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浙江藏著好多你沒見過的老味道!比風景更美,可能就在你家鄉

在浙江,有許許多多的小村、小鎮如繁星般散落在青山綠水之間,她們看似被世人遺忘,卻又被時光和匠人細心雕琢、傳承著獨特的風情。

她是南潯古鎮,緝裡湖絲織出水鄉的溫婉柔情;她也是柳城裡的一支民謠,唱出佘族風情美;她還是小南海鎮上一塊龍遊發糕,蒸騰出鄉村人甜蜜夢想…

日前,浙江省文化廳、省旅遊局公佈了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區名單,

共32個景區上榜,其中非遺主題小鎮15個,民俗文化村17個。截止目前,浙江已公佈119個非遺主題的景區景點、旅遊村鎮。

礬山鎮

特色:礬塑

天藍,山青,水綠。礬山鎮,位於浙南東海之濱的小城蒼南,

四周群山環抱,綠水相依,仿佛一個不存於世的桃源仙境。

礬山鎮擁有豐富的礦山景觀資源和礦業生產活動資源,是一本集“藏礦、採礦、煉礦”為一體的立體式教科書,有650多年的明礬開採和提煉始歷史。蒼南礬山礦山公園還入選了第四批國家礦山公園,

正打造博物館、奇石館、礦石館等展示平臺,對接旅遊和文創產業。

湖州·南潯

南潯鎮

特色:緝裡湖絲

南潯,它自明代起,就是江南雄鎮,以盛產貢品湖絲和文化昌盛而著名, 有“九裡三閣老,十裡兩尚書”的美譽。如今,歷史隱去,清晨浣洗的人們,映水的朝陽,

炊煙嫋嫋,縱然風雨,這裡的生活仍舊是原來的模樣。

古鎮內輯裡湖絲館佈置了大量歷史圖片、資料以及實物,介紹了輯裡湖絲的淵源、中國近代最早的絲商群體在上海崛起的歷程。在這裡,遊客可以欣賞輯裡湖絲成品、觀看輯裡湖絲製作的全過程,

甚至還能自己動手參與輯裡湖絲的製作,免費感受傳統工藝。

湖州·安吉

梅溪鎮馬村

特色:緝蠶俗風情

梅溪鎮位於安吉東北部,于唐代建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安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點地區。梅溪鎮馬村的“蠶桑生產技藝”傳承有上千年歷史,相傳養蠶祖師馬頭娘娘就是馬村村人,民間有初一、十五敬蠶神謝馬頭娘娘的習俗。

每到春末夏初,馬村會舉辦以“體驗蠶桑文化,享受綠色生活”為主題的蠶桑文化節,穿梭在田間的除了農民,還有來自杭嘉湖等地的遊客。馬村500畝果桑園區向遊客開放,遊客買一個水果籃,便可以摘上滿滿一籃桑椹回家。

金華·蘭溪

遊埠鎮

特色:民俗風情

圖片來源 :吟游詩人water

游埠是浙江四大千年古鎮之一,古鎮現存五座清代古橋,統稱“五馬歸槽”。每每年底,游埠古街都會湧現一大波民俗活動,充滿年味。

圖片來源 :吟游詩人water

如今,在游埠古鎮上,“遠古來客”民俗館、黃蠟石展示館、郎靜山紀念館、百年醬坊等業態方興未艾。作為非遺主題小鎮,游埠古鎮還保留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習俗,傳承發展喝早茶、舞獅子、水上婚禮等民俗,為古鎮旅遊發展增添底氣。

衢州·龍遊

小南海鎮

特色:龍遊發糕

小南海鎮可能有些生僻,但這裡有著世界第九大奇跡的龍遊石窟、始建於明代的號稱“南海行宮”的竹林禪寺,還有剪紙、貔貅、龍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其中,龍遊發糕製作技藝最具聲譽。也是入選本次非遺景區中唯一一個與吃有關的小鎮了。

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龍遊發糕是不可或缺的物品。2009年,以小南海鎮高橋村為基礎申報的龍遊發糕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遺保護名錄。換句話說,衢州美食以發糕聞名,而製作發糕工藝最具權威的在小南海鎮。

