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對,今天立春,但是有些知識你還是沒記住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朱自清的這篇散文《春天來了》又在我們耳邊響起。經歷過那麼多春天,你是否對春天的知識真的瞭解了?

今年的立春時間為2017年2月3日23時34分01秒,農曆 丁酉年正月初七,星期五,春節後是戊戌年。

“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來了,意味著冬天結束。

立春的習俗

1.迎春、演春

我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于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

俗稱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

2.踏春

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3.咬春

立春時要吃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咬春吃春捲。其實咬春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用蔥、蒜、椒、薑、芥等調和而成,

作為就餐的調味品。

4.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立春之日民間習俗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

5.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打春。盛行于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

除了黃曆上有春牛圖外,各地年畫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圖,作為春節期間的吉祥圖。

立春之後記得要吃這些

韭菜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炒綠豆芽或豆腐乾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但提醒胃不好的人應少吃。

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

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蜂蜜

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紅棗

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可以適當吃甜食。

春芽

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說要“食歲穀”,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髮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等。

以養脾氣。”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可以適當吃甜食。

春芽

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說要“食歲穀”,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髮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