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兩會聚焦」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

今天上午,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隆重開幕。

開幕式由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胡水良主持。

大會執行主席祁海龍、劉中華、胡水良、方向明、姚田寶、柯衛明、胡志梁、金玉珍、馬雪明、王國忠、王建良、毛仲華、葉金華、朱國海、朱洪寶、全明華、步曉燕、沈健和其他主席團成員在主席臺就座。市政協主席徐春林,市委、市政府、市政協全體領導,市人武部、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嘉興市濱海辦、嘉興港區和駐平有關單位負責人在主席臺就座。

劉中華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報告共分為三個部分:一是2017年政府工作回顧;二是2018年政府工作安排;三是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2017年政府工作回顧

實現生產總值

605.8億元

增長9.5%

財政總收入

113.2億元

增長14.2%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68.9億元

增長16.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00億元

增長10.1%

城鎮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53654元,增長7.8%

農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31479元,增長8.4%

大力實施經濟創新工程

接軌上海成效顯著

全面推進接軌上海“八個協同”。編制完成接軌上海總體策劃。從上海引進項目121個。021固定電話安裝實現全覆蓋。

市民卡、公交卡與上海地鐵和公交互聯互通。開通多條公交專線。推進滬乍杭鐵路、城際快軌專案前期工作。

與上海8所中小學開展結對合作。開通3家醫院點對點醫保聯網結算。實施平湖城市品牌形象在滬推廣計畫。

有效投資較快增長

引進世界500強及國際行業領先企業投資項目4個、超億美元專案1個,2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個,其中50億元以上1個。

完成合同利用外資6.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億美元、市外內資80億元。浙商回歸到位資金85.1億元。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4.1億元,增長15%,實現出口總額248.2億元,份額占全省1.3%。被認定為國家級出口服裝品質安全示範區。

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工業

實現工業增加值338.2億元,增長9.8%。

新增上市企業2家。

服務業

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35.1億元,增長9%。

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42家。

農業

實現農業增加值16.4億元,增長2%。

舉辦首屆農洽會、“金平湖”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佈會。

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鎮街道科技人才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先進裝備智造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獲批。汽車零部件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成為省級區域科技創新服務平臺。

建設首個浙滬共建眾創空間,推進平湖智創園建設。首個海外孵化器在慕尼克落地運行。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1家。

重點平臺優化提質

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打造“國家級開發區升級版”目標,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獲國家工信部批復。

獨山港經濟開發區與上海石化合作共建浙滬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區,啟動綜合保稅區申報。

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平湖園創新合作模式,啟動園區一期4.7平方公里建設。成立全省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

九龍山旅遊度假區逐步理順開發建設機制。推進政府投融資平臺轉型國控集團獲得AA+信用評級。

各項改革縱深推進

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實現“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745項,覆蓋率達97.6%。

深入實施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改革;完成鹽業體制改革;深化“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推進農村“三權”改革。

大力實施環境整治工程

更高定位推進城市建設

完成市域總體規劃中期評估和22個地塊控規編制,中心城區建設用地控規實現全覆蓋,完成綜合管廊等4個專項規劃編制。

新華路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等建設工程全面完成。當湖路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等加快建設。明湖景區等建成開放。

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60%,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

更高要求抓好環境整治

強勢推進“三改一拆”,創建成為省基本無違建市。完成“三改”494.8萬平方米,拆違整治397.3萬平方米。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開工458個,投資13.2億元。鎮街道駐鎮規劃師實現全覆蓋。

不斷深化“五水共治”,成功捧得“大禹鼎”。全面完成474個劣五類小微水體剿劣任務,市級河道水質全部達到四類以上。

全面開展“五氣共治”,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2.6%。市區禁止燃放、銷售煙花爆竹工作順利推進。

加快實施“五廢共治”,首個危廢綜合處置項目投入運行。

更高標準建設美麗鄉村。完成“1+3”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體系編制,建立美麗鄉村三年行動計畫建設專案庫,建成“七彩水鄉”“鐘溪櫻姿”等風景線。

大力實施民生共用工程

切實加強社會保障

79.8%財政支出用於民生。完成10件政府重點民生實事專案。

強化就業幫扶。全民參保擴面提質。啟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完善兜底保障機制。深化省級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

實施教育提質行動,創建為省示範學習型城市。完成新一輪中小學、幼稚園布點規劃,多個學校建設工程加緊推進。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三醫聯動”和“雙下沉、兩提升”工作,開通“金平湖健康熱線”。優化醫療衛生資源佈局。