台州·三門

亭旁鎮

特色:二十四節氣文化

如果想在浙江感受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文化,特別是年俗或冬至文化,一定要到台州三門的亭旁鎮。三門縣海陸共生,多種文化交錯共存,百姓耕海牧漁,特別尊重自然和重視家族關係;同時,三門聚族而居的特徵,使“祭冬”這一民俗得以正常傳承,並一直沿襲至今。

根據《三門縣誌》等記載,“三門祭冬”習俗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流傳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三門民俗文化之一。2016年,包括“三門祭冬”在內的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以旁鎮楊家村、海遊鎮上坑村與健跳鎮小莆村的祭冬規模最大、儀式最完整、傳承最完好。

麗水·松陽

西屏街道明清文化街

特色:民俗風情老街

松陽明清古街被譽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是松陽曆史最悠長,文化沉澱最深厚的街區之一。古街商肆連綿,鐵匠鋪、金銀鋪、錫箔鋪、修篾店、草藥鋪、秤桿店等古老手工業仍在營業,隨處可見非遺傳承工藝的堅守者。

處於鋼筋混泥土包圍著的松陽縣中心的老街,總有著一種“大隱隱於市”的獨特韻味。雖然歷經滄桑和歲月磨礪,松陽古街仍然站著,向南北方敞開,懷抱著這裡的晨昏和人們瑣碎的生活,日日年年。

杭州·余杭

中泰街道紫荊村

特色:中泰竹笛

從杭州出發,往城西走,到達中泰鄉,再往西部走,靠近臨安、富陽交界處,余杭中泰鄉紫荊村深藏在一片竹林中。這裡滿山綠竹,最聞名的不是竹筍,而是笛子。

紫荊村所在的中泰街道是中國苦竹之鄉和唯一的中國竹笛之鄉,有萬畝國家級苦竹林標準化生產基地。紫荊村現已形成160餘家笛簫生產企業集群,年生產笛簫三百多萬支,占全國總量的80%以上。這裡家家戶戶都會做笛子,特殊工藝做成的“尺八”,只有五個孔,能夠百年不壞,一根就價值上萬元,名震日韓。

杭州·建德

三江口村

特色:漁民風情

這個季節去建德旅遊,摘草莓親子遊最熱門,泡新安江溫泉最溫暖,新葉古民居賞春光最傳統,山林挖竹筍最時令。而這,都能在建德的三江口村“風情小鎮”遊實現。

三江口村位於新安江、蘭溪江、富春江三江交匯處,來到這裡一定要在三江口村看一場九姓漁民的水上婚禮、嘗一桌漁家宴、當一回漁民。九姓漁民水上婚禮表演隊共有22人組成,成立於2013年。該團隊從組建到現在已為遊客無償表演三百餘場。還上過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和“鄉土”等欄目。

杭州·桐廬

鐘山鄉

特色:鐘山石雕

據記載,清咸豐年間,鐘山就有石匠,並從事石雕工藝,他們在房屋柱子、牌坊、墓碑、亭臺樓閣上留下了龍鳳、花鳥、山水風景等精美的圖案,至今猶在。同時,鐘山鄉還盛產藍莓和蜜梨,每年春天,漫山遍野的梨樹盛開雪白色花朵,也是獨特風景。

走進鐘山鄉,這裡的亭子、花壇、溪坑攔板,甚至是農戶家中的桌子凳子、地板等都採用花崗石製作,並雕刻著精美的圖案。近年來,鐘山石雕在傳承和發展方面有了新的實踐,不僅舉辦了鐘山石雕培訓班,使鐘山石雕逐漸轉型升級,還挖掘培養了鐘山石雕傳承人,建立了鐘山石雕藝術工作室。

寧波·鄞州

橫溪鎮

特色:金漆木雕

橫溪鎮東鄰東錢湖,南毗奉化市,擁有七項各級非遺名錄項目。其中朱金漆木雕是國家級;也是龍舞之鄉,著名的東海長龍就出自這裡。此外,橫溪鎮目前擁有古道26條,還有近萬畝茶園,建有櫻桃、楊梅、葡萄、樹莓等多個精品水果基地。

