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小白背後不一樣的行銷邏輯

第一個點:產品端-產品是行銷的發起點。也就是說你的產品在做的時候,

應該把他當成一個自媒體,他的整個的展示絕對不僅僅是為了好看。

第二點:將瓶身和包裝作為超級自媒體。

第三點:沒有二次傳播的廣告都是耍流氓。他其實主要是講主要我們在做我們的產品,在做我們的廣告的時候都要想一想,

我如何能夠讓我的目標客戶進行轉發,如何能夠讓他自發的轉發,而不是說簡單的讓你轉發之後給你十塊錢紅包,顯然不行,你可以利用一些人性的弱點,可以利用人的社交的需求,比如社交貨幣的這種需求去給他設計一些可以讓他自動轉發的一些東西。很多人在去做產品的時候,只是在尋求好不好看,考慮的點比較簡單,比較單一,就是說這一點,需要大家去完善的。

第四點:讓產品產生情感連結。因為他們是種表達瓶,你就會有情感和這個產品產生連接,它是一種表達的載體,它遠遠高於那個酒,相同的手法還有一個好像是蒙牛的吧,潘瑋柏和吳昕在網上鬧的很熱很熱很熱,很多人都說他們談戀愛了,

就是源於一個節目叫我們相愛吧,江蘇衛視,播了一個節目,在七夕的時候做了一個廣告,就是那個暢輕,是一個牛奶的飲品,也是表達瓶,把你的話可以寫的那個瓶上面,把那個瓶子給你想愛的人,給你的另一半。其實是一樣子的邏輯,然後七夕的時候在南京地鐵上做了一次非常大的廣告,然後很多很多人甚至坐高鐵去南京,然後去拍,拍了之後發朋友圈,很多人合影,
甚至很多媒體都去報導,很多人都在用這種方式,而且效果非常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