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陝西省漢中市鎮巴縣

鎮巴縣,陝西省漢中市轄縣,位於陝西省南端,漢中市東南隅,大巴山西部,米倉山東段,被譽為陝西省“南大門”。為漢將班超的封邑,紅四方面軍曾在此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並建陝南縣,

國土面積3437平方公里,境內有漢族、苗族、回族、維吾爾族、壯族等民族居民,其中鎮巴縣是西北地方最大的苗民聚居地。縣境有白天河風景旅遊區,西北獨有的苗家寨,亞洲最大的巴山木竹林等旅遊景點。

中文名稱

鎮巴縣

外文名稱

Zhenba County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陝西省漢中市

下轄地區

涇洋鎮、漁度鎮、鹽場鎮

政府駐地

涇洋鎮

電話區號

0916

郵政區碼

723600

地理位置

陝西省南端,漢中市東南隅

面 積

3437平方千米

人 口

29萬

方 言

西南官話-成渝片-鎮巴話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班超食邑碑 川陝革命根據地

機 場

漢中城固機場

車牌代碼

陝F

區劃代碼

610728

歷史

夏、商時屬梁朝域。

東漢永元七年(95年)漢和帝封平定西域名將班超為定遠侯,縣地為其封邑,置定遠域,亦名平西域、班城。

三國蜀漢章武元年(221年)析城固縣南部建南鄉縣,轄今鎮巴、西鄉兩縣地,

縣城設在歸仁山,即今鎮巴縣漁渡鎮漁渡壩古城堡,此乃鎮巴建縣之始。

清嘉慶七年(1802年)析西鄉南24地,取“漢定遠侯封邑”之意置定遠廳,其後,鎮巴的縣級行政區設置即穩定。

民國二年(1913年)廢廳改稱定遠縣,1916年改名鎮巴縣。

1932年,紅四方面軍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於次年9月在縣境南部赤南鄉曾建陝南縣。

1935年2月紅四方面軍離境長征,陝南縣名消失。

1949年12月17日鎮巴和平解放,1949年12月19日鎮巴縣人民政府成立。

旅遊

古鐘廊

古鐘廊

古鐘廊建於2003年,懸掛陳列著從縣內24鄉鎮徵集的古鐵鐘10口,其中從簡池鄉蒿坪寺村徵集回的大鐵鐘體積最大、品位最高、歷史最悠遠,為群鐘之冠。蒿坪寺古鐘,鐵質,南宋紹定二年(1229)鑄造。鐘高2.25米,鐘口呈波浪狀。鐘口周長4.27米,

厚13釐米,重約六噸。鐘體上掩下侈,分三段。1989年,經陝西省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1992年5月27日搬運至鎮巴縣文管所保存。

秦巴深處觀光城

秦巴深處觀光城

景區位於陝西南部的鎮巴縣城,以人文、俊秀於一體的山水園林觀光城市鑲嵌在大巴山腹地,已成陝南的一顆璀璨明珠。

已建成的縣城觀光景點有:閱水廊,翻板水閘,奮進園,文化長廊,錦源廣場,城北花園,班侯園,紅軍園,革命烈士紀念塔,古鐘廊,革命歷史紀念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