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來了,書法大家教你寫 天下第一“福”,快來點開納福

·

貼福字,傳統年俗。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

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的第一種情況是水缸,垃圾箱。

在水缸和垃圾箱上,

由於水缸和垃圾箱裡的東西要從裡邊倒出來。為了避諱把家裡的福氣倒掉,便倒貼福字。這種作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來抵消“福去”,用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福字倒貼的第二種情況:在屋內的櫃子上。

櫃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會一直來到家裡、屋裡和櫃子裡。

除了上述說的兩種情況外,不是所有福字都要倒著貼,尤其是大門上。

大門上的福字,從來都必須是正貼。

·

天下第一福

康熙所書的這個“福”字,不同於民間常用的飽滿方正,字形窄而狹長,為瘦(音諧“壽”),民間稱之“長瘦福”,即長壽之福。

俗語說“有福必有壽,有壽必有福”。但是,由於“福”、“壽”二字字形差異太大,自古以來還沒有哪個書法家可以把“福”“壽”二字合為一字書寫。

而此福字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蘭亭序》中“壽”字的寫法,成為了現存歷代墨寶中惟一的將“福”“壽”寫在同一個字裡的福字,被民間稱之為“福中有壽,福壽雙全”。由於其上加蓋了“康熙御筆之寶”的印璽,因此也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惟一一枚不可倒掛的“福”字。

更讓人叫絕的是,此福與民間稱作“衣祿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其間包括了數個漢字。

右上角的筆劃像個“多”字,下邊為“田”,而左偏極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個“壽”字,故整個“福”字又可分解為“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巧妙的構成了福字的含義,極富藝術性,且意味深長,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

由於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是鴻福無邊、無邊之福。孝莊太后稱其為“福之本源”,民間則稱其為“五福之本、萬福之源”。

書寫口訣:

是示是子又似孫,

挑劃上斜右上伸。

一撇二撇連三撇,

田上插刀要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