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6歲學英語,40歲做手機,現融資上億元“草根逆襲”說的就是他!

來源 | 創業投資家

作者 | 悠悠

近日,錘子科技 CEO 羅永浩在「2018 峰瑞資本 CEO 年會」上分享了自己創辦錘子科技後六年來所經歷的悲劇與收穫,演講過程依舊充滿鬥志,只是這回還多了些聽著就覺得“苦澀”的聲音。

「正文」

有人說奮鬥數年的老羅從尖酸刻薄走向了平靜溫熱,但是他的野心卻從未刻意遮掩過。在這次分享會中,他還是像老師一樣熱衷得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迷茫的創業者們,也像老師一樣大大方方的描述自己宏偉的藍圖。

在這6年裡,他帶領錘子科技來來回回的尋找出路,一路上灑了錢、求了人、“賣過身”,而這一切的“痛苦”,都源於當初的一個決定....

01

這條路刀光劍影,錘子也是險象環生

創辦錘子之前,羅永浩有很多身份:夜晚鬧市裡的地攤販、專注“重工業”的羊肉串老闆、奮筆疾書的段子手,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2006年,羅永浩在新東方英語培訓學校擔任GRE講師的那段日子。因為上課方式獨特,講話詼諧幽默,所以上課被學生了錄音,搞出各種“老羅語錄”。此後,他的身上便出現了一個標籤【單口相聲演員】,而能說會道的人,

又怎麼坐得住呢?

沒幹多久,他萌生了創業的想法,大概是“人肥膽兒大”吧,前後創業三次。

2006年,創辦牛博網。

2008年,創辦“老羅英語培訓”。

2012年5月,創辦錘子科技。

終於,在第三次定了型,決定進攻手機行業。在做這個決定之前,老羅曾想和當時不溫不火的小米合作,可惜與雷軍不太談得來,於是分道揚鑣創辦了錘子科技。然而科技行業門檻高、成本大、人才需求緊張等問題幾乎人盡皆知,想要做大,

前提是要有錢研發產品。但是老羅知難不退,靠著早年間創業積累的人脈:籌錢、找人。

一個好漢三個幫,在朋友圈裡聽聞老羅的重大決定後,各大CEO紛紛找上羅永浩,並遞出了橄欖枝。在陌陌科技CEO唐岩、大象公會創始人黃章晉、猿題庫CEO李勇和雪球財經CEO方三文等人的幫助下,錘子很快籌到了7000萬人民幣的A輪資金。

羅永浩思路很清晰,知道一次性把錢投入手機行業等於自取滅亡,

所以選擇先在彎道上蓄力,開發出了ROM系統。正巧,那幾年安卓系統功能單一,使用者介面醜陋,作為衍生品的協力廠商ROM在這個階段為用戶提供了摸索的樂趣,也給開發者提供了盈利的空間。此舉使得錘子科技在彎道順利超車,一炮而紅。

系統開發完畢後,錘子有了較為成熟的研發團隊,因此決定在融資賽道上繼續加速。2014年到2015年間,靠著ROM系統的餘熱以及T系列產品的驚豔問世,

紫輝創投、金石投資、海通創意資本相繼入局,錘子科技順利完成了B輪、C輪融資,一切看起來似乎很順利。

卻在2016年,險些斷了生路。用羅永浩的話來說:“2016年是最兇險的一年”,因為羅永浩曾將一部分股權質押給阿裡巴巴“以表誠意”,但是阿裡與錘子“緋聞”傳了大半年,都沒有入局的跡象。

在錢荒危機的這一年中,700多名員工的工資也因錘子科技財務緊張而延遲發放了兩回。好在紫輝創投的鄭剛和合鯨資本的熊三木堅定不移的扶持,才使得錘子渡過難關。

02

錘子一直在【事倍功半】

起死回生的錘子從未歇息過,在峰瑞資本的分享會中,羅永浩談到錘子決心將繼續在創業“紅海”中“掙扎”。這六年間,也許ROM開了個好頭,但是科技行業不論是系統還是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都不曾放緩,每一個用戶似乎都長著一張會翻書的臉。我們不難發現,更換新機儼然成為了一種社交時尚,這其中最容易滿足用戶的卻是約伯斯的“偉大作品”。