每年二月初二,“龍抬頭”的日子,橫溪的夜空中就會舞起璀璨的長龍。此外,朱金漆木雕、箍桶、打鑞、水火流星、彩燈紮制等等,這些非遺項目猶如一顆顆文化明珠,鑲嵌在橫溪風景旅遊區,與古道、寺廟、山麓等景觀相映成輝,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區域旅遊文化。在未來,這裡還將開發箍桶、打鑞、彩燈紮制等非遺新產品及具有非遺元素的衍生品。

溫州·永嘉

三江街道

特色:甌江風情

這是永嘉首次上榜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區名單。永嘉有著名的楠溪江,但很多人不知道楠溪江入甌江口在三江街道的龍下村,這裡正是唐代甌窯遺址中極具典型性的窯址。唐代甌窯遺址入圍了被譽為考古界奧斯卡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

目前,三江街道正在打造集古窯址、展覽館、工作室、傳承基地為一體的甌文化大師街,指導甌瓷、木雕、竹雕、泥塑、綢塑、漆畫、白酒燒制及林秀閣鮑氏養生茶等多個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甌窯小鎮建立非遺文創工作室,永嘉昆曲、溫州蓮花、永嘉亂彈及永嘉花鼓等省級以上傳統戲劇類、曲藝類非遺項目入駐小鎮戲劇曲藝廣場。

金華·武義

柳城佘族鎮

特色:佘族風情

柳城佘族鎮地處武義南部山區核心位置,是明朝景泰年間設立宣平縣的縣治所在地。這裡非物質文化遺產底蘊豐富而深厚,佘族“三月三”歌會、葉法善的傳說、宣平抬閣、佘族祭祖、佘族山歌、佘族婚嫁、陶得二的故事、雲溪二月二劃龍舟、六蔥湖走馬燈等數不勝數

每年正月十五“擎龍燈”、“二月二”劃龍舟、三月三“佘族歌會”、五月十六“擎台閣”以及佘族婚嫁、祭祖等民俗活動,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體驗,非遺展示傳承已成為推動柳城旅遊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麗水·雲和

采真裡歷史文化街區

特色:雲和木玩

雲和的采真裡歷史文化街區是玩具王國,是孩子的天堂。在這座童話小城,受眾人追捧卻低調如斯,就仿佛夢境裡的烏托邦,將塵世與喧囂都隔離在彼岸;而采真裡歷史文化街區,便是一個真正的玩具王國。

“采真裡”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麗水雲和,以縣木制玩具製作技藝發展的歷史脈絡為線索,在延續老城格局的基礎上,復原明清和民國歷史文化建築,並充分保留雲和當地的木制玩具手工藝店鋪,傳承了歷史匠藝文化。

麗水·景寧

佘族自治縣鸕鷀鄉

特色:佘族風情

鸕鷀鄉位於景寧縣西部,距離縣城45公里,文化底蘊深厚,山水風光宜人,是馬仙忠孝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休閒觀光的極佳旅遊目的地。街巷阡陌,白牆黑瓦,濃濃的鄉愁撲面而來。如果你來,可以徜徉在青山碧水,老街古道。或者坐下來聽一聽馬天仙的傳說。

相傳養蠶祖師馬頭娘娘就是馬村村人,民間有初一、十五敬蠶神謝馬頭娘娘的習俗。

每到春末夏初,馬村會舉辦以“體驗蠶桑文化,享受綠色生活”為主題的蠶桑文化節,穿梭在田間的除了農民,還有來自杭嘉湖等地的遊客。馬村500畝果桑園區向遊客開放,遊客買一個水果籃,便可以摘上滿滿一籃桑椹回家。

金華·蘭溪

遊埠鎮

特色:民俗風情

圖片來源 :吟游詩人water

游埠是浙江四大千年古鎮之一,古鎮現存五座清代古橋,統稱“五馬歸槽”。每每年底,游埠古街都會湧現一大波民俗活動,充滿年味。

圖片來源 :吟游詩人water

如今,在游埠古鎮上,“遠古來客”民俗館、黃蠟石展示館、郎靜山紀念館、百年醬坊等業態方興未艾。作為非遺主題小鎮,游埠古鎮還保留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習俗,傳承發展喝早茶、舞獅子、水上婚禮等民俗,為古鎮旅遊發展增添底氣。

