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胡同裡的春天

我小的時侯每到開春以後,胡同裡又開始熱鬧起來了,

先串胡同吆喝的是;賣大小金魚兒咧!挑著擔子賣小金魚兒的,擔子一頭兒是盛小金魚的木盆,另一頭兒筐裡裝的是玻璃魚缸,後來賣小金魚兒的還代賣哈蟆咕嘟兒,也就是小蝌蚪,據老人講喝哈蟆咕嘟兒小孩子去一冬的心火的,我小時侯家長給孩子買哈蟆咕嘟兒的挺多,喝!你買一碗的、她買一碗的,不大一會空夫哈蟆咕嘟全賣完了,小金魚兒倒沒賣出多少條去,
後來賣小金魚兒的都代賣哈蟆蛄嘟兒了。

賣小金魚兒的過去後,就來了一個賣毛雞蛋的老者,老者有近七十歲的樣子了,鬍子全白了,胳膊上挎一竹筐子,一邊走一邊吆喝:毛雞子兒咧、臭雞蛋咧!一分錢一個便宜咧!我小時侯的發孩兒們都吃過老者賣的毛雞子兒和臭雞蛋,

那時侯的孩子們肚子素啊!吃起來好香啊!

緊跟著是一賣[雲豆餅]的來了,是一黑臉膛的中年漢子,也挎一筐子、筐裡一塊乾淨白布上是煮熟了的大雲豆,還有拍雲豆餅的小塊白布和花菽鹽的鐵筒兒,這主兒不怎麼愛吆喝,可時間一長了都知道他是賣雲豆餅的,一般的買主兒都是像我一樣大的小孩子,給一分錢他用小塊布抓一把雲豆放在手裡一拍,

就成一塊雲豆餅了,再撒上花菽鹽,吃在嘴裡那叫美啊!住在朝陽門裡各條胡同裡的孩子們大都都吃過他賣的雲豆餅,我估計現在的孩子們不知道什麼是雲豆餅吧!

再過一陣子胡同裡就來了耍猴兒的、北京人叫耍猴兒立子的,一般都是在南水關38號院外空場和鼓手胡同小空地兒耍,耍猴兒人一敲鑼就把胡同裡大人和孩子們招來了,先是讓猴兒翻跟頭,然後讓猴兒自己開箱子拿各種[鬼臉兒]戴在臉上,

然後進行表演,表演完了猴兒給大家行禮、為的是向大家要錢,小孩子一般不給錢,都是大人們給個五分或一毛的。

到了下午又來了一耍布人兒的,北京人叫耍[無丟丟]的,道具是一根粗竹杆上有一小房子似的表演用的小布簾兒,

小房子底下是一圈兒近一米長布簾兒,耍布人兒的鑽進去表演、手拿各種布人兒模仿各種人物說話,有的學的維妙維肖的、引得大人孩子們的一陣陣的大笑聲。

那時侯開春的時侯孩子們時興抖空竹玩兒,那時侯買空竹一般都到東四牌樓去買,最好的空竹是九響兒一悶兒的、品牌最好的是[真久記]最好,因為做工好聲音最為響亮,我們胡同孩子抖空竹最好的要屬穆家老四和肇家大為,他們倆個能用雙扣兒抖空竹,而且不磁繩、所以抖起的空竹聲音最響亮,我就是在那時侯學會抖空竹的,現在年過花甲了抖起空竹來還跟玩兒似的,外孫子在旁邊看了好羨幕啊!

那時侯胡同裡大人們也有自己的愛好,愛好最多的是養鴿子,像南水關北口的一個叫大麻子的專養[班點兒]和樓鴿,東苦水井的叫小老禿兒的專養[點子][鐵膀]等鴿子,南水關24號院的餘小手養的鴿子就屬雜牌兒了,他養的鴿子什麼都有,每天放飛鴿子時、輪撥兒的在蘭天白雲下飛翔,有時還在朝陽門城樓上飛翔,再加上鴿子哨兒的聲音,真是又好看又好聽啊!好一派太平景像啊!

