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關鍵打好三大攻堅戰

2018年中國GDP增速預測

中國小康網訊 特約記者 武琪 剛過去的2017年,

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提氣的“年報”,顏值高、活力足、胸懷廣:經濟增速一枝獨秀,就業目標超額完成,企業景氣度創新高,“一帶一路”引領全球治理格局演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一年內4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我們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未來,中國經濟將呈現怎樣的輪廓?且行且見證。

新舊動能“大接替”

2017年初,記者在採訪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時,他用“大相變”預示當年的經濟形勢。今年年初,當記者問到,新一年的經濟形勢如何概括時,他用了“大接替”三個字。談及原因,他表示,“從統計局公佈的資料來看,新動能的增長速度很快,

而舊動能增速較慢,甚至是負數。在舊動能體量大、存量大,增速為零甚至為負數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仍然能夠保持6.9%的中高速發展,得益於新動能的快速發展。”例如服務業、先進製造業、中高端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新動能,正以高於經濟總體增速兩倍,甚至更多倍的增速發展。“可以說在2017年,中國經濟實現了新舊動能的大接替。”

經歷轉型升級的砥礪磨合,中國經濟已明顯進入新時代。

從經濟地理角度來看,長期以來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把中國廣袤的國土串連成為一個緊密的經濟圈;從人口結構來看,隨著新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農村人口的生活更加現代化;從產業經濟來看,服務業成為第一拉動力;從全國區域經濟角度來看,中西部區域經濟正蘊含新動能。

賈晉京分析認為,“這實際上表示中國經濟正在朝著更加充分、平衡的方向發展”,

“這些都是中國經濟的轉變,工業與服務業的悄然變化與反覆運算,並非意味著工業不重要,而是越來越體現出向中高端升級的態勢,受到服務業這一需求拉動的表現。”

採訪中,賈晉京特別強調,“在世界經濟發展前沿的領域,例如移動支付、人工智慧,中國正走在世界前列,一大批產業集群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這都是中國經濟的重要變化。”中國,這個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國度,

在技術的推廣和普及中,由“跟跑者”變為“領跑者”,正在引領世界發展。

此外,基於長期研究與觀察,賈晉京指出,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總需求不足,西方仍在用“再泡沫化”的方式維持供給側的局面。中國一方面通過消費結構轉型升級進一步釋放出新增總需求,另一方面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了生產方式。在世界經濟中,中國對總需求和總供給做出了巨大貢獻。

迸發的中國力量 自信的大國風範

概括如今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用了這樣五個關鍵字:中國力量、中國方案、中國榜樣、中國動力、中國風範。

一是中國力量。近年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快速增長,GDP已從2012年的8.6萬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11.2萬億美元,中國經濟占全球經濟的比重已從2012年的11.4%上升到2016年的14.8%,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貨物出口國、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國和最大外匯儲備國。

二是中國方案。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2017年5月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目前中國已和7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定,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投資建設了56個園區。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3億美元,占同期對外投資總額8.5%。這是中國向全世界提供的公共品。

三是中國榜樣。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中國也正在承擔越來越多的國際責任。到2020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全國零貧困,這是中國為世界減貧事業做出的重大貢獻。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但中國表示將繼續履行在《巴黎氣候協定》中的承諾,堅定不移地維護多邊體系和來之不易的全球共識,彰顯出大國的責任和擔當。

四是中國動力。近年來,中國在經濟、科技、國防及綜合國力等方面實現了快速發展,在高鐵、核電、互聯網、電子商務、智慧支付、共用經濟等領域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五是中國風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宣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中國的倡議和做法是站在人類道德、道義的制高點,順應時代潮流的大國胸襟,這和關起門來搞孤立主義、封閉主義、保守主義、本國優先是完全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處事風範。

2018關鍵打好三大攻堅戰

“世界經濟已經處於新一輪發展的起點,全球的需求在明顯上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分析認為,在2016年以前的五年時間裡,全球的貿易、投資的增長低於經濟增長,2017年世界貿易的增長可能和經濟增長持平。“我可以說未來十年是值得期待的黃金發展十年,是充滿機遇的十年。”

