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股市歷史性暴跌,其實是因為經濟變好?

當地時間2月5日,美國三大股指集體遭遇暴跌,一夜之間市值蒸發1.25萬億美元,引發全球市場的恐慌。美國的“黑色星期一”再現,無疑給了眾多投資者一記當頭棒喝,連白宮都不得不緊急回應,

以安撫情緒。那麼這一次股指“大跳水”究竟因何而起,局面會變得更糟嗎?

全球股市應聲下跌

截至5日收盤,道鐘斯工業指數下跌1175點,跌幅達4.5%,報24345.75點,創下2011年8月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下跌4.1%,報2648.94點,同樣創下2011年8月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8%,

報6967.53點。用來衡量市場恐慌程度的VIX指數飆升115.60%,觸及自2015年8月份以來的新高。此外,由於此次暴跌,2018年以來市場的全部漲幅,甚至是2017年的部分漲幅,都已被全部抹去。

而在美國的“引領”下,包括歐洲斯托克50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在內的歐洲股市全線下跌。澳大利亞股指在開盤時就受到影響一路走低,其中S&P/ASX200指數下跌2.7%,Charles Schwab理財公司分析師Ben Le Brun忍不住吐槽稱“這就是一場大屠殺”。

亞洲股市6日開盤後,同樣一路低開,日經225指數週二收盤下跌4.7%,報21610.24點;日本東證股價指數週二收盤下跌4.4%,報1743.41點。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下跌2.3%。香港恒生指數下跌近5%,創下2016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滬指截至午間休盤跌2.15%,深成指跌2.77%,創業板跌2.71%。

針對美國股市的這次巨大波動,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作出回應聲明稱:“總統關注的是長期經濟基本面,我們的基本面依然非常強勁,美國的經濟增長轉強,失業率處於歷史低點,勞工薪資增加。”她還強調減稅政策和監管改革將進一步增強美國經濟,“繼續為美國人民帶來繁榮”。

造成這一局面的罪魁禍首是……

白宮的解釋給出了美國經濟利好暗示,但根據部分專家分析,正是因為勞動力市場趨好等“好消息”,

造成了這次股市動盪。美國勞工部于本月2日公佈1月份就業報告,顯示非農就業新增職位20萬個,多過預期18萬個,失業率維持4.1%,工資增長2.9%,高過預期2.6%,為近8年半最高增速。而顯著的薪資增長,很可能帶動通脹率上漲。

上周,美聯儲利率設置委員會成員Robert Kaplan就曾表示,

如果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且工資不斷上漲,那麼美聯儲就應該在今年將基礎利率上調0.75個百分點。“今年我們會感受到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壓力,我認為美聯儲除了循序漸進地進行調整之外,也應該有意進行相關的舉措。”早在2017年12月,美聯儲已經公佈了加息時刻表,表明將於2018年內進行3次加息,不過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央行可能在此基礎上多進行一次加息行動。投資諮詢公司Cresset Wealth首席投資官Jack Ablin認為,此次股市波動“一部分是源於對利率調整的擔憂,一部分是源於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上任,另一部分則是源於市場對基本面的高估”。

不過,許多分析師認為股市的反彈和動盪是正常現象。金融諮詢公司Bankrate首席金融分析師Greg McBride評論稱:“市場現在已經沉迷於低利率所帶來的好處,而全球央行也在不斷往金融系統注入資金。不過,隨著全球經濟形勢變好,利率就會相應提升,而來自央行的激勵舉措也將隨之減少。所以投資者們才要發洩一下自己的壞情緒,倒不是因為市場有任何問題。”

“拋售股票的行為其實是反應了利率環境要比預期的更好。”加拿大盈豐財資市場(CMC Markets)分析師Michael McCarthy表示,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投資者們開始拋售股票,轉而投資債券等能帶來更高收益的金融產品。標普全球市場智庫(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投資經理Erin Gibbs也認為,此次崩盤並不意味著經濟崩潰,也不是因為投資者擔憂市場不景氣,“我們其實是擔憂市場發展高於我們預期並且需要我們對此進行重新評估。”

市場情報公司IHS Markit首席美國經濟學家Joel Prakken表示,這次的股市動盪還不足以讓他對經濟形勢產生懷疑,他預計今年人們會遭遇到更多類似這樣的股市波動,因為這是市場應對通貨率上漲的自然反應,“人們只是還不習慣這一切而已”。

此次股市波動“一部分是源於對利率調整的擔憂,一部分是源於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上任,另一部分則是源於市場對基本面的高估”。

不過,許多分析師認為股市的反彈和動盪是正常現象。金融諮詢公司Bankrate首席金融分析師Greg McBride評論稱:“市場現在已經沉迷於低利率所帶來的好處,而全球央行也在不斷往金融系統注入資金。不過,隨著全球經濟形勢變好,利率就會相應提升,而來自央行的激勵舉措也將隨之減少。所以投資者們才要發洩一下自己的壞情緒,倒不是因為市場有任何問題。”

“拋售股票的行為其實是反應了利率環境要比預期的更好。”加拿大盈豐財資市場(CMC Markets)分析師Michael McCarthy表示,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投資者們開始拋售股票,轉而投資債券等能帶來更高收益的金融產品。標普全球市場智庫(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投資經理Erin Gibbs也認為,此次崩盤並不意味著經濟崩潰,也不是因為投資者擔憂市場不景氣,“我們其實是擔憂市場發展高於我們預期並且需要我們對此進行重新評估。”

市場情報公司IHS Markit首席美國經濟學家Joel Prakken表示,這次的股市動盪還不足以讓他對經濟形勢產生懷疑,他預計今年人們會遭遇到更多類似這樣的股市波動,因為這是市場應對通貨率上漲的自然反應,“人們只是還不習慣這一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