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心想當個好媽媽,別讓假育兒經害了你

科學育兒的大風刮起來以後,帶娃的田間地頭到處都能見到這樣的場景。

一個娃摔倒在地,跟在後面的家長若無其事也好,滿臉鼓勵也罷,大多都會擺擺手,搖搖頭,再來上一句共用臺詞:

「沒事沒事,不疼不疼,快自己站起來。」

這幅畫面,總讓我想起赤壁裡頭的林志玲。

艾瑪,串戲了。

這股風氣愈演愈烈,連好多以親生著稱的爺爺奶奶也未能倖免。

好幾次慢慢在外面摔倒,我去扶他,都遭到了陌生老太太的嚴厲批評:

「你這樣不行的呀,

會慣壞小孩子。」

「他自己又不是爬不起來,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

「你不去扶他他自己肯定會起來,這是在鍛煉孩子的獨立性。」

是的,像我那樣過去拉把手,屬於犯規動作,是要被紅牌罰下的。

可是我有點搞不懂,摔倒了不是應該首先看看孩子有沒有摔痛有沒有摔傷嗎?

要是摔倒的是你呢?如果老公在一邊只是大喊不疼不疼快自己站起來,聯手都不遞一下,你會不會覺得嫁了個假老公?

再說了,一個簡單的幫忙和關心,就能馬上聯想到慈母多敗兒,就能馬上能斷定孩子以後就會嬌滴滴的不獨立也不勇敢,還會動不動就拿哭要脅大人——

這是科學育兒嗎?這是育兒邪教吧。

更邪性的是醫院注射疫苗現場。

除了少數天賦異稟的,

大多數娃都免不了要哭一哭:

看見醫生舉起針筒被嚇得直哭,打完疫苗捂著胳膊疼得直哭,被滿屋子震天的哭聲帶動起來跟著哭。

這時我耳邊聽到最多的一句臺詞是:

「哎呀不疼不疼,一點都不疼。」

一般還會配上滿臉信誓旦旦的表情,態度十萬分的誠懇。

講真,每一次我都特別想問問,真的不痛嗎?你打過針嗎?

既然打過,那為什麼要睜著眼睛說瞎話?

不過好奇歸好奇,每一次理智都拉住了我,不然我哪裡還有命坐在這裡寫文章。

雖然沒有問出口過,但是我猜,這裡說不疼不疼的,和前面說沒事沒事的,應該是同一群人。

他們可能還會說:

「孩子不哭才能抱,哭了千萬不能抱,不能讓他認為哭就能達到目的。」

「你是男子漢啊,

動不動就掉眼淚,丟不丟人?」

「我那個時候想學點什麼都沒機會,現在條件這麼好,你有什麼好抱怨的?」

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兒,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去教會孩子堅強獨立勇敢,要讓孩子不掉淚不示弱不怕痛不怕苦,似乎如此才稱得上是一個對娃認真負責的好媽媽。

最近騰訊新聞搞了個視頻節目,叫做《@所有人》,之前在《演員的誕生》裡刷爆好評的小陶虹在片子裡分享了自己帶孩子的感觸,她說:

「我看過一本書,書上說要幾個小時喂一次奶,孩子哭的時候不能馬上抱……

我就站在門外,偷偷從門縫裡看,我看到她站在那兒哭,我突然覺得,那本書不是我想學的,(因為)那個不是我本然的對那個事情的態度。」

主持人問她,有一種理論說了,孩子是拿哭在要脅大人。

小陶虹說:

「我不這麼想,我覺得在她需要我安慰的時候,我沒有出現……

媽媽的最高職責是什麼,就是給孩子安全感。我覺得人生後面的挫折多的是,她可以慢慢長大了再去學。她在媽媽這兒得到的,就應該是港灣,就應該是安慰,就應該是最好的。」

看完簡直要給小陶虹瘋狂打call!!!

