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私企和國企到底誰好?關鍵要看35歲之後,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人生三大階段:求學、工作、養老。尤其以第二階段最為重要,求學是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工作才能讓你更好的養老。而且那些在求學階段表現不好的人有很大機會在人生第二階段完成追平甚至反超,

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那麼關於選擇,尤其是國企和私企的選擇到底哪個更好呢?

為什麼要說關鍵在於35歲之後

以本科畢業為例,大多數人都會在23歲左右完成人生的求學階段,讀研和再教育只是小部分。而職業生涯的前五年最為關鍵,

因為這個時候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不確定以後的工作方向、不確定以後的工作性質、不確定以後的工作單位。換工作、辭職、跳槽、轉行大都在這前五年。你來到了28歲,在一個地方站穩了腳跟,也來到了人生最輝煌的時刻年輕的身體加上工作藍圖的清晰,經過幾年的奮鬥就來到了35歲。

35歲你真正進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獨生子女家庭的你要養四位老人還有在現有社會下高額的教育成本和時間成本。而且你不在年輕了,精力慢慢下降,這時候你更需要的是穩定或者高收入。

可以說三十而立已經不適合現代人了,現代人無論壽命還是求學期都要長,35歲才是而立之時。

國企的優勢在於35歲之後

國企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定。穩定的讓人羡慕又讓人害怕,如果你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那你會無比幸福,規則的作息時間,標準的制度和穩定的收入。如果你是一個有想法的人那你會有些躊躇滿志,擁擠而排隊的晉升機制,有時候資歷和資源比能力更重要。

35歲之後,你經過十多年的論資排輩和積累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不用擔心被開除。一定的地位加上穩定的作息使你有時間陪伴家人和解決其他事情。

私企的劣勢在35歲之後

沒錯在更加注重效益的私企你的能力會得到完美的體現,

誰行誰上。看能力、工資高這是私企的標誌。35歲之前你都得心應手,因為你年輕。35歲之後不再年輕的身體和日益繁瑣的家務事拖累的你更加憔悴,如果工作十幾年你還沒混到領導層,那就慘了。你覺得你資歷高應該拿更多的錢,可公司覺得你精力弱還想拿更多的錢,隨時可能被開除華為也是如此。

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方向不對,越努力死的越快。私企國企本質上沒有誰好誰壞只有適不適合,有時候你最不瞭解的就是自己,多瞭解一下自己在做決定。

有時候你最不瞭解的就是自己,多瞭解一下自己在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