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機器人將被用來勘測礦井污染物

【僑報編譯凱森2月2日報導】充滿坍塌風險的礦井隧道帶著污染水穿過科羅拉多山脈,已造成了巨大的污染。而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們將可能使用機器人爬行穿過這些漆黑的通道,

研究並處理那些可能會帶來毀滅性影響的污染物。

據福克斯新聞報導,2015年科羅拉多西南部的一處閒置金礦就發生了令人擔憂的事故,當時該州的環境保護局意外地觸發了300萬加侖(1100萬公升)含砷、鉛和其他污染物的重金屬廢水的洩露,導致三個州的河水被污染。

現在,美國環保署正在考慮使用機器人和其他先進的技術幫助防止這類“井噴”事故發生,或在發生後及時有效地進行清理。有毒的重金屬廢水在全國數百個不活躍的礦井中噴湧而出,幾十年來一直是污染地下水流的因素。

但第一步,是先要確定這些隧道中到底有哪些污染物,畢竟有些礦井時間過於久遠,比如科羅拉多州的金礦可以追溯至 1860年代。

而採礦導致污水的步驟是:爆破隧道、處理礦石會將長年埋在地下的含硫岩石暴露在氧氣中,而天然地下水中的硫和氧混合形成硫酸,酸性水就會從岩石中過濾出重金屬。

為了管理和處理廢水,環保局需要對礦井內部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其中一些需要能穿透數千英尺的山脈,但目前對於許多老礦井的記錄很不全。因此,使用機器人進行調查將比人類更便宜、更快捷、更安全。

EPA礦區專案主管湯瑪斯(Rebecca Thomas)指出,機器人不僅可以在空氣品質不好的地區工作,還可以在狹窄的空間內進行作業。同時,機器人上的儀器可以測繪礦井和分析水中的污染物。而科羅拉多州礦業大學電腦科學的專家則表述稱,設想的這種電池驅動機器人長約5英尺(1.5米),鎖鏈齒輪可穿過坍塌的碎石隧道。

此前,專家們曾在丹佛西部的一個礦井裡展示了一款更小的機器人,

能順利地沿著平坦的隧道層前進,但在試圖翻越淩亂的通道時出現了側翻。一位專家表示,當時的地形相當崎嶇,即使是人類也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前進。

據悉,製造一款礦區隧道專用且還需要防酸性廢水腐蝕的機器人,可能要花費約9萬美元,並需要三至四年的研發時間。目前的研發還存在一些重大障礙,包括如何在超出無線電信號的範圍外對礦井深處的機器人進行遠端操作。

一種選擇是在沿途丟棄信號中繼設備,這樣機器人就可以與操作者保持聯繫;另一個是設計一個自主可自己找到路的機器人。此外,研究人員還在開發一份複雜的電腦地圖,可三維度顯示礦井。這些地圖可顯示豎井與自然斷層相交的位置,並提供了如何穿越山區的指引。

EPA水文學家鮑恩(Ian Bowen)指出,未來的這款機器人會給他們提供巨大的幫助,因為在地下會發生很多他們難以確定的情況。另外,EPA也計畫從地表和礦井下部用儀器鑽入鑽孔,以測量地下水流的深度、壓力和方向。一旦完成相關的勘測,該部門將開始研究清潔廢水的技術。

另外,EPA也計畫從地表和礦井下部用儀器鑽入鑽孔,以測量地下水流的深度、壓力和方向。一旦完成相關的勘測,該部門將開始研究清潔廢水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