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手機,警報,逃生艙……海嘯來時如何應對?

上個星期二淩晨,BC省沿海地區在阿拉斯加地震後發出海嘯警報。幾個小鎮的居民被尖利的汽笛聲驚醒,慌忙離家。但是比他們更驚恐的是那些天亮醒來時發現自己根本沒有看到短信緊急通知的人:要是海嘯真的來了,

睡夢中的他們現在會身在何處?

海嘯警報幾個小時後就解除了。但是這場虛驚卻讓加美西岸的許多市政當局和普通居民都意識到警報系統的重要。有些危機感比較強烈的人甚至考慮為自己和家人準備海嘯來襲時的逃生工具。

手機短信報警是最快的,但條件是你要夜夜把開著的手機放在枕畔

CBC記者Michelle Ghoussoub報導說,智慧手機的普及使它成為各地政府部門在建立自然災害報警系統時的重要選項。但是與此同時,一些醫學研究顯示把手機帶進臥室會影響睡眠,對健康有害。如何取捨呢?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護理學教授溫蒂.霍爾(Wendy Hall)選擇保護健康。她在接受CBC採訪時說,她寧願冒收不到緊急短信的危險,

也不願忍受睡眠長期受影響的“手機副作用”。睡覺時把開著的手機放在伸手可及之處的人,更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開車也更容易出事。

她解釋說,這不僅是因為睡眠會被短信打斷,也因為手機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睡眠品質。她儘管住在屬於地震高風險區域的溫哥華市,還是認為保證睡眠更重要,從不把手機帶進臥室。

同樣處於地震高風險地區的溫哥華島西岸Tofino和Ucluelet使用警報器報警。但是BC省政府主要還是使用無線警報系統。對於絕大部分BC省居民來說,手機短信或語音仍然是他們接到警報的主要方式。

西蒙弗雷澤大學傳媒學院的彼得.安德森(Peter Anderson)教授則建議說,如果你住在地震和海嘯高風險地區,家裡最好至少有一個人的手機是開著的。

逃生艙;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催生的求生設備

在海嘯的威力面前,人類除了儘快逃命以外沒有其他選擇。因此錯過海嘯警報的後怕讓不少溫哥華島居民開始想自救的辦法,指望萬一海嘯真的來到家門口時,可以躲過一劫。

有些住在西岸的美國人已經走在前面了。據《西雅圖時報》報導,

一個名叫朱利安.夏普(Julian Sharpe)的航太工程師設計了一種鋁制逃生艙。它有兩個座位。在發生海嘯時,只要你有時間跳進去關好門,就能順水漂流,等待獲救。

夏普說,2004年發生印度洋大海嘯的時候,他正和家人在海邊度假。他回憶說,當時他就想,要是海嘯發生在這裡,他怎樣才能把他的妻子、四個孩子和兩條狗救出去呢?2011年日本發生地震海嘯後,他開了一個小公司,開始設計製造逃生艙。

他說,海嘯巨浪的翻滾攪動對人體的作用是非常可怕的。逃生艙的主要作用就是把人和這個“人體榨汁機”隔開。

建立預警系統,換課桌

BC省目前仍有一百多棟學校樓房沒有進行過抗震加固。維多利亞市聖派翠克天主教學校的教學樓曾經也在其中。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學校建立了一個地震預警系統,與它相連的感應器可以探測到房屋開始晃動前的第一波震動,從而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躲到課桌下面。

但是,如果房子塌了,普通的課桌還是會被壓垮。學校因此又把課桌全部換成鋼制的。現在,儘管聖派翠克學校的樓房已經完成了抗震加固,但是那些堅固的課桌還是被保留下來,作為以防萬一的保護措施。

他說,海嘯巨浪的翻滾攪動對人體的作用是非常可怕的。逃生艙的主要作用就是把人和這個“人體榨汁機”隔開。

建立預警系統,換課桌

BC省目前仍有一百多棟學校樓房沒有進行過抗震加固。維多利亞市聖派翠克天主教學校的教學樓曾經也在其中。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學校建立了一個地震預警系統,與它相連的感應器可以探測到房屋開始晃動前的第一波震動,從而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躲到課桌下面。

但是,如果房子塌了,普通的課桌還是會被壓垮。學校因此又把課桌全部換成鋼制的。現在,儘管聖派翠克學校的樓房已經完成了抗震加固,但是那些堅固的課桌還是被保留下來,作為以防萬一的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