到了下午三、四點鐘又有放風箏的了,南水關27號有一叫菜張的糊的風箏叫[黑鍋底]的,是個兒大又結實風箏放起來真有一種陽剛之美呢!有時菜張的風箏放到晚上時,還往風箏線上續一紅燈籠往上飛,在空中格外醒目、煞是好看呢!

東苦水井的小老禿兒也放起了自己的特色風箏[小孩兒打雨傘],這種風箏是用綢子做的,傘是黃色的、小孩兒衣服是紅色的、褲子是綠色的,放在空中有一種特殊味道的溫抒之美!每當這時侯圍在小老禿兒旁邊觀看放風箏的人不下一二十個人呢!放鳳箏的人和觀看的人都是一種莫大的精神享樂啊!

我的一些發孩兒們看大人放風箏非常眼熱,小孩子不會糊風箏,就糊起了[庇簾兒],要說糊[庇簾兒]得說穆老四糊的好、他用一小塊高粱紙和細竹劈子糊成[簾庇兒]底下粘兩根長紙條,就糊成了,用幾十米小線繞在一竹框子上,然後就把[庇簾兒]放起來了,有時侯放的還挺高呢!有一次我和他一起放[庇簾兒]玩兒,荷!都放到朝陽門城樓頂上還挺高呢!圍觀的大人們無不讚歎道:老四的[庇簾兒]糊的真好啊!

兒時胡同裡春天真好,我永遠難忘……

(文字轉自新浪博客:金剛子)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他們倆個能用雙扣兒抖空竹,而且不磁繩、所以抖起的空竹聲音最響亮,我就是在那時侯學會抖空竹的,現在年過花甲了抖起空竹來還跟玩兒似的,外孫子在旁邊看了好羨幕啊!

那時侯胡同裡大人們也有自己的愛好,愛好最多的是養鴿子,像南水關北口的一個叫大麻子的專養[班點兒]和樓鴿,東苦水井的叫小老禿兒的專養[點子][鐵膀]等鴿子,南水關24號院的餘小手養的鴿子就屬雜牌兒了,他養的鴿子什麼都有,每天放飛鴿子時、輪撥兒的在蘭天白雲下飛翔,有時還在朝陽門城樓上飛翔,再加上鴿子哨兒的聲音,真是又好看又好聽啊!好一派太平景像啊!

到了下午三、四點鐘又有放風箏的了,南水關27號有一叫菜張的糊的風箏叫[黑鍋底]的,是個兒大又結實風箏放起來真有一種陽剛之美呢!有時菜張的風箏放到晚上時,還往風箏線上續一紅燈籠往上飛,在空中格外醒目、煞是好看呢!

東苦水井的小老禿兒也放起了自己的特色風箏[小孩兒打雨傘],這種風箏是用綢子做的,傘是黃色的、小孩兒衣服是紅色的、褲子是綠色的,放在空中有一種特殊味道的溫抒之美!每當這時侯圍在小老禿兒旁邊觀看放風箏的人不下一二十個人呢!放鳳箏的人和觀看的人都是一種莫大的精神享樂啊!

我的一些發孩兒們看大人放風箏非常眼熱,小孩子不會糊風箏,就糊起了[庇簾兒],要說糊[庇簾兒]得說穆老四糊的好、他用一小塊高粱紙和細竹劈子糊成[簾庇兒]底下粘兩根長紙條,就糊成了,用幾十米小線繞在一竹框子上,然後就把[庇簾兒]放起來了,有時侯放的還挺高呢!有一次我和他一起放[庇簾兒]玩兒,荷!都放到朝陽門城樓頂上還挺高呢!圍觀的大人們無不讚歎道:老四的[庇簾兒]糊的真好啊!

兒時胡同裡春天真好,我永遠難忘……

(文字轉自新浪博客:金剛子)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