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ST海潤18個交易日倒計時,瘋狂搶入是在豪賭它是第二個*ST長油?

18個交易日倒計時,高送轉為自身埋下隱患

巨虧23億業績預告或將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曾經光伏界的老大*ST海潤(600401)這些年都經歷什麼?怎麼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怎就走向被壓垮的邊緣呢?1月31日,

*ST海潤發佈2017年業績預告,預計全年虧損23.7億元至28.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預計虧損20.4億元至25.1億元。對巨虧原因,公司表示,2017年光伏市場行情下滑,主要產品產銷量、市場售價及銷售毛利率下降。同時,由於境內電站受限電影響、境外光伏電站受綠證市場交易量下降影響,導致公司資產減值金額增加。

當日開盤,*ST海潤股價便大幅下跌,很快就躺在跌停板上,

最終收於1.02元/股,距離1元仙股的“寶座”近在咫尺。2月1日,*ST海潤再度跌停,雖僅僅跌掉5分錢,但也難以改變命運,正式跌破1元大關,最終收於0.97元/股,創下12年之最,讓久違的“仙股”再次現身市場。今日更是穩穩的躺在跌停板上,最終收於0.92元/股。*ST海潤所歸屬的上交所明確,僅發行A股的上市公司,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兩市99.9%的上市公司股票面值為1元)的,其股票應終止上市。
當日晚間,公司公告稱,按規則,如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將被終止上市。換言之,如果“仙股”狀態再持續18個交易日,*ST海潤將創下兩市因股價過低而退市的首個紀錄。留給*ST海潤的時間不多了,且行且珍惜!

*ST海潤陷入退市“囧途”,

公司運營上陷入困境外,無疑此前的高送轉也為此埋下了隱患。2014年公司相較於前年,虧損再度增大至9.48億元。在此背景下,該公司然而在2015年5月,實施了“10轉增20”的利潤分配方案,將股價縮至原先的三分之一。試想,倘若沒有這次的股價的“稀釋”,何至於變成現如今的“仙股”。

1元仙股“退市”警告,竟面臨眾人瘋搶!

1元股近年來較為罕見,上一次1元股集體出沒還要追溯到2005年和2006年,時隔12年之久,一元仙股重現“江湖”,論身價,也沒有與之可以匹敵的了!而我們回顧*ST的曆往,從2015年的高點跌至今天跌幅58%左右,按跌幅來說並不是最大的,但論股價而而言卻是近12年來之最。

*ST海潤曾是國內光伏行業最大的企業之一,然而自2015年陷入虧損的泥沼中,

就再沒掙開過,而公司的前董事長、大股東楊懷進曾被證監會處以5年禁入市場等嚴厲的監管措施,公司也是官司纏身。然而,期間不乏公司為改變現狀做出的努力,通過定增方式引入孟廣寶以及控制的“華君系”,借助其資金實力,將業績扭虧為盈,欲為該上市公司保殼。但海潤保殼的定增計畫並未成功,反而我們的“華君系教主”在獲得股權之前成功入主董事會,通過對上市公司董事會的大規模調整,在5個非獨立董事席位中“華君系”佔據4位,表明華君系基本控制了*ST海潤,但在此期間*ST海潤股價不但沒有保持原有水準,還每況愈下。長久以往,別說保殼了,沒准還有退市風險。

於去年7月13日,*ST海潤發佈公告稱獨立董事提請罷免董事長已有最終結果,公司董事會以六票贊成一票反對,審議通過了解除孟廣寶董事長、總裁職務的議案,並以相同票數審議通過解除孟廣寶董事職務的議案並提交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審議。最終,公司新的管理層也未能扭轉公司業績的頹勢,在2017年全年仍是巨額虧損。隨著*ST海潤跌破1元,引來大量的投資者抄底。

眾人抄底是否會引發回踩,不是每只個股都能成為長油!

之前的ST新都退市時也引來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或許是期望其成為下一個*ST長油。話說*ST長油被罰退市時,開創了2012年12月份退市新規實施以來的首例。據悉,這也是央企退市第一股,並將打破A股“不死鳥”的魔咒。退市公司轉入“老三板”一樣可以進行交易,就是流動性就遠不如從前,但還是可以交易的!正在於此,只要能交易,股價一樣有遐想的空間。這一點,退市長油(轉板後改稱“長油5”)就成為了退市股一樣可以翻身的神話,並帶給眾多抄底的投資者一些期許。2014年6月5日退市長油退市時每股價格才0.83元,但進入股轉系統後,通過破產重整,重生於2016年的大牛市,“長油5”迎來了自己的春天,股價曾連續漲停,一路漲至4.31元/股,漲幅逾419.3%,讓不少抄底的投資者逆襲。

這段經歷便傳為了“佳話”,但凡有面臨退市的股票或一元仙股的出現,投資者便抱著“虧了我也得買”的想法沖入了這讓很多人所不解的泥潭中。然而無論是新都還是現如今的海潤,能否成為下一個“長油5”都是兩說。首先“長油5”是國資背景,所以能順利進行破產重整,讓企業獲得新生。但無論是海潤還是“新都退”,要麼大股東還有市場禁入禁令在身,要麼沒有為其發展負責的大股東,想要如“長油5”一般“鹹魚”翻身,似乎希望也是渺茫!*ST海潤終成“仙股”,也對其他陷於虧損的低價股敲響警鐘。

在5個非獨立董事席位中“華君系”佔據4位,表明華君系基本控制了*ST海潤,但在此期間*ST海潤股價不但沒有保持原有水準,還每況愈下。長久以往,別說保殼了,沒准還有退市風險。

於去年7月13日,*ST海潤發佈公告稱獨立董事提請罷免董事長已有最終結果,公司董事會以六票贊成一票反對,審議通過了解除孟廣寶董事長、總裁職務的議案,並以相同票數審議通過解除孟廣寶董事職務的議案並提交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審議。最終,公司新的管理層也未能扭轉公司業績的頹勢,在2017年全年仍是巨額虧損。隨著*ST海潤跌破1元,引來大量的投資者抄底。

眾人抄底是否會引發回踩,不是每只個股都能成為長油!

之前的ST新都退市時也引來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或許是期望其成為下一個*ST長油。話說*ST長油被罰退市時,開創了2012年12月份退市新規實施以來的首例。據悉,這也是央企退市第一股,並將打破A股“不死鳥”的魔咒。退市公司轉入“老三板”一樣可以進行交易,就是流動性就遠不如從前,但還是可以交易的!正在於此,只要能交易,股價一樣有遐想的空間。這一點,退市長油(轉板後改稱“長油5”)就成為了退市股一樣可以翻身的神話,並帶給眾多抄底的投資者一些期許。2014年6月5日退市長油退市時每股價格才0.83元,但進入股轉系統後,通過破產重整,重生於2016年的大牛市,“長油5”迎來了自己的春天,股價曾連續漲停,一路漲至4.31元/股,漲幅逾419.3%,讓不少抄底的投資者逆襲。

這段經歷便傳為了“佳話”,但凡有面臨退市的股票或一元仙股的出現,投資者便抱著“虧了我也得買”的想法沖入了這讓很多人所不解的泥潭中。然而無論是新都還是現如今的海潤,能否成為下一個“長油5”都是兩說。首先“長油5”是國資背景,所以能順利進行破產重整,讓企業獲得新生。但無論是海潤還是“新都退”,要麼大股東還有市場禁入禁令在身,要麼沒有為其發展負責的大股東,想要如“長油5”一般“鹹魚”翻身,似乎希望也是渺茫!*ST海潤終成“仙股”,也對其他陷於虧損的低價股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