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頸椎骨質增生就是頸椎病嗎?

說到頸椎病,首先看一組資料:

早前,有研究表明我國頸椎病患者接近2億

我國每年用於頸椎病治療的費用高達5億元

近期,有抽樣調查顯示:我國門診體檢人群頸椎病檢出率高達64.52%。

早在21世紀初,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全球十大頑症"中,頸椎病名列前茅(第二)。

頸椎病的多發使得很多人逐漸開始關注頸椎健康,但是不幸的是,即便如此,我國頸椎病的現狀還是呈現“一高一低”。“一高”是指得頸椎病的人數越來越高;“一低”則是指頸椎病患者平均年齡越來越低。

頸椎病的越來越普遍,對於頸椎病的關注也越來越多,但是網路普及使得很多人在出現症狀之後不去醫院看病,反而是在網路上搜尋相關內容。

不幸的是,目前網路上關於頸椎病的內容良莠不齊。很多“半吊子”看了專業醫生寫的相關科普文章之後斷章取義截取部分片段通過自媒體傳播導致很多人對於頸椎病存在諸多誤解,比如經常有患者詢問:醫生,

我做了檢查,醫生說有頸椎骨質增生,網上頸椎骨質增生就是頸椎病的言論,到底是不是啊?

頸椎骨質增生即俗稱為骨刺,又稱骨贅,是指骨關節邊緣上由於長期慢性損傷引起瘢痕組織增生導致產生鈣質沉著變成骨質而形成。 頸椎骨質增生是中老年時期骨關節的生理性退行性變化。

有的朋友在影像學檢查之後在報告單中看到頸椎骨質增生就認為是頸椎病,事實上,只憑藉頸椎骨質增生並不能確認是不是頸椎病。即便影像學檢查顯示“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突出”如果患者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的話,依據不能診斷為頸椎病,

影像學檢查和患者臨床症狀表現,在頸椎病的診斷中缺一不可!

所以,希望患者瞭解兩點:一、頸椎骨質增生並不意味著頸椎病;二、網路上關於醫學的資訊最好能找專業的網站瞭解(好大夫、尋醫問藥等),但是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能去醫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