實施農貿市場提檔升級,新增星級市場8家。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複評。成功舉辦西瓜燈文化節等系列活動。

扎實推進平安建設

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獲得省平安市“十二連冠”,成功奪取全省首批“平安金鼎”。

大力實施鐵軍打造工程

駐點破難

建立鐵軍打造工程“十個一”工作機制,開展市領導領銜破難、部門領導駐點破難、機關幹部一線破難的“三級破難”行動。

2018年政府工作安排

總體

要求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堅定不移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搶抓我省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機遇,牢牢把握全面接軌上海和建設滬嘉杭G60科創走廊的視窗期,圍繞“全面推進金平湖新崛起”總目標,緊扣“又好又快、特富美安、走在前列”內涵,全面深化經濟創新、環境整治、民生共用、鐵軍打造四大工程,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環境、惠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爭做“兩個高水準”建設排頭兵,加快建設富裕美麗、和諧幸福的現代化金平湖。

建議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主要目標

生產總值

增長7.5%以上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增長10%

全員勞動生產率

增長7%以上

城鎮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長7%

農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長7.5%

經濟發展進一步突出高品質創新

構築金平湖動能轉換新優勢

在接軌上海上持續用力

突出“全要素接軌、全方位提升”,加快推進毗鄰區域一體化建設,專案化推進接軌上海總體策劃的落實。

規劃

交通

醫保

城市品牌

旅遊

農業

在科技創新上激發活力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深化全面創

新改革試點

推進創新

平臺建設

強化企業創

新主體建設

發明專利授權量200件以上

R&D經費支出

占GDP3%

推進創業創新

人才引領工程

在有效投資上保持定力

深入開展產業鏈創新鏈招商,持續招大引強選優,更加突出專案的畝均投資強度、畝均稅收產出和單位資源產出。

推進

招商引資

優化

投資結構

推進

重特大專案

在產業發展上深度著力

完善“2+2+2”

工業產業體系

深入推進

“強平工程”

提升

傳統產業

完善工業項目

准入評價

加大“低小散”企業整治

優化服務業

產業結構

加快構建

新型農業經濟體系

在平臺提升上凝心聚力

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打造“國家級開發區升級版”,加快建設高品質外資集聚地,重點打造中日、中德產業園、生物技術食品產業園,建立涉外線上線下綜合服務平臺,加快向產城融合的科技新城轉變。

獨山港經濟開發區主動融入環杭州灣大灣區建設,謀劃好港產城融合發展,完善海河聯運集疏運體系和疏港公路建設,高標準推進浙滬新材料產業園、臨港物流產業園建設,加速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強勁增長極。

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平湖園完善規劃編制,加快園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建好科技城展示中心、創新CBD等啟動專案,引進一批標杆型、引領型龍頭專案,高起點打造科技產業集聚發展的新高地。

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啟動核心區塊項目建設,推進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農產品生產加工示範區建設,以產鄉融合的新實踐創造鄉村振興的平湖經驗。

九龍山旅遊度假區加大招商和專案投入力度,推進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工作,爭創國家4A級旅遊景區。加快推動各鎮街道工業園區、專業園區、特色小鎮等平臺特色發展、錯位發展、聯動發展。

在深化改革上精准發力

最多跑一次

畝均論英雄

創新發展

新時期“新倉經驗”

進一步推進

戶籍制度改革

全域環境進一步突出高品質整治

開創金平湖城鄉統籌新局面

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以更高的定位和標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中心城區啟動建國南路地下隧道工程建設,完成當湖路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南河頭歷史文化街區一期工程,加快推進城市有機更新,高品質高標準推進安置房建設。

南市新區推進市政路橋和公共服務、商業配套建設,提升明湖景區運營管理,高標準建設南市青影生態綠廊景觀項目一期,完成毓秀路、南環線二期建設。

東湖新區推進東方公園前期工作,東湖景區拓展功能內涵,建成望湖路“當湖十局”主題公園,完成三港路延伸段、望湖路二期建設,加快東方路快速路、東方大橋等道路橋樑建設。

北部新城加快產城融合。研究謀劃城市東、西部預留拓展區塊功能定位。完成乍興公路二期、平興公路“白改黑”等工程。加大智慧城市建設力度,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

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推進公交移動支付等智慧交通建設。新華路沿線停車場建成使用,加快當湖路立體停車樓建設,新增車位671個,啟用停車誘導資訊系統,主要道路推行“網格化雙路長制”。

持續狠抓環境提升

深入推進“三改一拆”

加快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

持續攻堅“五水共治”

大力開展“五氣共治”