是的,如果孩子在我們面前,連淚都不讓掉,苦都不敢訴,痛都不讓喊,嬌也不許撒,

那我們還算哪門子媽媽?

媽媽是什麼人呢?

生慢慢的時候,婆婆陪我進的待產室。

婆婆面前,總有些不好意思,最開始我強作淡定,明明是初產婦,卻要把自己偽裝成經產婦的樣子。後來陣痛來得越來越快越來越猛,婆婆看我一臉齜牙咧嘴,跟我說:

「覺得疼就喊媽媽吧,喊了媽媽就不會疼得那麼厲害了。」

聽她這麼說,我心裡有十萬個為什麼,不知道陣痛跟“媽媽”有什麼關聯。

再看她一臉認真的樣子,我還是試了試。

一喊出媽媽,人立刻就軟下來了。

她甚至都不用出場,只要那一聲稱呼,我心裡的委屈難過和恐慌就全都湧出來,再也遮不住。

我也不用再逞強,喊一聲媽媽,好像就有一雙手撫摸過心頭,又生出一分力氣去等下一次陣痛來襲。

你看啊,媽媽不應該只是鋼鐵人,媽媽還應該有柔軟的手,溫暖的懷抱,就算不在身邊,也能在你心裡留下很多光。

而獨立勇敢也不應該只是逞強。

回避軟弱,壓制痛苦,都是需要心理能量的。回避壓制得越多,能量消耗得越多,人反而更容易失去力量感——硬邦邦的一層殼,稍微一敲就會碎。

真正獨立的人,一定能夠直視自己內心依賴的一面,真正勇敢的人,也肯定擁抱過那個軟弱的自己。

一個人能真正的做到這些,最大的可能,是因為他在年幼的時候,被最重要的人這樣對待過。

慢慢現在兩歲多,前些天他腦袋被門撞了一下。

他爹剛好在旁邊,聽到撞的那一聲不太含糊,趕緊問他,你疼不疼啊快來我看看。

他擺擺手,憋著哭腔強作冷靜問,我媽媽在哪裡?

看到我的那一刻,眼淚立刻湧出來,大哭著撲到我懷裡。

我知道他是真疼,他自己沒辦法處理,他那麼信賴我,只肯把最難過的一面給我看,是因為他心裡十分確定:

每一次自己需要的時候,媽媽都會抱住他。

每一次自己掉下來,媽媽都會接住他。

只顧著說不疼不疼沒事沒事,孩子的痛苦並不會消失,只會留他一個人痛苦。

自我有力量的孩子,會孤獨的面對自己的痛苦。

自我沒有力量的孩子,會把這份痛苦包裹起來,像父母否定自己一樣,去壓抑和排斥自己內心真實的一部分。

陪孩子笑的人有很多,孩子哭泣時會找的人,只有一個。

我會一直做這個人,直到他的內心慢慢的有力量,能夠去安撫自己,能夠去安撫對自己重要的人。

如果學習育兒理念和知識的最終結果,是要完全壓制母親的本能,那不學也罷。

如果哪個育兒專家告訴你,要習慣於去對抗自己心底的聲音,才是對孩子負責。

請不要相信他。

因為他們教你丟掉的,是一個媽媽,能給予孩子最珍貴的東西。

作者:懶媽,本碩臨床與應用心理學,本行做心理諮詢,後來進了早期家庭教育這個行當,家有慢慢小朋友兩歲六個月,全職至今,主攻方向是“如何一邊帶娃一邊偷懶”。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

最近騰訊新聞搞了個視頻節目,叫做《@所有人》,之前在《演員的誕生》裡刷爆好評的小陶虹在片子裡分享了自己帶孩子的感觸,她說:

「我看過一本書,書上說要幾個小時喂一次奶,孩子哭的時候不能馬上抱……

我就站在門外,偷偷從門縫裡看,我看到她站在那兒哭,我突然覺得,那本書不是我想學的,(因為)那個不是我本然的對那個事情的態度。」

主持人問她,有一種理論說了,孩子是拿哭在要脅大人。

小陶虹說:

「我不這麼想,我覺得在她需要我安慰的時候,我沒有出現……

媽媽的最高職責是什麼,就是給孩子安全感。我覺得人生後面的挫折多的是,她可以慢慢長大了再去學。她在媽媽這兒得到的,就應該是港灣,就應該是安慰,就應該是最好的。」

看完簡直要給小陶虹瘋狂打call!!!

