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聚焦“實力派”增持 謹惕“透支型”減持

紅刊財經 劉曉旭

1月份,市場持續回暖,資金回流跡象明顯,重要股東增減持也相對活躍,買賣交易金額雙雙提升。在資金增持環節,“實力派”資金增持成為1月最大的亮點,而在減持環節,

電腦、零售、食品製造業等資金密集型行業遭遇資金拋棄。

“實力派”亮相增持陣營

從本月重要股東增持來看,247家公司被增持了15.58億股、增持資金合計達174.40億元,環比去年12月份309家公司被增持了14.21億股、增持資金166.80億元相比,單家公司平均被增持金額有一定增加。從被增持個股隸屬的行業特點看,非金屬礦物製品業、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被增持最為明顯。

在被增持力度上,被增持資金超過1億元的公司有40家,

占本月總增持家數的16%。增持前三甲公司中,隆基股份被陝西煤業增持了9969.95萬股、增持市值288907.89萬元,聯絡互動被董事長何志濤等2位股東增持11030.37萬股、增持金額93210.70萬元,燕京啤酒被私募重陽投資及一致行動人增持9969.68萬股、增持市值65882.35萬元。

在二級市場上,大資金的去留決定了股票股價的高低,而如能被“實力派”資金進行增持則很可能成為股價進一步上沖的動力。

1月19日,作為單晶矽片領域全球第一,是目前矽片、電池片和元件環節盈利能力最強、利潤規模最大、研發支出排名居首位的光伏企業,隆基股份拋出了一項增持計畫,稱大股東陝西煤業計畫自1月18日起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票,擬增持股份不低於公司總股本的1%,且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4.99%。增持公告出爐後,隆基股份股價持續上漲4天,漲幅超過16%。對於自己的增持行為,增持方陝西煤業則表示,
作為煤炭類上市公司,在做強做優主業的基礎上,佈局新能源產業,符合政策導向和未來能源發展趨勢。另外,投資生命週期迥然不同的新能源行業,能實現公司業務的有效互補,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分享全球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成果。陝西煤業的對外投資宣言也使得自己股票獲得投資人重視,在其投資公告出爐後至今漲幅已經超過14%。

被增持排名第二名的聯絡互動2017年以來股價表現一直不佳,

為挽救投資者信心,其控股股東在今年1月17日拋出了增持計畫。公告稱,控股股東何志濤擬自2018年1月17日起12個月內,以自有或自籌資金計畫增持,比例不低於公司總股本的1%。增持計畫雖美好,但市場卻不給力,其公告日至今,股價最大跌幅超過了10%。究其原因,或與聯絡互動2017年以來增收不增利、扣非後淨利潤連續幾個季度大幅虧損有關。

燕京啤酒是於1月15日發佈被上海重陽投資舉牌公告的,其公告一經發佈便引起市場熱議。從公告內容看,燕京啤酒在2017年7月4日至2018年1月11日期間被重陽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了9969萬股,涉及市值達到6.59億元。該公告稱,重陽投資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燕京啤酒股票占比達5%,重陽投資表示不排除繼續增持燕京啤酒股份的可能性。

大商股份是一家零售業公司,其被大股東大商集團及大商投資管理7次增持,股權比例由變動前20%的持股比例上升至25%。而從該公司股權結構來看,公司被包括安邦系以及茂業系兩家“實業派”機構潛伏其中。根據大商股份去年三季報顯示,安邦人壽-保守型投資組合對公司的持股比例為11.02%,加上安邦養老-團體萬能產品所持3.26%的股份,安邦保險合計已持有公司14.28%的股份,14.28%的持股比例無疑已經逼近第三次舉牌線。而茂業系的股份目前是處於質押狀態。目前隨著大商集團、大商管理作為一致行動人的增持行動,使得其持有的公司股權比例提升至25%,拉開了安邦系和茂業系的持股比例距離。