自從iphone手機在中國流行之後,國內手機市場遭到毀滅性的打壓,人手一部蘋果成為年輕人的標配。老羅也曾提到,在中國,賣得好的手機一般來說都是抄襲了 iPhone 的樣子,而自認為工業設計團隊尤其突出的錘子,卻在自己最擅長的部分馬失前蹄。因此,被稱為一流設計的錘子T系列產品,多次“被”掉價,賣出了三流的價格。更不幸的是,在適應的過程中,錘子還犯了更多大大小小不明不白的錯誤。

首發T1時就因產品附送的小東西品控出問題,影響了發貨速度,從而導致錘子“處☆禁☆女作”錯過了互聯網手機的最佳窗口期;到2015年,發佈T2前,其代工廠頻出“老闆跑路,員工被欠薪達3000多萬”的新聞,致使錘子信譽再次大打折扣。

▲錘子這些年的“戰績”

當T2驚豔上市時,羅永浩不得不選擇再一次與用戶妥協,售價跌得讓人心疼。那段時間,羅永浩除了要應付供應商、客戶以及使用者,還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在最忙的時候,老羅一天只有幾個小時的休眠時間,每當心臟疼的厲害,他就吃幾粒擴張心血管的藥,盡可能的撐到極限。

到如今,堅果Pro問世以後,錘子技術上雖然改進明顯,但是仍然配不上“瑕不掩瑜”這個詞。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錘子的每一次改變看起來都如履薄冰,但是羅永浩依舊願意帶著自己的團隊花10萬倍的努力,航行在這暗無邊際的“紅海”之中。

03

“羅永浩們”很搞笑,但不可笑!

最後,悠悠還是想把重心移到老羅創業的這回事兒上。

6年了,錘子融資將近20個億,光是“燒錢”就燒了10個億,很多人想問:“羅永浩創業到底算不算成功?”其實,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因為現在錘子沒倒,我們不能說它失敗;錘子沒超越小米、華為、蘋果,所以我們也不能說它成功。

每一個創業者都想做行業第一,在羅永浩創業之初也曾大膽的向世界宣佈:“錘子能做成東半球最好的手機產品”,但是經歷過和設計師妥協、和消費者妥協、和供應鏈妥協之後,老羅也只能把“情懷”做的更偏產品化。到最近,為了全身心投入到產品設計中,羅永浩還終止了在羅振宇的得到平臺的知識付費項目,這也算是老羅對自己的抱負和團隊的一個回答吧。

成功的人都相似,失敗的人各不相同。每一個“羅永浩”都想方設法得將自己畢生所學貢獻給自己的理想,再轉化成財富。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T型”人才,既有“一”的廣博,又有“1”的深度。

悠悠不敢說錘子科技已經成功了,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我們多數人之所以對老羅又愛又恨,並不是因為他現在多有錢,他的錘子手機造勢有多大;而是因為他,代表著這個時代萬丈高樓平地起的精神,是夢想與情懷的執行者,更代表了一個普通人想要逆襲的態度。也正是如此,我寫下了這篇文章。

*參考資料:

羅永浩 《羅永浩:錘子科技六年,我犯下的五個致命錯誤》

投資界/Jerry《5年“燒”了近10億元,羅永浩的朋友圈到底有多強大?》

財經女記者部落《情懷敗給現實?44歲的羅永浩迎來了“生死之年”》

張軍《你一定不知道的羅永浩創業史,這是一個草根逆襲的故事》

新浪科技《羅永浩《創業故事》演講完結:單口相聲再也沒了》

好在紫輝創投的鄭剛和合鯨資本的熊三木堅定不移的扶持,才使得錘子渡過難關。

02

錘子一直在【事倍功半】

起死回生的錘子從未歇息過,在峰瑞資本的分享會中,羅永浩談到錘子決心將繼續在創業“紅海”中“掙扎”。這六年間,也許ROM開了個好頭,但是科技行業不論是系統還是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都不曾放緩,每一個用戶似乎都長著一張會翻書的臉。我們不難發現,更換新機儼然成為了一種社交時尚,這其中最容易滿足用戶的卻是約伯斯的“偉大作品”。

