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春走基層丨“鑽地龍”與“土行孫”——長沙地鐵4號線工地見聞

開欄的話

冬雪消融,立春在即。根據中宣部、省委宣傳部的部署要求,為弘揚新時代的主旋律,講好湖南人民在黨的十九大後第一個春天的故事,湖南日報社組織的 “新春走基層”活動正全面展開。

在今年春節前後30天時間裡,由總編輯帶頭,湖南日報社百名記者將深入基層採訪報導。活動分兩階段開展。第一階段重點呼應湖南省委、省政府“產業項目建設年”的部署,報導各地及企業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在引進、壯大和發展實體經濟、產業專案中的奮發作為。第二階段緊扣“回家過年”這個主題,探訪“美麗鄉村”,展示“美好生活”,讓老百姓成為記者筆下和鏡頭中的主角。

“鑽地龍”與“土行孫”

——長沙地鐵4號線2標段工地見聞

1月31日,長沙,湘江大道和南湖路交會處東南角。記者踏雪而來,只為一個念想——探訪地鐵施工現場。

1月31日,長沙地鐵4號線碧沙湖站區間,盾構機在穿越江底行進過程施工。目前,由水電八局建設的長沙地鐵4號線各項工程穩步推進。湖南日報記者 郭立亮 通訊員 楊子江 攝影報導

這裡是水電八局承建的長沙地鐵4號線2標段控制性工程——碧沙湖站和湘江隧道建設工地。遠眺橘子洲頭,青年毛澤東雕塑傲立如常;腳下,是巨大深邃的基坑。

機聲隆隆,

吊車正在將鋼管往地下運,抓斗車將黃土送往地面,挖機將地上四處堆放的黃土歸攏,“白天把準備工作做好,晚上渣土車一到就可以裝車,抓緊好天氣把土運走,為大型設備進場騰出位置。”開挖機的陳姓小夥子,不到20歲,只穿著一件薄毛衣在幹活。

“冷不冷?”

“做起事來一點都不冷啊!”細密的汗珠從小陳的臉上沁出。

記者掃了一眼周邊的工程管理人員和正在忙乎的員工,還真是很少有穿棉衣的。

“碧沙湖站和過江隧道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專案經理王建輝一邊介紹,一邊引著記者走下基坑。“挖下去接近40米,10來層樓高,這是長沙目前最深的地鐵站。”

1983年出生的王建輝,永州人,個子不高,十分精幹,據他自己說,已經是基建行業的“老司機”了。

一路盤旋,我們來到車站底部。“盾構機就是從這個基坑下到地底的,然後從這裡向河西開掘,再從河西基坑上來。

”王建輝介紹,隧道與河西阜埠河路站快打通了;由於另一家單位承建的阜埠河路站基坑還沒建好,盾構機只好暫時停止作業,“只可惜你們看不到盾構機作業的壯觀場面了。”

跟隨王經理,沿著隧道一路西行。隧道裡燈光明亮,兩根施工軌伸向遠方。

記者看到,寬1.5米許的弧型管片,每6片安裝成一個跨隧道圓弧,管片之間用巨大的螺帽緊固。以往看到的混凝土現澆工程,表面都是毛刺刺的,而記者用手摸了摸地鐵隧道表面,相當平整光滑。

“這不只是銅牆鐵壁,簡直就是建築藝術品!”記者驚歎。

記者過去以為,盾構機開路後,隧道壁要用混凝土現場澆築成型。沒料到地鐵隧道根本不用這種技術,而是事先在湘潭的地面工廠預製好混凝土管片,再運到隧道安裝。

“這麼大一條隧道穿越湘江,如何確保江水不滲透進來?”