是的,如果孩子在我們面前,連淚都不讓掉,苦都不敢訴,痛都不讓喊,嬌也不許撒,

那我們還算哪門子媽媽?

媽媽是什麼人呢?

生慢慢的時候,婆婆陪我進的待產室。

婆婆面前,總有些不好意思,最開始我強作淡定,明明是初產婦,卻要把自己偽裝成經產婦的樣子。後來陣痛來得越來越快越來越猛,婆婆看我一臉齜牙咧嘴,跟我說:

「覺得疼就喊媽媽吧,喊了媽媽就不會疼得那麼厲害了。」

聽她這麼說,我心裡有十萬個為什麼,不知道陣痛跟“媽媽”有什麼關聯。

再看她一臉認真的樣子,我還是試了試。

一喊出媽媽,人立刻就軟下來了。

她甚至都不用出場,只要那一聲稱呼,我心裡的委屈難過和恐慌就全都湧出來,再也遮不住。

我也不用再逞強,喊一聲媽媽,好像就有一雙手撫摸過心頭,又生出一分力氣去等下一次陣痛來襲。

你看啊,媽媽不應該只是鋼鐵人,媽媽還應該有柔軟的手,溫暖的懷抱,就算不在身邊,也能在你心裡留下很多光。

而獨立勇敢也不應該只是逞強。

回避軟弱,壓制痛苦,都是需要心理能量的。回避壓制得越多,能量消耗得越多,人反而更容易失去力量感——硬邦邦的一層殼,稍微一敲就會碎。

真正獨立的人,一定能夠直視自己內心依賴的一面,真正勇敢的人,也肯定擁抱過那個軟弱的自己。

一個人能真正的做到這些,最大的可能,是因為他在年幼的時候,被最重要的人這樣對待過。

慢慢現在兩歲多,前些天他腦袋被門撞了一下。

他爹剛好在旁邊,聽到撞的那一聲不太含糊,趕緊問他,你疼不疼啊快來我看看。

他擺擺手,憋著哭腔強作冷靜問,我媽媽在哪裡?

看到我的那一刻,眼淚立刻湧出來,大哭著撲到我懷裡。

我知道他是真疼,他自己沒辦法處理,他那麼信賴我,只肯把最難過的一面給我看,是因為他心裡十分確定:

每一次自己需要的時候,媽媽都會抱住他。

每一次自己掉下來,媽媽都會接住他。

只顧著說不疼不疼沒事沒事,孩子的痛苦並不會消失,只會留他一個人痛苦。

自我有力量的孩子,會孤獨的面對自己的痛苦。

自我沒有力量的孩子,會把這份痛苦包裹起來,像父母否定自己一樣,去壓抑和排斥自己內心真實的一部分。

陪孩子笑的人有很多,孩子哭泣時會找的人,只有一個。

我會一直做這個人,直到他的內心慢慢的有力量,能夠去安撫自己,能夠去安撫對自己重要的人。

如果學習育兒理念和知識的最終結果,是要完全壓制母親的本能,那不學也罷。

如果哪個育兒專家告訴你,要習慣於去對抗自己心底的聲音,才是對孩子負責。

請不要相信他。

因為他們教你丟掉的,是一個媽媽,能給予孩子最珍貴的東西。

作者:懶媽,本碩臨床與應用心理學,本行做心理諮詢,後來進了早期家庭教育這個行當,家有慢慢小朋友兩歲六個月,全職至今,主攻方向是“如何一邊帶娃一邊偷懶”。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