謹惕“透支型”減持公司

在1月重要股東減持環節,有286家公司被減持了20.44億股、減持市值達284.36億元,環比2017年12月的327家公司被減持了23.79億股、市值251.35億元,個股減持力度有所加強。

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商務服務業、醫藥製造業是1月份減持最多的行業。在減持資金上,被減持資金超過1億元的公司有49家,超過10億元的則有海康威視、京東方A、永輝超市、分眾傳媒、寧波銀行5家公司。從個股減持看,目前海康威視被4位股東減持了8次,減持股份為18636.24成股、市值710360.84萬元;京東方A被2位股東減持了14次,減持股份為34700萬股、減持市值205356.88萬元;永輝超市被董事長張軒松減持了16634.34萬股,減持市值為188070.01萬元。

“透支型”成為減持市場中最大的擔憂。以安防龍頭海康威視為例,公司被副董事長龔虹嘉及新疆威訊減持24576萬股,涉及資金95.14億元,創始股東龔虹嘉,因自身體外投資需要,每年均會做相應減持。而其又被總經理胡揚忠增持,在2016年~2018總經理胡揚忠合計增持12888萬股。對沖重要股東減持,彰顯行業及公司發展信心。不過,仔細分析,公司在2015年以68元/股的發行價登陸中小板,七年多時間股價翻了近12倍。2018年1月16日,海康威視創出歷史新高的866.32元(複權)。有機構分析稱,2017至2019年三年間,海康威視的年均增長約為20%多,若用成長股PEG的指標衡量,40多倍的估值有點高。但眼下,海康威視有AI概念加身,其能否撐得起3602億元的市值,需要時間檢驗。

股權比例由變動前20%的持股比例上升至25%。而從該公司股權結構來看,公司被包括安邦系以及茂業系兩家“實業派”機構潛伏其中。根據大商股份去年三季報顯示,安邦人壽-保守型投資組合對公司的持股比例為11.02%,加上安邦養老-團體萬能產品所持3.26%的股份,安邦保險合計已持有公司14.28%的股份,14.28%的持股比例無疑已經逼近第三次舉牌線。而茂業系的股份目前是處於質押狀態。目前隨著大商集團、大商管理作為一致行動人的增持行動,使得其持有的公司股權比例提升至25%,拉開了安邦系和茂業系的持股比例距離。

謹惕“透支型”減持公司

在1月重要股東減持環節,有286家公司被減持了20.44億股、減持市值達284.36億元,環比2017年12月的327家公司被減持了23.79億股、市值251.35億元,個股減持力度有所加強。

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商務服務業、醫藥製造業是1月份減持最多的行業。在減持資金上,被減持資金超過1億元的公司有49家,超過10億元的則有海康威視、京東方A、永輝超市、分眾傳媒、寧波銀行5家公司。從個股減持看,目前海康威視被4位股東減持了8次,減持股份為18636.24成股、市值710360.84萬元;京東方A被2位股東減持了14次,減持股份為34700萬股、減持市值205356.88萬元;永輝超市被董事長張軒松減持了16634.34萬股,減持市值為188070.01萬元。

“透支型”成為減持市場中最大的擔憂。以安防龍頭海康威視為例,公司被副董事長龔虹嘉及新疆威訊減持24576萬股,涉及資金95.14億元,創始股東龔虹嘉,因自身體外投資需要,每年均會做相應減持。而其又被總經理胡揚忠增持,在2016年~2018總經理胡揚忠合計增持12888萬股。對沖重要股東減持,彰顯行業及公司發展信心。不過,仔細分析,公司在2015年以68元/股的發行價登陸中小板,七年多時間股價翻了近12倍。2018年1月16日,海康威視創出歷史新高的866.32元(複權)。有機構分析稱,2017至2019年三年間,海康威視的年均增長約為20%多,若用成長股PEG的指標衡量,40多倍的估值有點高。但眼下,海康威視有AI概念加身,其能否撐得起3602億元的市值,需要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