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以人民的名義告訴你:先烈們爭的是什麼“特權”!

最近,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簡直火到不行!

如果你要問有多火?那編輯只能說,

火到身邊的朋友都在刷這部劇。

講真,就連去吃飯的路上,朋友們都在談論劇情,如果沒有看過這部劇,編輯都不好意思跟他們聊天。

我們的網友們也紛紛被劇中的老戲骨成功“圈粉”。劇中的達康書記雖然脾氣火爆,性格耿直,

但公平正直,執行力強,更是圈粉無數,他的表情包在網友的聊天框中頻頻出現。

然而,編輯在追劇的過程中卻覺得,除了演員出色的表演、扣人心弦的劇情,

真正打動人心的還有一些傳奇人物和這些人物背後感人至深的故事。

“背炸藥包是共產黨員才有的特權”。

印象最深的還是這句話——“背炸藥包是共產黨員才有的特權”。

這句話出現在第8集中,革命老前輩陳岩石在省委常委會上講了一堂特殊黨課——1945年,他火線入黨,申請了這一共產黨人才有的“特權”——背炸藥包炸毀敵人碉堡。

陳岩石動情的講述可以說觸動了很多人心裡頭的某個地方。當年,陳岩石為了得到黨員能背炸藥包的“特權”,謊報了年紀才得以入黨,但這也導致他後來因年齡問題未能晉升副部級,然而陳岩石卻說他不後悔,他說比起犧牲的戰友,他真的幸福多了。因為他根本沒想到自己會活著回來,

更沒想到會活到今天,他為能拿到這個特權而終生驕傲!

特權,一個多麼階級化的詞,一個多麼引人深思的詞!

而在當年,最令黨員驕傲的“特權”竟然是可以背著炸藥包去炸敵人的碉堡。他們的“特權”就是這樣簡單,簡單到僅僅只是想“最先為革命而戰”!

他們的“特權”就是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在大炮轟鳴下奮勇向前,冒著生命的危險,隨時準備著犧牲。

陳岩石的特殊黨課給觀眾來了一次心靈的洗滌。我們不由地憶起了那些革命先烈們,在戰場上,他們衝鋒陷陣,出生入死,他們用生命詮釋著什麼是“黨員優先”!什麼才是黨員的“特權”!

那些為國犧牲的黨員

陳岩石說:“我的戰友二順子,犧牲的時候才十五歲,入黨只有一天。我不知道在我黨的歷史上有沒有只有一天黨齡的黨員,但是在戰爭年代,像二順子這樣的同志不止一個呀!"

捨身為國 永垂不朽

董存瑞

電影《董存瑞》中的董存瑞

“董存瑞,十八歲,為國犧牲炸堡壘,炸到堡壘咯咯脆,全國人民流眼淚······”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戰鬥打響。時任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班長的董存瑞擔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連隊隨即發起衝鋒,突然,一個橋形碉堡中射出猛烈火力,掃向衝鋒部隊。

危急時刻,董存瑞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他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緊緊貼住橋形碉堡,右手猛地一下拉開了導火索。一聲巨響之後,後續部隊走向了勝利,而這位黨齡只有一年零兩個月的年輕軍人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18歲。1957年,朱德委員長為董存瑞烈士紀念碑寫下了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

頭可斷,志不可奪

楊闇公

楊闇公,中國共產黨四川黨團組織的主要創建人和大革命運動的主要領導人。1927年重慶“三·三一”慘案發生後,楊闇公決定去武漢向中央報告情況。親友們勸他暫避一下,他聲淚俱下地說:“一想到同志們死得那樣慘,我豈能顧及個人安危啊!”最終,在去往武漢的輪船上,楊闇公被捕。

審訊時,敵人用亂棍猛擊楊闇公的雙腿,強迫他下跪,他寧死不屈膝。特務問道:“難道你不怕死嗎?”楊闇公憤怒地說:“只有你們才怕死。你們也必然要死無葬身之地了。你們只能砍下我的頭,可絕不能絲毫動搖我的信仰。我的頭可斷,志不可奪!”敵人見陰謀詭計無法奏效,便在4月6日深夜將楊闇公秘密☆禁☆處死。

