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孕婦生完孩子後,多久才會來“大姨媽”?分這3種情況

月經是進入青春期後女性每月來一次的例假,是發生在有生育能力女性身上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月經來臨是有週期性的,正常情況下,每個月都會來月經。在生了孩子以後,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月經恢復並絕對沒有固定的時間,因此產後來月經的時間會因人而異。

1、根據子宮內膜的組織形態來推測,可能在產後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而一旦排卵,且沒有受精現象的話,就會有子宮內膜脫落的現象。

一般情況下,如果媽媽沒有餵奶,

月經通常在產後6至8周內會來。沒有哺乳的產婦,有40%在產後6周恢復排卵,如果發生沒有避孕的性行為,就有可能會懷孕。

2、如果是母乳餵養,由於女性在產後還擔負著餵奶的重任,身體汲取的營養也大部分轉化為奶水給了寶寶。加上產後帶孩子勞累過度沒有休息好,

所以這類女性,一般在產後4-6個月月經就來了。

除此之外,也有些女性孕前身體就比較虛弱,產後恢復也不理想,這種情況下,月經有可能在一年以上才會光臨。

3、如果在產後發生沒有避孕的性行為,而又正好在排卵期,會再次懷孕,也就不會來月經了。

總之,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加上產後調理不當,生完孩子多久來月經的時間每個人都會有一定差異的。

一般來說,恢復的時間有早有晚,早的可在滿月後即來月經,晚的要到寶寶1歲後才恢復,在這個範圍內都是正常的,所以不用太擔心。如果時間持續較長,建議到醫院詳細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進行針對性調理治療。

產後應該怎麼調理比較好?

1、飲食均衡營養,

睡眠充足。如果是自然分娩,飲食上保持均衡即可,基本沒有特別多禁忌。可以多吃新鮮蔬果、優質蛋白,注意休息,保障營養和睡眠都充足。

2、定時進行小便。因為分娩時會刺激膀胱,有些孕婦生產完後,可能會出現膀胱麻痹,而感覺不到尿意,也不會想要解小便。所以產婦不要等到尿急才去,定時解小便,可以預防產後疾病的發生。

3、不要刻意地“捂”。很多老一輩都認為,孕婦生完孩子就不能吹風,

一定要“捂”,但是因為產婦生完孩子,可能會出褥汗,不及時散熱,導致體溫超過38度,就要去看醫生了。

4、做好清潔。前面也提到,生完孩子,很多產婦會出現多汗的情況,所以做好清潔是有必要的。現代醫學提出,孕婦產後洗頭、洗澡和刷牙都是可以的。只是在洗澡時需注意,順產媽媽,可以選擇淋浴或者坐在盆中坐浴,剖腹產媽媽,可以先用保鮮膜保護好傷口,然後淋浴。當然,洗完之後一定要及時擦乾身體,別著涼了。

5、產後堅持哺乳。孕婦產後,一開始母乳可能沒有太多,最好是讓寶寶多吮吸,這樣才有利於產奶。另外母乳餵養,有利於促進產後恢復,還能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發生概率。

6、不要“坐”月子,要適當活動。產後長期臥床不動,會增加靜脈血栓形成風險,所以在產後休養時,一定要起床適當的活動活動。

只是在洗澡時需注意,順產媽媽,可以選擇淋浴或者坐在盆中坐浴,剖腹產媽媽,可以先用保鮮膜保護好傷口,然後淋浴。當然,洗完之後一定要及時擦乾身體,別著涼了。

5、產後堅持哺乳。孕婦產後,一開始母乳可能沒有太多,最好是讓寶寶多吮吸,這樣才有利於產奶。另外母乳餵養,有利於促進產後恢復,還能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發生概率。

6、不要“坐”月子,要適當活動。產後長期臥床不動,會增加靜脈血栓形成風險,所以在產後休養時,一定要起床適當的活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