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面屏時代的清流 索尼Xperia XA2 Ultra圖賞

「Xperia XA」系列作為索尼移動的中端產品線,一直飽受年輕消費者的追捧。

相比於索尼的旗艦機來說,索尼剛剛發佈的Xperia XA2 Ultra擁有相對便宜的價格、更出色的自拍表現、更大的顯示幕等特點,這剛好符合時下年輕用戶的痛點需求。索尼Xperia XA2 Ultra共擁有藍、黑、金、銀四色四種配色可選,出廠搭載最新的Android O作業系統,售價2999元。

索尼Xperia XA2 Ultra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塊頭’,

索尼用“Ultra”(極端的)一詞來描述這款手機非常貼切,它的很多特性均顯得有些背離當下的主流市場,比如6英寸的傳統比例顯示幕、超大廣角自拍鏡頭、前置閃光燈等等。正因為這些特性,索尼Xperia XA2 Ultra對於喜歡大視野、愛自拍的用戶有著特殊的吸引力。權衡之下,屏占比、重量、機身三圍等方面也就不得不做些讓步了。

寬闊的顯示視野一直以來都是絕大多數用戶對於手機的基本訴求,所以智慧手機才會從最初的2.4寸屏逐漸擴大到6.0寸,甚至更大。在追求顯示視野的同時,行業中衍生出了全面屏設計。

可當下全面屏手機中的絕大多數,只是套了一個18:9比例螢幕的行銷外殼。至於所謂的‘真·全面屏’手機要麼自拍時需要旋轉手機,要麼弄個“劉海”,大大降低了觀影時的體驗。這些廠商在追逐屏占比的同時,也犧牲了一定程度的用戶體驗。

18:9比例的顯示幕在近一年多的時間裡剛剛興起不久,

表面來看更長的螢幕能帶來更寬闊的顯示視野,但其實也不儘然。當下不少影視內容仍為16:9比例,例如各大直播平臺中、各大視頻軟體中的電視劇、綜藝節目等等。對比我近期的主力機iPhone X來說,在觀看這些內容時,它總會出現煩人的‘大黑邊’,我若是選擇強制拉伸,畫面便會失真;選擇強制全屏,又會出現切頭、切尾的現象,清晰度也會有所降低。

此外,螢幕尺寸是按螢幕的對角線長度來計算的,並非形容螢幕的面積。因此,同為6英寸,索尼Xperia XA2 Ultra的螢幕面積要高於18:9比例的全面屏手機,在流覽圖片或觀看影片時,視覺效果會更為震撼。

Xperia XA2 Ultra的機身三圍是:163×80×9.5mm,而5.5寸屏的Xperia XZ Premium機身三圍是:156×77×7.9mm,相比之下,兩者的機身大小差異並不明顯。Xperia XA2 Ultra之所以能夠將6寸屏置入如此有限的內部空間,這得益于有意收窄的‘下巴’和更窄的螢幕邊框。

為了能更好的迎合手掌的握持,Xperia XA2 Ultra機身背部採用了拱形設計,輕微揚起的弧形可以與中框達成更自然的銜接,這種做法的好處是能讓機身表面與手掌的接觸面積更大,從而分攤機身壓力,令手機不那麼壓手。

所以,我對索尼Xperia XA2 Ultra的印象是,剛一上手感覺很沉,可一旦用起來,就覺得最初的‘壓手感’並未延續到使用當中,整體手感還算不錯。

本文素材均來自互聯網,感謝原創作者的付出!!!

Xperia XA2 Ultra的機身三圍是:163×80×9.5mm,而5.5寸屏的Xperia XZ Premium機身三圍是:156×77×7.9mm,相比之下,兩者的機身大小差異並不明顯。Xperia XA2 Ultra之所以能夠將6寸屏置入如此有限的內部空間,這得益于有意收窄的‘下巴’和更窄的螢幕邊框。

為了能更好的迎合手掌的握持,Xperia XA2 Ultra機身背部採用了拱形設計,輕微揚起的弧形可以與中框達成更自然的銜接,這種做法的好處是能讓機身表面與手掌的接觸面積更大,從而分攤機身壓力,令手機不那麼壓手。

所以,我對索尼Xperia XA2 Ultra的印象是,剛一上手感覺很沉,可一旦用起來,就覺得最初的‘壓手感’並未延續到使用當中,整體手感還算不錯。

本文素材均來自互聯網,感謝原創作者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