自從iphone手機在中國流行之後,國內手機市場遭到毀滅性的打壓,人手一部蘋果成為年輕人的標配。老羅也曾提到,在中國,賣得好的手機一般來說都是抄襲了 iPhone 的樣子,而自認為工業設計團隊尤其突出的錘子,卻在自己最擅長的部分馬失前蹄。因此,被稱為一流設計的錘子T系列產品,多次“被”掉價,賣出了三流的價格。更不幸的是,在適應的過程中,錘子還犯了更多大大小小不明不白的錯誤。

首發T1時就因產品附送的小東西品控出問題,影響了發貨速度,從而導致錘子“處☆禁☆女作”錯過了互聯網手機的最佳窗口期;到2015年,發佈T2前,其代工廠頻出“老闆跑路,員工被欠薪達3000多萬”的新聞,致使錘子信譽再次大打折扣。

▲錘子這些年的“戰績”

當T2驚豔上市時,羅永浩不得不選擇再一次與用戶妥協,售價跌得讓人心疼。那段時間,羅永浩除了要應付供應商、客戶以及使用者,還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在最忙的時候,老羅一天只有幾個小時的休眠時間,每當心臟疼的厲害,他就吃幾粒擴張心血管的藥,盡可能的撐到極限。

到如今,堅果Pro問世以後,錘子技術上雖然改進明顯,但是仍然配不上“瑕不掩瑜”這個詞。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錘子的每一次改變看起來都如履薄冰,但是羅永浩依舊願意帶著自己的團隊花10萬倍的努力,航行在這暗無邊際的“紅海”之中。

03

“羅永浩們”很搞笑,但不可笑!

最後,悠悠還是想把重心移到老羅創業的這回事兒上。

6年了,錘子融資將近20個億,光是“燒錢”就燒了10個億,很多人想問:“羅永浩創業到底算不算成功?”其實,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因為現在錘子沒倒,我們不能說它失敗;錘子沒超越小米、華為、蘋果,所以我們也不能說它成功。

每一個創業者都想做行業第一,在羅永浩創業之初也曾大膽的向世界宣佈:“錘子能做成東半球最好的手機產品”,但是經歷過和設計師妥協、和消費者妥協、和供應鏈妥協之後,老羅也只能把“情懷”做的更偏產品化。到最近,為了全身心投入到產品設計中,羅永浩還終止了在羅振宇的得到平臺的知識付費項目,這也算是老羅對自己的抱負和團隊的一個回答吧。

成功的人都相似,失敗的人各不相同。每一個“羅永浩”都想方設法得將自己畢生所學貢獻給自己的理想,再轉化成財富。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T型”人才,既有“一”的廣博,又有“1”的深度。

悠悠不敢說錘子科技已經成功了,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我們多數人之所以對老羅又愛又恨,並不是因為他現在多有錢,他的錘子手機造勢有多大;而是因為他,代表著這個時代萬丈高樓平地起的精神,是夢想與情懷的執行者,更代表了一個普通人想要逆襲的態度。也正是如此,我寫下了這篇文章。

*參考資料:

羅永浩 《羅永浩:錘子科技六年,我犯下的五個致命錯誤》

投資界/Jerry《5年“燒”了近10億元,羅永浩的朋友圈到底有多強大?》

財經女記者部落《情懷敗給現實?44歲的羅永浩迎來了“生死之年”》

張軍《你一定不知道的羅永浩創業史,這是一個草根逆襲的故事》

新浪科技《羅永浩《創業故事》演講完結:單口相聲再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