臨刑前,楊闇公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為阻止楊闇公繼續呼喊革命口號,敵人割去了他的舌頭,可他仍用鼻子哼斥,用眼睛怒視,用手指比畫。敵人繼而挖掉了楊闇公的雙眼,砍斷了他的雙手,最後還向他射出3顆子彈。楊闇公就這樣壯烈犧牲。

最後的子彈射向自己

李林

抗日民族女英雄、印尼歸僑李林(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女共產黨員李林是抗戰時期著名的歸國華僑英雄。1940年4月,日偽軍集中1.2萬兵力,對晉綏邊區進行“掃蕩”。26日,晉綏邊區特委、第11行政專員公署機關和群眾團體等500餘人被包圍。為掩護機關和群眾突圍,李林不顧懷有3個月身孕,率騎兵連勇猛衝殺,將日偽軍引開,她自己卻遭圍困。在腿部和胸部多處中彈負傷後,李林仍英勇抗擊,斃傷日偽軍6人。在被日偽軍包圍後,她用最後一發子彈射向自己的喉部,壯烈殉國,年僅25歲。

據統計,從1921年到1949年,在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犧牲的有名可查的烈士就達370萬。在世界政黨史很難找到,甚至說根本找不到還有哪一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為了信仰付出了如此慘烈的犧牲。370萬人這僅僅是有名可查的,可又有誰知道這片土地上到底埋葬著多少英烈!

這個驚人的數字,值得我們永遠紀念和緬懷。

……

你為什麼入黨?

“你為什麼入黨?”

我想這個問題對於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在你入黨的時候,你一定會被問到。這個時候你都在想些什麼呢?

我不知道大家在這個時候都是怎麼回答的……可是,陳岩石卻說:“我入黨是隊伍要打雲城的時候,我們團長做戰前動員,說不是共產黨員就沒有資格背炸藥包,參加尖刀班。我為了爭取到這個特權,我就入了黨。”

這是一個多麼簡單、純粹的入黨動機啊。這個入黨動機足以讓很多人深刻反思自己當年入黨時候的初心。

為什麼入黨?為了信仰!當年,無數個像陳岩石一樣的人拍著胸脯驕傲的對自己說。

戰爭年代,我們黨員爭搶的是背炸藥包,是前赴後繼去犧牲,這被視為“共產黨員的特權”。

如今,我們生活在物質豐裕、舒適安逸的新中國,不會有槍林彈雨帶來犧牲的危險,有了更多元化的價值追求。對於每一名已經或想要入黨的人,這個問題,也一樣是無可回避的靈魂叩問。

1

我大學的一個同學,是學院黨委書記的侄女,很優秀,卻在畢業保研時落選了。身居要職卻不幫侄女爭取機會,大家都覺得這位書記不可思議,書記卻說:什麼叫不可思議?升學考學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天大的事情,當個人利益和別人的利益衝突了,黨員本來就要作出犧牲和讓步,不然,憑什麼你是黨員?

我腦海閃過一個詞,叫正義凜然。有股正氣支撐的人大概都是威風凜凜百毒不侵的。我覺得我做不了這樣的人,但是我願意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我覺得這才是正能量的世界,才是我們都需要的世界。所以,我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

@南航徐川

2

我沒別的想法,就想把我姥姥他們這一輩人辛辛苦苦參加了兩次戰爭才解放的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強大。入黨,成為一名黨員,我驕傲,我自豪,至少在某些方面,我和我一直崇拜的姥姥也有了交集。

@老洋Laughing

3

如果每個人都只是考慮自己,那我們的民族就真的完了。我相信八千萬黨員,六百萬幹部,大部分應該是有追求的,不然我們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太華夜碧

4

六月,我即將成為一名預備黨員。入黨是我十幾歲起有的念頭,答案也很簡單,我就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就是熱愛這個黨!她有不足,走過彎路,但我就是想加入她,為這個國家的未來做一點什麼。位卑不敢忘國,如此而已。

@飛過天空

入黨,我真的不後悔!

