芋頭、山藥、白蘿蔔、胡蘿蔔、油炸臭豆腐、黃筍、黃條、酥肉、泡皮等十幾種原料製作而成。

因為鍋子是陶土製作成的,能夠吸收鍋中原料的香味,且保持原汁原味。

食技:吃土鍋子要注意放菜順序。先把煮好的湯菜加入鹽、味精、草果面等調料放進土鍋子,接著依次放酥肉、筍片、黃皮,按這樣的順序再在鍋子裡一層層均勻地鋪開,最後放入蛋捲,再配上蔥花點綴一下,美味的土鍋子就大功告成了。

泰式料理:

泰國風味,以酸、辣、甜為代表,也叫做泰國菜(Thai Food)。

泰國(Thailand,Thai)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東臨老撾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羅灣和馬來西亞,西接緬甸和安達曼海。

泰國是一個臨海的熱帶國家,這裡氣候炎熱,雨量充沛,陽光充足。綠色蔬菜、海鮮、水果極其豐富。因此泰式料理用料主要以海鮮、水果、蔬菜為主。由於特殊的氣候條件,造成了泰國人民對酸味和辣味的依賴。泰式料理的招牌菜有:冬陰功(酸辣海鮮湯)、椰汁嫩雞湯、咖喱魚餅、綠咖喱雞肉、炭燒蟹、炭燒蝦、豬頸肉、咖喱蟹芒果香飯等。

【位置】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星光不夜城城5號樓201

這家泰國料理店開在泉秀路星光不夜城內的二樓,是停車場的入口處,樓下只有樓梯口接待處,門口有位穿著泰服的小男生當迎賓哦!

【環境】

店裡裝修風格挺不錯,

挺有特色,真的是東南亞風格。據說老闆是旅居泰國十幾年的泰國華裔。上樓就聽到一群人大聲呼喊著:“薩瓦嘀哢”~~~(有點想笑,但我還是忍住了,用閩南話來聽“灑我豬腳”)因為是二個人用餐,店裡二人桌早已滿坐,剩下的全是六人桌,我看了一下,也都是二個用餐,就向服務員問能不能拼桌,他們徵求了客人的同意後就讓我們就坐了,後面來的客人也都這樣學著做啦!

【餐品】

認真看了看,從收銀台到餐桌,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土鍋子,有點像閩南的“輪菠”Lun bo,雖然顏色有點像,但我們這的“輪菠”外型比較粗糙,而店裡的這個土鍋子表面比較光滑,這就是這家店的“鎮店之寶”哦!純手工拉胚,泰國紅土陶制。剛坐下,我們的泰式奶茶跟蜂蜜羅旺子就上來了。泰式奶茶不同於我們以往喝的奶茶,以往喝的奶茶有點甜,而泰式奶茶略微帶了點酸感。蜂蜜羅旺子,喝頭一兩口,有點不習慣,再抿一口,含在嘴裡回味著,感覺這種口感有點熟悉卻又想不起來。等我後來用手機查了羅旺子,才想起跟以前喝過的沙棘汁有點像,酸酸的,等回甘時才會略有點甜,難怪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看了菜點,店裡推出了四種鍋底,有香茅鍋、咖喱椰香鍋、番茄鍋、還有冬陰酸辣鍋。因為之前也吃過泰國菜,認為泰國冬陰功出名,所以點了冬陰酸辣鍋。我們點的是優惠套餐,所以土鍋上桌已是把蔬菜拼盤倒入其中了,然而我們沒有嘗到湯底原來的味道。那個土鍋是採用炭火煮的,需要一小段時間才會煮熟,套餐內另外的菜就先嘗試啦!咖喱雞肉,加了茄子,茄子帶皮,跟往常家裡煮的咖喱不一樣,我們一般煮的是黃咖喱,而店裡這道菜的咖喱顏色較白,米飯飯粒飽滿,香氣撲鼻,用大勺子舀了三勺咖喱汁淋在飯裡拌一拌,嚼著雞肉,很嬾滑,再配上一口米飯。

米飯吃完剛好土鍋也沸騰起來了,掀開略顯重的土鍋蓋,料都浮著起來了,有魚籽丸、蟹肉棒、黑色的墨魚丸、蝦餃、福袋、還有其它的一堆蔬菜,最特別的是還有帶皮的南瓜,我還是第一次吃。湯汁喝一下,感覺酸辣度是夠了,只是感覺還欠缺了些什麼,可也說不出來~~~等鍋裡的料消滅了,才有餘地可以涮肥牛片啦!肥牛在這酸辣鍋裡一煮,別有一番滋味。

飽餐過後,我們這次的體驗也要告一段落嘍!

泰式奶茶不同於我們以往喝的奶茶,以往喝的奶茶有點甜,而泰式奶茶略微帶了點酸感。蜂蜜羅旺子,喝頭一兩口,有點不習慣,再抿一口,含在嘴裡回味著,感覺這種口感有點熟悉卻又想不起來。等我後來用手機查了羅旺子,才想起跟以前喝過的沙棘汁有點像,酸酸的,等回甘時才會略有點甜,難怪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看了菜點,店裡推出了四種鍋底,有香茅鍋、咖喱椰香鍋、番茄鍋、還有冬陰酸辣鍋。因為之前也吃過泰國菜,認為泰國冬陰功出名,所以點了冬陰酸辣鍋。我們點的是優惠套餐,所以土鍋上桌已是把蔬菜拼盤倒入其中了,然而我們沒有嘗到湯底原來的味道。那個土鍋是採用炭火煮的,需要一小段時間才會煮熟,套餐內另外的菜就先嘗試啦!咖喱雞肉,加了茄子,茄子帶皮,跟往常家裡煮的咖喱不一樣,我們一般煮的是黃咖喱,而店裡這道菜的咖喱顏色較白,米飯飯粒飽滿,香氣撲鼻,用大勺子舀了三勺咖喱汁淋在飯裡拌一拌,嚼著雞肉,很嬾滑,再配上一口米飯。

米飯吃完剛好土鍋也沸騰起來了,掀開略顯重的土鍋蓋,料都浮著起來了,有魚籽丸、蟹肉棒、黑色的墨魚丸、蝦餃、福袋、還有其它的一堆蔬菜,最特別的是還有帶皮的南瓜,我還是第一次吃。湯汁喝一下,感覺酸辣度是夠了,只是感覺還欠缺了些什麼,可也說不出來~~~等鍋裡的料消滅了,才有餘地可以涮肥牛片啦!肥牛在這酸辣鍋裡一煮,別有一番滋味。

飽餐過後,我們這次的體驗也要告一段落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