衢州·龍遊

小南海鎮

特色:龍遊發糕

小南海鎮可能有些生僻,但這裡有著世界第九大奇跡的龍遊石窟、始建於明代的號稱“南海行宮”的竹林禪寺,還有剪紙、貔貅、龍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其中,龍遊發糕製作技藝最具聲譽。也是入選本次非遺景區中唯一一個與吃有關的小鎮了。

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龍遊發糕是不可或缺的物品。2009年,以小南海鎮高橋村為基礎申報的龍遊發糕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遺保護名錄。換句話說,衢州美食以發糕聞名,而製作發糕工藝最具權威的在小南海鎮。

台州·三門

亭旁鎮

特色:二十四節氣文化

如果想在浙江感受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文化,特別是年俗或冬至文化,一定要到台州三門的亭旁鎮。三門縣海陸共生,多種文化交錯共存,百姓耕海牧漁,特別尊重自然和重視家族關係;同時,三門聚族而居的特徵,使“祭冬”這一民俗得以正常傳承,並一直沿襲至今。

根據《三門縣誌》等記載,“三門祭冬”習俗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流傳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三門民俗文化之一。2016年,包括“三門祭冬”在內的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以旁鎮楊家村、海遊鎮上坑村與健跳鎮小莆村的祭冬規模最大、儀式最完整、傳承最完好。

麗水·松陽

西屏街道明清文化街

特色:民俗風情老街

松陽明清古街被譽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是松陽曆史最悠長,文化沉澱最深厚的街區之一。古街商肆連綿,鐵匠鋪、金銀鋪、錫箔鋪、修篾店、草藥鋪、秤桿店等古老手工業仍在營業,隨處可見非遺傳承工藝的堅守者。

處於鋼筋混泥土包圍著的松陽縣中心的老街,總有著一種“大隱隱於市”的獨特韻味。雖然歷經滄桑和歲月磨礪,松陽古街仍然站著,向南北方敞開,懷抱著這裡的晨昏和人們瑣碎的生活,日日年年。

杭州·余杭

中泰街道紫荊村

特色:中泰竹笛

從杭州出發,往城西走,到達中泰鄉,再往西部走,靠近臨安、富陽交界處,余杭中泰鄉紫荊村深藏在一片竹林中。這裡滿山綠竹,最聞名的不是竹筍,而是笛子。

紫荊村所在的中泰街道是中國苦竹之鄉和唯一的中國竹笛之鄉,有萬畝國家級苦竹林標準化生產基地。紫荊村現已形成160餘家笛簫生產企業集群,年生產笛簫三百多萬支,占全國總量的80%以上。這裡家家戶戶都會做笛子,特殊工藝做成的“尺八”,只有五個孔,能夠百年不壞,一根就價值上萬元,名震日韓。

杭州·建德

三江口村

特色:漁民風情

這個季節去建德旅遊,摘草莓親子遊最熱門,泡新安江溫泉最溫暖,新葉古民居賞春光最傳統,山林挖竹筍最時令。而這,都能在建德的三江口村“風情小鎮”遊實現。

三江口村位於新安江、蘭溪江、富春江三江交匯處,來到這裡一定要在三江口村看一場九姓漁民的水上婚禮、嘗一桌漁家宴、當一回漁民。九姓漁民水上婚禮表演隊共有22人組成,成立於2013年。該團隊從組建到現在已為遊客無償表演三百餘場。還上過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和“鄉土”等欄目。

杭州·桐廬

鐘山鄉

特色:鐘山石雕

據記載,清咸豐年間,鐘山就有石匠,並從事石雕工藝,他們在房屋柱子、牌坊、墓碑、亭臺樓閣上留下了龍鳳、花鳥、山水風景等精美的圖案,至今猶在。同時,鐘山鄉還盛產藍莓和蜜梨,每年春天,漫山遍野的梨樹盛開雪白色花朵,也是獨特風景。

