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注︱加油吧,內蒙古!草原兒女心向黨·再出發經濟篇——兩會特別報導(上篇)

草原兒女心向黨·再出發|經濟篇

兩會特別報導(上篇)

加油吧,內蒙古!

2014年春節前夕,有一個讓內蒙古2500萬各族兒女難以忘懷的溫暖記憶。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來到內蒙古,視察邊防哨所,

參加冬季那達慕,走進企業社區,看望慰問基層黨員幹部、福利院的兒童、困難職工,立足內蒙古獨特經濟社會條件和歷史發展脈絡,對內蒙古長遠發展提出清晰的戰略指引。

4年時間裡,立足優勢、揚長避短,積極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

內蒙古各族幹部群眾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形成優勢突出、結構合理、創新驅動、區域協調、城鄉一體的發展新格局,推動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

“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抓好農牧業和牧區工作。”“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的深情囑託言猶在耳。內蒙古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銳意進取中交出了穩中有進的經濟發展答卷。

穩中求進,加油幹!

時間勾畫年輪,記錄下奮鬥者前行的足跡。

內蒙古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水準,

是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的問題。曾幾何時,內蒙古產業發展過度依賴資源開發,結構單一的問題突出。曾經,被譽為內蒙古“一煤獨大”代表的鄂爾多斯,和煤炭相關的上下游產業占比一度接近60%。

在考察內蒙古並聽取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彙報後,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不僅為內蒙古經濟轉型發展“把脈”,還開出了“藥方”:推動轉方式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相結合,

推動轉方式同延長資源型產業鏈相結合,推動轉方式同創新驅動發展相結合,推動轉方式同節能減排相結合,推動轉方式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相結合。

遵照習近平總書記“5個結合”的明確指示,內蒙古堅持穩中求進、不斷創新,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導,交出一張亮點紛呈、效果卓著的經濟發展答卷:2013年至2016年經濟年均增長7.9%,

工業結構由“一煤獨大”轉向多元化支撐,新產業、新業態、新動能不斷發力,生態環境進一步好轉,城鄉居民生活水準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再寫新篇。

今天,穩中求進,深化改革聚力新發展,內蒙古步履堅實:2017年全區化解煤炭、鋼鐵產能865萬噸,商品房待售面積、規模以上工業成本持續下降……“三去一降一補”為主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2017年全區農牧業喜獲豐收,糧食產量553.68億斤,牲畜存欄1.26億頭(只),穩糧優畜、為養而種的農牧業供給側改革成效顯著。截至2017年底,全區綠色資料中心總裝機能力突破100萬台,居全國首位。

轉型攻堅,加油幹!

“哧哧哧……”2016年8月31日,伴隨著切割機的聲聲作響,環保、能耗指標已不適應轉型發展的包鋼2號高爐進入拆除程式。這是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全國鋼鐵去產能中拆除的最大高爐,退出煉鐵產能133萬噸;這也是自治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調整產業結構的標誌性事件。

過去幾十年來,包鋼為內蒙古發展立下赫赫功勞。如今內蒙古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過渡,包鋼率先樹起轉型發展的旗幟。包鋼以裝備現代化、產品特色化、管理精益化、技術領先化、發展國際化為抓手,不僅終結了我區企業不能生產高端汽車板材的歷史,也把高端產品出口到肯亞、印度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包鋼實現盈利6.2億元,扭轉了連續2年巨額虧損的局面。

伊利集團是一家知名乳製品企業。2014年1月2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瞭解企業生產經營、食品安全保障和節日市場供應等情況。他強調,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企業要生產出高品質的放心食品,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囑託,伊利集團深入推行品質提升、創新驅動和全球織網戰略,產業及產品觸角延伸至亞、歐、北美及大洋洲國家。

內蒙古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水準,是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來內蒙古考察時強調,要加快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步伐,探索一些好辦法,幫助農牧民更多分享產業利潤效益,真正同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形成利益共同體。作為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伊利通過“企業+牧場基地+農牧戶”的產業化模式,同周邊眾多農牧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幫助他們實現了產業化增收和就業增收。

呼和浩特市15萬頭生豬養殖基地落成,專案全面投產後,能解決就業崗位3000多個,推動當地從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隨著中天合創鄂爾多斯煤制烯烴項目投產,煤制油、煤制烯烴等五大煤化工示範專案在內蒙古落地,資源型產業鏈不斷向下游延伸。

用好科技創新的撬棍,內蒙古跨入以能源、化工產業改造升級推動產業轉型新時代。

創新驅動,加油幹!