那麼,中國經濟何去何從呢?徐洪才曾在2017年年末的一次演講中稱,新的時代背景下,國內產業政策轉型調整要順勢而為,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首先要尊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客觀規律,圍繞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實施政策引領;其次要堅持市場化的發展方向,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從而培育一個微觀主體有活力、市場機制有效率、宏觀調控有動力的現代化經濟體制。”

徐洪才預測,2018年經濟工作有三大攻堅戰,一是脫貧攻堅,二是防控風險,三是生態環保。

賈晉京預測人工智慧、戰略性新興產業、移動支付等是值得投資的熱點領域,此外,他還特別提到了清潔能源中的天然氣。他說,“當前全球天然氣都在漲價,而且從提升供給能力空間角度,例如修建管道設施等方面,天然氣值得注意。”

此外,長期角度來看,北京大學發佈《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7:新常態下的增長動力及其轉換》稱:在改革持續推進、社會總體穩定的情況下,未來中國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未來五年平均增速在6.5%左右。預計2023年左右,中國人均GDP將超過12500美元的國際分界線,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為高收入國家。2029年前後,我國GDP規模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我國占全球經濟份額也將持續提升,2049年達到約26.9%,接近1820年的32.4%這一歷史巔峰水準。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報導)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8年2月上旬刊

迸發的中國力量 自信的大國風範

概括如今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用了這樣五個關鍵字:中國力量、中國方案、中國榜樣、中國動力、中國風範。

一是中國力量。近年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快速增長,GDP已從2012年的8.6萬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11.2萬億美元,中國經濟占全球經濟的比重已從2012年的11.4%上升到2016年的14.8%,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貨物出口國、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國和最大外匯儲備國。

二是中國方案。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2017年5月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目前中國已和7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定,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投資建設了56個園區。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3億美元,占同期對外投資總額8.5%。這是中國向全世界提供的公共品。

三是中國榜樣。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中國也正在承擔越來越多的國際責任。到2020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全國零貧困,這是中國為世界減貧事業做出的重大貢獻。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但中國表示將繼續履行在《巴黎氣候協定》中的承諾,堅定不移地維護多邊體系和來之不易的全球共識,彰顯出大國的責任和擔當。

四是中國動力。近年來,中國在經濟、科技、國防及綜合國力等方面實現了快速發展,在高鐵、核電、互聯網、電子商務、智慧支付、共用經濟等領域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五是中國風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宣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中國的倡議和做法是站在人類道德、道義的制高點,順應時代潮流的大國胸襟,這和關起門來搞孤立主義、封閉主義、保守主義、本國優先是完全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處事風範。

2018關鍵打好三大攻堅戰

“世界經濟已經處於新一輪發展的起點,全球的需求在明顯上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分析認為,在2016年以前的五年時間裡,全球的貿易、投資的增長低於經濟增長,2017年世界貿易的增長可能和經濟增長持平。“我可以說未來十年是值得期待的黃金發展十年,是充滿機遇的十年。”

那麼,中國經濟何去何從呢?徐洪才曾在2017年年末的一次演講中稱,新的時代背景下,國內產業政策轉型調整要順勢而為,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首先要尊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客觀規律,圍繞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實施政策引領;其次要堅持市場化的發展方向,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從而培育一個微觀主體有活力、市場機制有效率、宏觀調控有動力的現代化經濟體制。”

徐洪才預測,2018年經濟工作有三大攻堅戰,一是脫貧攻堅,二是防控風險,三是生態環保。

賈晉京預測人工智慧、戰略性新興產業、移動支付等是值得投資的熱點領域,此外,他還特別提到了清潔能源中的天然氣。他說,“當前全球天然氣都在漲價,而且從提升供給能力空間角度,例如修建管道設施等方面,天然氣值得注意。”

此外,長期角度來看,北京大學發佈《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7:新常態下的增長動力及其轉換》稱:在改革持續推進、社會總體穩定的情況下,未來中國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未來五年平均增速在6.5%左右。預計2023年左右,中國人均GDP將超過12500美元的國際分界線,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為高收入國家。2029年前後,我國GDP規模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我國占全球經濟份額也將持續提升,2049年達到約26.9%,接近1820年的32.4%這一歷史巔峰水準。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報導)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8年2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