“我可以打保票,萬無一失!”王建輝拍了拍胸脯說,“關鍵要徹底摸清隧道經過之處湘江底下地質情況,不然會直接影響到施工進度與安全作業,最終會危及隧道安全。”王建輝介紹,業主及地勘單位對隧道所經過河床進行了細緻的地質勘察,在橘子洲頭南側發現了兩處大的溶洞。經反復研究後,採用填注礫石+吹沙工藝,對溶洞進行回填及灌漿固結處理。

爬上地面,記者又來到2標段的辦公區,觀看工程視頻。詳盡的地質參數、技術資料、施工動畫,讓記者心生讚歎:“現在的基建理念和技術,簡直是鳥槍換炮!”

“4號線土建工程已完成了三分之二,各施工單位都在為今年底地鐵試運行鉚足勁在幹!”王建輝說。

“看樣子春節要在工地上過了?”

“肯定!我參加工作13年,在幾個省修過水電站,在武漢建過地鐵,除老婆生崽那年守在家過春節,年年春節都在工地上。”王建輝告訴記者,長沙地鐵4號線開工3年來,水電八局承建的2標段14公里土建工程,1000多名施工人員犧牲了不少節假日,不少人春節期間也只能和家人短暫團聚就回到崗位,重要崗位的工作人員甚至回不了家過春節,“如為防範事故發生,隧道管片每天都必須進行人工測量覆核。”

目前,長沙地鐵3、4、5、6號線在同時施工。與碧沙湖站和湘江隧道工程一樣,4條在建地鐵的百餘個施工工地、上萬名建設者,這個春節都將在忙碌中度過。

離開路上,記者想,如果說盾構機是“鑽地龍”,那麼王建輝們就是“土行孫”。正是“鑽地龍”和“土行孫”的超級組合,中國才贏得了“基建狂魔”的美譽。

來源 | 湖南日報

編輯 | 彭可心

而記者用手摸了摸地鐵隧道表面,相當平整光滑。

“這不只是銅牆鐵壁,簡直就是建築藝術品!”記者驚歎。

記者過去以為,盾構機開路後,隧道壁要用混凝土現場澆築成型。沒料到地鐵隧道根本不用這種技術,而是事先在湘潭的地面工廠預製好混凝土管片,再運到隧道安裝。

“這麼大一條隧道穿越湘江,如何確保江水不滲透進來?”

“我可以打保票,萬無一失!”王建輝拍了拍胸脯說,“關鍵要徹底摸清隧道經過之處湘江底下地質情況,不然會直接影響到施工進度與安全作業,最終會危及隧道安全。”王建輝介紹,業主及地勘單位對隧道所經過河床進行了細緻的地質勘察,在橘子洲頭南側發現了兩處大的溶洞。經反復研究後,採用填注礫石+吹沙工藝,對溶洞進行回填及灌漿固結處理。

爬上地面,記者又來到2標段的辦公區,觀看工程視頻。詳盡的地質參數、技術資料、施工動畫,讓記者心生讚歎:“現在的基建理念和技術,簡直是鳥槍換炮!”

“4號線土建工程已完成了三分之二,各施工單位都在為今年底地鐵試運行鉚足勁在幹!”王建輝說。

“看樣子春節要在工地上過了?”

“肯定!我參加工作13年,在幾個省修過水電站,在武漢建過地鐵,除老婆生崽那年守在家過春節,年年春節都在工地上。”王建輝告訴記者,長沙地鐵4號線開工3年來,水電八局承建的2標段14公里土建工程,1000多名施工人員犧牲了不少節假日,不少人春節期間也只能和家人短暫團聚就回到崗位,重要崗位的工作人員甚至回不了家過春節,“如為防範事故發生,隧道管片每天都必須進行人工測量覆核。”

目前,長沙地鐵3、4、5、6號線在同時施工。與碧沙湖站和湘江隧道工程一樣,4條在建地鐵的百餘個施工工地、上萬名建設者,這個春節都將在忙碌中度過。

離開路上,記者想,如果說盾構機是“鑽地龍”,那麼王建輝們就是“土行孫”。正是“鑽地龍”和“土行孫”的超級組合,中國才贏得了“基建狂魔”的美譽。

來源 | 湖南日報

編輯 | 彭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