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又是一年春節至 問君何時歸故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辭舊迎新的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醇美的屠蘇酒洋溢出春天的氣息。詩人王安石筆下,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

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在道平常詩人筆下,又是鞭炮聲聲迎新年,妙聯橫生貼門前。笑聲處處傳入耳,美味佳餚上餐桌。談天論地成一片,燈光通明照殘夜。稚童新衣相誇耀,舊去新來氣象清。

一幅美好新春的景象,讓人們對生活充滿的希望和熱情,這樣美好的詩句,歷史的闡述還有很多很多,作為中華兒女傳統的新春佳節,成了中國現在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闔家團圓、天倫之樂、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這些語句詮釋佳節給我們帶來的喜悅和嚮往。

然而,有人歡天喜地的吟詩助興,也有人卻每逢佳節倍思親;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遠在他鄉的遊子,期盼春節的到來,

也害怕春節的來臨。

因為生活、因為工作,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只能明月千里寄相思。思鄉的歌謠、歸鄉的情切,只能化作杯中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思鄉的夢,歸鄉的路,只能歎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願回家的孩子共慶無眠夜,舉盞吟詩踢踏旋!

願背井離鄉的孩子對酒當歌,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