陳岩石說:“後來,咱們前省委書記讓沙書記代表組織向我道歉的時候,我說道啥歉,有啥歉可道的,我當年不就是背著個炸藥包嘛,我現在就應該向組織伸手要官嗎?何況背炸藥包是我們黨員那時候才有的特權呐!是我自己爭取到的呀!當我虛報歲數入黨,拿到特權的時候我根本就沒有想到會活著回來,還會活到今天。比起犧牲的戰友,我真的幸福多了……”

▲抗戰老兵參加閱兵式

對於他們來說

活著

是生命最大的幸運

榮譽

是一生最高的追求

至於功名俸祿

對於經歷生死的人來說

只不過塵世浮雲

一個共產黨員該是什麼模樣?

爭“扛炸藥包”的特權,而不是放縱手中的權利。

甘願獻出生命的無畏,而不是貪圖生活的安逸。

不求功名利祿的清廉,而不是不擇手段的高升。

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而不是精打細算個人的得失。

我們都應該做一名像陳老一樣的黨員。

因為我們,以“人民的名義”。

作者:宗禾君

編輯:陸金路

值班:陳 利

我們不由地憶起了那些革命先烈們,在戰場上,他們衝鋒陷陣,出生入死,他們用生命詮釋著什麼是“黨員優先”!什麼才是黨員的“特權”!

那些為國犧牲的黨員

陳岩石說:“我的戰友二順子,犧牲的時候才十五歲,入黨只有一天。我不知道在我黨的歷史上有沒有只有一天黨齡的黨員,但是在戰爭年代,像二順子這樣的同志不止一個呀!"

捨身為國 永垂不朽

董存瑞

電影《董存瑞》中的董存瑞

“董存瑞,十八歲,為國犧牲炸堡壘,炸到堡壘咯咯脆,全國人民流眼淚······”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戰鬥打響。時任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班長的董存瑞擔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連隊隨即發起衝鋒,突然,一個橋形碉堡中射出猛烈火力,掃向衝鋒部隊。

危急時刻,董存瑞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他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緊緊貼住橋形碉堡,右手猛地一下拉開了導火索。一聲巨響之後,後續部隊走向了勝利,而這位黨齡只有一年零兩個月的年輕軍人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18歲。1957年,朱德委員長為董存瑞烈士紀念碑寫下了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

頭可斷,志不可奪

楊闇公

楊闇公,中國共產黨四川黨團組織的主要創建人和大革命運動的主要領導人。1927年重慶“三·三一”慘案發生後,楊闇公決定去武漢向中央報告情況。親友們勸他暫避一下,他聲淚俱下地說:“一想到同志們死得那樣慘,我豈能顧及個人安危啊!”最終,在去往武漢的輪船上,楊闇公被捕。

審訊時,敵人用亂棍猛擊楊闇公的雙腿,強迫他下跪,他寧死不屈膝。特務問道:“難道你不怕死嗎?”楊闇公憤怒地說:“只有你們才怕死。你們也必然要死無葬身之地了。你們只能砍下我的頭,可絕不能絲毫動搖我的信仰。我的頭可斷,志不可奪!”敵人見陰謀詭計無法奏效,便在4月6日深夜將楊闇公秘密☆禁☆處死。

臨刑前,楊闇公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為阻止楊闇公繼續呼喊革命口號,敵人割去了他的舌頭,可他仍用鼻子哼斥,用眼睛怒視,用手指比畫。敵人繼而挖掉了楊闇公的雙眼,砍斷了他的雙手,最後還向他射出3顆子彈。楊闇公就這樣壯烈犧牲。

最後的子彈射向自己

李林

抗日民族女英雄、印尼歸僑李林(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女共產黨員李林是抗戰時期著名的歸國華僑英雄。1940年4月,日偽軍集中1.2萬兵力,對晉綏邊區進行“掃蕩”。26日,晉綏邊區特委、第11行政專員公署機關和群眾團體等500餘人被包圍。為掩護機關和群眾突圍,李林不顧懷有3個月身孕,率騎兵連勇猛衝殺,將日偽軍引開,她自己卻遭圍困。在腿部和胸部多處中彈負傷後,李林仍英勇抗擊,斃傷日偽軍6人。在被日偽軍包圍後,她用最後一發子彈射向自己的喉部,壯烈殉國,年僅25歲。

據統計,從1921年到1949年,在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犧牲的有名可查的烈士就達370萬。在世界政黨史很難找到,甚至說根本找不到還有哪一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為了信仰付出了如此慘烈的犧牲。370萬人這僅僅是有名可查的,可又有誰知道這片土地上到底埋葬著多少英烈!

