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感人的奇跡:時隔45年,女子終尋回親生父親

你有想過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你,那個你叫了“爸爸”四十多年的男人竟然不是你的親生父親,而且你的生父甚至都不知道你的存在,你會怎麼辦嗎?

這位來自加拿大的女人就經歷了這戲劇般的一切。

“當我在留語音信箱的時候,我從未抱有任何幻想。直到第二天我收到了一封郵件,這一切都變了。”

Michèle 在20世紀70年代初出生於澳大利亞坎培拉。和普通人一樣她和她的父母住在一起。儘管她一直在父母的陪伴中長大,但在她的內心她隱隱覺得缺少一些什麼東西。

轉眼間,Michèle長大成人組建了新的家庭,成為了一個七歲兒子的媽媽。她也從澳大利亞搬到了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居住。

然而直到有天她的父親去世了,她才得知撫養她長大的人並不是她的親生父親,而且她的生父竟然根本不知道Michèle 的存在。

這個時候Michèle 才意識到自己內心一直以來的空缺是為什麼了,所以她開始尋找她的生父。

可是已經過去45年了,沒有任何聯繫,她也搬離了澳大利亞,找回父親談何容易呢?等待Michèle 的尋父之路是困難的。

她知道的所有資訊只有一個名字——Ian Cullen和一張照片,

團聚的機會看起來很渺茫。

可是Michèle 不願意還沒開始就放棄,所以她求助於媒體。她的父親在60年代中後期從印度移民到澳大利亞,可能他還會在澳大利亞可能他也搬走了,因為所有聯繫方式都在69年之後就再也沒有更新過了。

她費盡心思找到選民名冊,一個名字一個名字的排查。

她累計向印度和澳大利亞的教會寫了75封信。

她甚至通過各種管道找到澳大利亞的所有姓Cullen的人的電話號碼,一遍又一遍地撥號,希望通過這樣找到她的父親或者認識她父親的人。然而一無收穫。

最後只剩下一個每次撥打都會進入語音信箱的電話號碼。嘗試了許多次之後,她只能無奈留言說她只是在找她媽媽的朋友。

Michèle 幾乎都要放棄了,但是感恩節的早晨,有人告訴Michèle 檢查自己的電子郵件。

她找到了她的父親!

原來Cullen在Michèle 出生後搬到了澳大利亞的珀斯市。在那裡他有了一個兒子,也叫伊恩。而且,正如她所瞭解到的那樣,他並不知道她的存在。

整整過了45年,在兒子的陪伴下,Vikki Michèle 終於見到了她的親生父親。

Michèle 的兒子用相機記錄下了這父女重逢的感人時刻。

“在45歲時,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我第一次找到了我的親生父親。”Michèle向相機說:“今天我們第一次見面,而且我有一個新弟弟,一個整整40歲的弟弟。”

相隔了近五十年,Michèle終於第一次見到她的爸爸。在溫暖的鏡頭中,他們熱烈的擁抱,互相凝視著對方。然後,卡倫第一次吻了他的女兒。

在他們團圓一年的時間裡,Michèle與爸爸的關係越來越好。雙方保持聯繫,Michèle已經返回澳大利亞與他一起生活。

雖然45年分隔兩地,未曾見面,但是那種親生父女間濃濃的血緣關係最後還是指引他們重逢。希望他們能夠彼此珍惜重逢的時光,一起修補逝去的歲月中的父女情。

整整過了45年,在兒子的陪伴下,Vikki Michèle 終於見到了她的親生父親。

Michèle 的兒子用相機記錄下了這父女重逢的感人時刻。

“在45歲時,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我第一次找到了我的親生父親。”Michèle向相機說:“今天我們第一次見面,而且我有一個新弟弟,一個整整40歲的弟弟。”

相隔了近五十年,Michèle終於第一次見到她的爸爸。在溫暖的鏡頭中,他們熱烈的擁抱,互相凝視著對方。然後,卡倫第一次吻了他的女兒。

在他們團圓一年的時間裡,Michèle與爸爸的關係越來越好。雙方保持聯繫,Michèle已經返回澳大利亞與他一起生活。

雖然45年分隔兩地,未曾見面,但是那種親生父女間濃濃的血緣關係最後還是指引他們重逢。希望他們能夠彼此珍惜重逢的時光,一起修補逝去的歲月中的父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