統籌抓好“五廢共治”

全面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

一崗雙責和企事業單位環保主體責任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定自覺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路子。

深化農業供給側

結構性改革

加快打造美麗鄉村

升級版

強化歷史文化村落

保護利用

發展壯大

村級集體經濟

民生事業進一步突出高品質共用

譜寫金平湖美好生活新篇章

健全社會保障網路

就業

社保

扶貧

養老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

教育

醫療

文化

文明

提升社會治理水準

堅持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

基層治理

體系建設

完善法律服務供給機制

防範化解

重大風險

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

加快建設創新型政府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加快建設責任政府

加快建設廉潔政府

加快建設學習型政府

與上海8所中小學開展結對合作。開通3家醫院點對點醫保聯網結算。實施平湖城市品牌形象在滬推廣計畫。

有效投資較快增長

引進世界500強及國際行業領先企業投資項目4個、超億美元專案1個,2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個,其中50億元以上1個。

完成合同利用外資6.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億美元、市外內資80億元。浙商回歸到位資金85.1億元。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4.1億元,增長15%,實現出口總額248.2億元,份額占全省1.3%。被認定為國家級出口服裝品質安全示範區。

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工業

實現工業增加值338.2億元,增長9.8%。

新增上市企業2家。

服務業

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35.1億元,增長9%。

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42家。

農業

實現農業增加值16.4億元,增長2%。

舉辦首屆農洽會、“金平湖”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佈會。

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鎮街道科技人才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先進裝備智造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獲批。汽車零部件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成為省級區域科技創新服務平臺。

建設首個浙滬共建眾創空間,推進平湖智創園建設。首個海外孵化器在慕尼克落地運行。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1家。

重點平臺優化提質

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打造“國家級開發區升級版”目標,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獲國家工信部批復。

獨山港經濟開發區與上海石化合作共建浙滬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區,啟動綜合保稅區申報。

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平湖園創新合作模式,啟動園區一期4.7平方公里建設。成立全省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

九龍山旅遊度假區逐步理順開發建設機制。推進政府投融資平臺轉型國控集團獲得AA+信用評級。

各項改革縱深推進

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實現“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745項,覆蓋率達97.6%。

深入實施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改革;完成鹽業體制改革;深化“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推進農村“三權”改革。

大力實施環境整治工程

更高定位推進城市建設

完成市域總體規劃中期評估和22個地塊控規編制,中心城區建設用地控規實現全覆蓋,完成綜合管廊等4個專項規劃編制。

新華路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等建設工程全面完成。當湖路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等加快建設。明湖景區等建成開放。

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60%,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

更高要求抓好環境整治

強勢推進“三改一拆”,創建成為省基本無違建市。完成“三改”494.8萬平方米,拆違整治397.3萬平方米。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開工458個,投資13.2億元。鎮街道駐鎮規劃師實現全覆蓋。

不斷深化“五水共治”,成功捧得“大禹鼎”。全面完成474個劣五類小微水體剿劣任務,市級河道水質全部達到四類以上。

全面開展“五氣共治”,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2.6%。市區禁止燃放、銷售煙花爆竹工作順利推進。

加快實施“五廢共治”,首個危廢綜合處置項目投入運行。

更高標準建設美麗鄉村。完成“1+3”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體系編制,建立美麗鄉村三年行動計畫建設專案庫,建成“七彩水鄉”“鐘溪櫻姿”等風景線。

大力實施民生共用工程

切實加強社會保障

79.8%財政支出用於民生。完成10件政府重點民生實事專案。

強化就業幫扶。全民參保擴面提質。啟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完善兜底保障機制。深化省級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

實施教育提質行動,創建為省示範學習型城市。完成新一輪中小學、幼稚園布點規劃,多個學校建設工程加緊推進。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三醫聯動”和“雙下沉、兩提升”工作,開通“金平湖健康熱線”。優化醫療衛生資源佈局。

實施農貿市場提檔升級,新增星級市場8家。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複評。成功舉辦西瓜燈文化節等系列活動。

扎實推進平安建設

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獲得省平安市“十二連冠”,成功奪取全省首批“平安金鼎”。

大力實施鐵軍打造工程

駐點破難

建立鐵軍打造工程“十個一”工作機制,開展市領導領銜破難、部門領導駐點破難、機關幹部一線破難的“三級破難”行動。

2018年政府工作安排

總體

要求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堅定不移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搶抓我省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機遇,牢牢把握全面接軌上海和建設滬嘉杭G60科創走廊的視窗期,圍繞“全面推進金平湖新崛起”總目標,緊扣“又好又快、特富美安、走在前列”內涵,全面深化經濟創新、環境整治、民生共用、鐵軍打造四大工程,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環境、惠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爭做“兩個高水準”建設排頭兵,加快建設富裕美麗、和諧幸福的現代化金平湖。