冬天的午後,占地1000多畝的中國電信內蒙古雲計算資訊園整潔靜謐,伺服器、交換機、存放裝置裡的資料在這裡集散,電子政務、手機用戶端等軟體資料在這裡交互。“幾年前,這裡是一片荒地。現在,這裡建起了1萬多台伺服器機架。”穿行在這個亞太地區最大的雲計算資訊園,專案經理崔智勇心情激動。

專家預判,電腦“心臟”住進“雲端”的內蒙古新興產業發展時代已經到來。培育新的增長點,內蒙古進行了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的深遠謀劃:深化“放管服”改革,設立財政基金支持新興產業投資;完善振興蒙醫藥產業創新體系;出臺政策支持新興服務業發展;去產能,為新興產業投資騰出空間。

隨之而來的,是內蒙古在前沿業態、新興產業上面突飛猛進的大踏步前進。藍寶石等新材料項目落地,稀土在高端汽車板材領域獲得應用,新材料產業邁開新征程。新能源汽車項目破土動工,光伏發電、風電等產業不斷壯大,新能源和高端裝備製造業甩開新步伐。蒙醫藥材種植、產品研發、醫療保健等融合發展產業鏈初步形成,“駝血多肽高值化關鍵技術”產業化開發進程加快,生物科技產業展現新姿態……

在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中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內蒙古的實踐堪稱濃墨重彩。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加快經濟增長動力轉換,內蒙古比以往更加堅定不移,比以往更加奔跑不息。

歷史已經證明,內蒙古2500萬幹部群眾,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寫就一份穩中有進的經濟發展答卷。未來還將證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新時代的內蒙古將綻放更為奪目的光彩。

牲畜存欄1.26億頭(只),穩糧優畜、為養而種的農牧業供給側改革成效顯著。截至2017年底,全區綠色資料中心總裝機能力突破100萬台,居全國首位。

轉型攻堅,加油幹!

“哧哧哧……”2016年8月31日,伴隨著切割機的聲聲作響,環保、能耗指標已不適應轉型發展的包鋼2號高爐進入拆除程式。這是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全國鋼鐵去產能中拆除的最大高爐,退出煉鐵產能133萬噸;這也是自治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調整產業結構的標誌性事件。

過去幾十年來,包鋼為內蒙古發展立下赫赫功勞。如今內蒙古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過渡,包鋼率先樹起轉型發展的旗幟。包鋼以裝備現代化、產品特色化、管理精益化、技術領先化、發展國際化為抓手,不僅終結了我區企業不能生產高端汽車板材的歷史,也把高端產品出口到肯亞、印度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包鋼實現盈利6.2億元,扭轉了連續2年巨額虧損的局面。

伊利集團是一家知名乳製品企業。2014年1月2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瞭解企業生產經營、食品安全保障和節日市場供應等情況。他強調,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企業要生產出高品質的放心食品,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囑託,伊利集團深入推行品質提升、創新驅動和全球織網戰略,產業及產品觸角延伸至亞、歐、北美及大洋洲國家。

內蒙古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水準,是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來內蒙古考察時強調,要加快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步伐,探索一些好辦法,幫助農牧民更多分享產業利潤效益,真正同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形成利益共同體。作為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伊利通過“企業+牧場基地+農牧戶”的產業化模式,同周邊眾多農牧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幫助他們實現了產業化增收和就業增收。

呼和浩特市15萬頭生豬養殖基地落成,專案全面投產後,能解決就業崗位3000多個,推動當地從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隨著中天合創鄂爾多斯煤制烯烴項目投產,煤制油、煤制烯烴等五大煤化工示範專案在內蒙古落地,資源型產業鏈不斷向下游延伸。

用好科技創新的撬棍,內蒙古跨入以能源、化工產業改造升級推動產業轉型新時代。

創新驅動,加油幹!

冬天的午後,占地1000多畝的中國電信內蒙古雲計算資訊園整潔靜謐,伺服器、交換機、存放裝置裡的資料在這裡集散,電子政務、手機用戶端等軟體資料在這裡交互。“幾年前,這裡是一片荒地。現在,這裡建起了1萬多台伺服器機架。”穿行在這個亞太地區最大的雲計算資訊園,專案經理崔智勇心情激動。

專家預判,電腦“心臟”住進“雲端”的內蒙古新興產業發展時代已經到來。培育新的增長點,內蒙古進行了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的深遠謀劃:深化“放管服”改革,設立財政基金支持新興產業投資;完善振興蒙醫藥產業創新體系;出臺政策支持新興服務業發展;去產能,為新興產業投資騰出空間。

隨之而來的,是內蒙古在前沿業態、新興產業上面突飛猛進的大踏步前進。藍寶石等新材料項目落地,稀土在高端汽車板材領域獲得應用,新材料產業邁開新征程。新能源汽車項目破土動工,光伏發電、風電等產業不斷壯大,新能源和高端裝備製造業甩開新步伐。蒙醫藥材種植、產品研發、醫療保健等融合發展產業鏈初步形成,“駝血多肽高值化關鍵技術”產業化開發進程加快,生物科技產業展現新姿態……

在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中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內蒙古的實踐堪稱濃墨重彩。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加快經濟增長動力轉換,內蒙古比以往更加堅定不移,比以往更加奔跑不息。

歷史已經證明,內蒙古2500萬幹部群眾,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寫就一份穩中有進的經濟發展答卷。未來還將證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新時代的內蒙古將綻放更為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