這個驚人的數字,值得我們永遠紀念和緬懷。

……

你為什麼入黨?

“你為什麼入黨?”

我想這個問題對於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在你入黨的時候,你一定會被問到。這個時候你都在想些什麼呢?

我不知道大家在這個時候都是怎麼回答的……可是,陳岩石卻說:“我入黨是隊伍要打雲城的時候,我們團長做戰前動員,說不是共產黨員就沒有資格背炸藥包,參加尖刀班。我為了爭取到這個特權,我就入了黨。”

這是一個多麼簡單、純粹的入黨動機啊。這個入黨動機足以讓很多人深刻反思自己當年入黨時候的初心。

為什麼入黨?為了信仰!當年,無數個像陳岩石一樣的人拍著胸脯驕傲的對自己說。

戰爭年代,我們黨員爭搶的是背炸藥包,是前赴後繼去犧牲,這被視為“共產黨員的特權”。

如今,我們生活在物質豐裕、舒適安逸的新中國,不會有槍林彈雨帶來犧牲的危險,有了更多元化的價值追求。對於每一名已經或想要入黨的人,這個問題,也一樣是無可回避的靈魂叩問。

1

我大學的一個同學,是學院黨委書記的侄女,很優秀,卻在畢業保研時落選了。身居要職卻不幫侄女爭取機會,大家都覺得這位書記不可思議,書記卻說:什麼叫不可思議?升學考學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天大的事情,當個人利益和別人的利益衝突了,黨員本來就要作出犧牲和讓步,不然,憑什麼你是黨員?

我腦海閃過一個詞,叫正義凜然。有股正氣支撐的人大概都是威風凜凜百毒不侵的。我覺得我做不了這樣的人,但是我願意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我覺得這才是正能量的世界,才是我們都需要的世界。所以,我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

@南航徐川

2

我沒別的想法,就想把我姥姥他們這一輩人辛辛苦苦參加了兩次戰爭才解放的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強大。入黨,成為一名黨員,我驕傲,我自豪,至少在某些方面,我和我一直崇拜的姥姥也有了交集。

@老洋Laughing

3

如果每個人都只是考慮自己,那我們的民族就真的完了。我相信八千萬黨員,六百萬幹部,大部分應該是有追求的,不然我們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太華夜碧

4

六月,我即將成為一名預備黨員。入黨是我十幾歲起有的念頭,答案也很簡單,我就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就是熱愛這個黨!她有不足,走過彎路,但我就是想加入她,為這個國家的未來做一點什麼。位卑不敢忘國,如此而已。

@飛過天空

入黨,我真的不後悔!

陳岩石說:“後來,咱們前省委書記讓沙書記代表組織向我道歉的時候,我說道啥歉,有啥歉可道的,我當年不就是背著個炸藥包嘛,我現在就應該向組織伸手要官嗎?何況背炸藥包是我們黨員那時候才有的特權呐!是我自己爭取到的呀!當我虛報歲數入黨,拿到特權的時候我根本就沒有想到會活著回來,還會活到今天。比起犧牲的戰友,我真的幸福多了……”

▲抗戰老兵參加閱兵式

對於他們來說

活著

是生命最大的幸運

榮譽

是一生最高的追求

至於功名俸祿

對於經歷生死的人來說

只不過塵世浮雲

一個共產黨員該是什麼模樣?

爭“扛炸藥包”的特權,而不是放縱手中的權利。

甘願獻出生命的無畏,而不是貪圖生活的安逸。

不求功名利祿的清廉,而不是不擇手段的高升。

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而不是精打細算個人的得失。

我們都應該做一名像陳老一樣的黨員。

因為我們,以“人民的名義”。

作者:宗禾君

編輯:陸金路

值班: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