建議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主要目標

生產總值

增長7.5%以上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增長10%

全員勞動生產率

增長7%以上

城鎮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長7%

農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長7.5%

經濟發展進一步突出高品質創新

構築金平湖動能轉換新優勢

在接軌上海上持續用力

突出“全要素接軌、全方位提升”,加快推進毗鄰區域一體化建設,專案化推進接軌上海總體策劃的落實。

規劃

交通

醫保

城市品牌

旅遊

農業

在科技創新上激發活力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深化全面創

新改革試點

推進創新

平臺建設

強化企業創

新主體建設

發明專利授權量200件以上

R&D經費支出

占GDP3%

推進創業創新

人才引領工程

在有效投資上保持定力

深入開展產業鏈創新鏈招商,持續招大引強選優,更加突出專案的畝均投資強度、畝均稅收產出和單位資源產出。

推進

招商引資

優化

投資結構

推進

重特大專案

在產業發展上深度著力

完善“2+2+2”

工業產業體系

深入推進

“強平工程”

提升

傳統產業

完善工業項目

准入評價

加大“低小散”企業整治

優化服務業

產業結構

加快構建

新型農業經濟體系

在平臺提升上凝心聚力

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打造“國家級開發區升級版”,加快建設高品質外資集聚地,重點打造中日、中德產業園、生物技術食品產業園,建立涉外線上線下綜合服務平臺,加快向產城融合的科技新城轉變。

獨山港經濟開發區主動融入環杭州灣大灣區建設,謀劃好港產城融合發展,完善海河聯運集疏運體系和疏港公路建設,高標準推進浙滬新材料產業園、臨港物流產業園建設,加速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強勁增長極。

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平湖園完善規劃編制,加快園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建好科技城展示中心、創新CBD等啟動專案,引進一批標杆型、引領型龍頭專案,高起點打造科技產業集聚發展的新高地。

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啟動核心區塊項目建設,推進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農產品生產加工示範區建設,以產鄉融合的新實踐創造鄉村振興的平湖經驗。

九龍山旅遊度假區加大招商和專案投入力度,推進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工作,爭創國家4A級旅遊景區。加快推動各鎮街道工業園區、專業園區、特色小鎮等平臺特色發展、錯位發展、聯動發展。

在深化改革上精准發力

最多跑一次

畝均論英雄

創新發展

新時期“新倉經驗”

進一步推進

戶籍制度改革

全域環境進一步突出高品質整治

開創金平湖城鄉統籌新局面

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以更高的定位和標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中心城區啟動建國南路地下隧道工程建設,完成當湖路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南河頭歷史文化街區一期工程,加快推進城市有機更新,高品質高標準推進安置房建設。

南市新區推進市政路橋和公共服務、商業配套建設,提升明湖景區運營管理,高標準建設南市青影生態綠廊景觀項目一期,完成毓秀路、南環線二期建設。

東湖新區推進東方公園前期工作,東湖景區拓展功能內涵,建成望湖路“當湖十局”主題公園,完成三港路延伸段、望湖路二期建設,加快東方路快速路、東方大橋等道路橋樑建設。

北部新城加快產城融合。研究謀劃城市東、西部預留拓展區塊功能定位。完成乍興公路二期、平興公路“白改黑”等工程。加大智慧城市建設力度,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

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推進公交移動支付等智慧交通建設。新華路沿線停車場建成使用,加快當湖路立體停車樓建設,新增車位671個,啟用停車誘導資訊系統,主要道路推行“網格化雙路長制”。

持續狠抓環境提升

深入推進“三改一拆”

加快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

持續攻堅“五水共治”

大力開展“五氣共治”

統籌抓好“五廢共治”

全面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

一崗雙責和企事業單位環保主體責任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定自覺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路子。

深化農業供給側

結構性改革

加快打造美麗鄉村

升級版

強化歷史文化村落

保護利用

發展壯大

村級集體經濟

民生事業進一步突出高品質共用

譜寫金平湖美好生活新篇章

健全社會保障網路

就業

社保

扶貧

養老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

教育

醫療

文化

文明

提升社會治理水準

堅持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

基層治理

體系建設

完善法律服務供給機制

防範化解

重大風險

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

加快建設創新型政府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加快建設責任政府

加快建設廉潔政府

加快建設學習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