走進鐘山鄉,這裡的亭子、花壇、溪坑攔板,甚至是農戶家中的桌子凳子、地板等都採用花崗石製作,並雕刻著精美的圖案。近年來,鐘山石雕在傳承和發展方面有了新的實踐,不僅舉辦了鐘山石雕培訓班,使鐘山石雕逐漸轉型升級,還挖掘培養了鐘山石雕傳承人,建立了鐘山石雕藝術工作室。

寧波·鄞州

橫溪鎮

特色:金漆木雕

橫溪鎮東鄰東錢湖,南毗奉化市,擁有七項各級非遺名錄項目。其中朱金漆木雕是國家級;也是龍舞之鄉,著名的東海長龍就出自這裡。此外,橫溪鎮目前擁有古道26條,還有近萬畝茶園,建有櫻桃、楊梅、葡萄、樹莓等多個精品水果基地。

每年二月初二,“龍抬頭”的日子,橫溪的夜空中就會舞起璀璨的長龍。此外,朱金漆木雕、箍桶、打鑞、水火流星、彩燈紮制等等,這些非遺項目猶如一顆顆文化明珠,鑲嵌在橫溪風景旅遊區,與古道、寺廟、山麓等景觀相映成輝,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區域旅遊文化。在未來,這裡還將開發箍桶、打鑞、彩燈紮制等非遺新產品及具有非遺元素的衍生品。

溫州·永嘉

三江街道

特色:甌江風情

這是永嘉首次上榜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區名單。永嘉有著名的楠溪江,但很多人不知道楠溪江入甌江口在三江街道的龍下村,這裡正是唐代甌窯遺址中極具典型性的窯址。唐代甌窯遺址入圍了被譽為考古界奧斯卡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

目前,三江街道正在打造集古窯址、展覽館、工作室、傳承基地為一體的甌文化大師街,指導甌瓷、木雕、竹雕、泥塑、綢塑、漆畫、白酒燒制及林秀閣鮑氏養生茶等多個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甌窯小鎮建立非遺文創工作室,永嘉昆曲、溫州蓮花、永嘉亂彈及永嘉花鼓等省級以上傳統戲劇類、曲藝類非遺項目入駐小鎮戲劇曲藝廣場。

金華·武義

柳城佘族鎮

特色:佘族風情

柳城佘族鎮地處武義南部山區核心位置,是明朝景泰年間設立宣平縣的縣治所在地。這裡非物質文化遺產底蘊豐富而深厚,佘族“三月三”歌會、葉法善的傳說、宣平抬閣、佘族祭祖、佘族山歌、佘族婚嫁、陶得二的故事、雲溪二月二劃龍舟、六蔥湖走馬燈等數不勝數

每年正月十五“擎龍燈”、“二月二”劃龍舟、三月三“佘族歌會”、五月十六“擎台閣”以及佘族婚嫁、祭祖等民俗活動,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體驗,非遺展示傳承已成為推動柳城旅遊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麗水·雲和

采真裡歷史文化街區

特色:雲和木玩

雲和的采真裡歷史文化街區是玩具王國,是孩子的天堂。在這座童話小城,受眾人追捧卻低調如斯,就仿佛夢境裡的烏托邦,將塵世與喧囂都隔離在彼岸;而采真裡歷史文化街區,便是一個真正的玩具王國。

“采真裡”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麗水雲和,以縣木制玩具製作技藝發展的歷史脈絡為線索,在延續老城格局的基礎上,復原明清和民國歷史文化建築,並充分保留雲和當地的木制玩具手工藝店鋪,傳承了歷史匠藝文化。

麗水·景寧

佘族自治縣鸕鷀鄉

特色:佘族風情

鸕鷀鄉位於景寧縣西部,距離縣城45公里,文化底蘊深厚,山水風光宜人,是馬仙忠孝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休閒觀光的極佳旅遊目的地。街巷阡陌,白牆黑瓦,濃濃的鄉愁撲面而來。如果你來,可以徜徉在青山碧水,老街古道。或者坐下來聽一聽馬天仙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