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A股連續兩日上演百股跌停 資料告訴你市場接下來走勢

2月1日,A股迎來“黑色星期四”,五大主要指數全線收跌,268只個股更是集體遭遇跌停。據統計,此前的一個交易日,兩市便有159只個股跌停。接連兩個交易日上演百股跌停也讓很多投資者慌亂不已。

近日上市公司陸續曝出的利空事件是A股本輪百股跌停背後的導火索之一。

1月30日下午,金盾股份(300411.SZ)董事長周建燦墜樓身亡;同日晚間,獐子島(002069.SZ)稱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預計去年全年虧損5.3億-7.2億元;巴士線上(002188.SZ)則表示由於子公司董事長失聯,公司計提商譽減值,預計業績從最高盈利2.1億元跌落至最多虧損18億元;湖北宜化(000422.SZ)公告預計2017年虧損44億-48億元。種種利空消息的集中披露令市場情緒大為受挫。

另一方面,本周之前滬指的持續走強,也為大盤的調整埋下了伏筆,不少業內人士此前便紛紛預計指數將會在短期內迎來回踩,百股跌停也是這種情緒在利空消息刺激下的集中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個交易日,滬指和滬深300指數單日的跌幅均不及1%,上證50指數更是逆市兩日收陽,漲逾2%。

介面新聞將最近兩年內單日股票跌停個股超過100只當日對應的市場表現情況進行了對比。

結果顯示,2017年以來,滬指和滬深300指數在遭遇百股跌停時,下跌幅度明顯收窄,對比同期創業板的表現,呈現出明顯的分化趨勢。

(注:下跌家數占比=下跌家數/(上漲家數+下跌家數))

追溯以往,介面新聞將近10年來日跌停家數超過100家的情況與相對應時間段內滬指的走勢進行了對比,

結果顯示,在2008年以及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年初滬指大幅下挫的時候,百股跌停出現的頻率和家數都曾迎來過集中爆發,這也就意味著百股跌停的密集出現往往對應著“大熊市”的進行時。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A股市場上其他時間偶爾出現的不少次百股跌停都伴隨著滬指的階段性築底階段,之後短期內滬指往往將迎來修復反彈。考慮到不同歷史階段可能出現的差異性特徵,介面新聞將統計週期進一步縮短至最近兩年,結果顯示,百股跌停偶現與短期市場觸底同步出現這一特徵十分突出。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使用“趨勢財經APP”和“趨勢操盤手APP”)

本輪百股跌停究竟是新一輪 大調整的開始還是意味著滬指的階段性觸底呢?有意思的是,結論還尚未明晰,2月1日晚間,當日跌停收盤的和而泰(002402.SZ)、融鈺集團(002622.SZ)等多家上市公司接連公告表示因籌畫重大事項明日起停牌,上演了與2015年股市大調整期間驚人相似的“一幕”。

梳理這部分擬停牌上市公司的公告可見,預計交易金額達到標準和存在不確定性是其中突出的“亮點”,而停牌時間上的巧合也是耐人尋味。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百股跌停事件連續出現,較大程度上釋放了元旦以來,滬指連續逼空的獲利盤的壓力。2月1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停牌,也反映了市場存在情緒恐慌下的非理性盲目殺跌,投資者短期無需過度悲觀。

梳理這部分擬停牌上市公司的公告可見,預計交易金額達到標準和存在不確定性是其中突出的“亮點”,而停牌時間上的巧合也是耐人尋味。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百股跌停事件連續出現,較大程度上釋放了元旦以來,滬指連續逼空的獲利盤的壓力。2月1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停牌,也反映了市場存在情緒恐慌下的非理性盲目殺跌,投資者短期無需過度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