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鄭良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避免“三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並首次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閆坤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將在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等方面發揮關鍵性作用(2月2日 中國青年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需要真正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內涵。目前鄉村振興戰略才剛剛起步,

一些地方就“念歪了經”,產生“脫軌”的傾向。一些地方出現了鄉村振興“樣板化”、建設主體“錯位化”、發展取向“非農化”等錯誤傾向。這些傾向與中央宣導的戰略要求完全不符,與農民群眾的期待也不合拍,因此,要堅決杜絕。

鄉村振興要避免“樣板化”,謹防“鋪攤子”變為“爛攤子”。鄉村振興並不是不需要示範或樣板帶動。但有的鄉鎮看到別的地方樹立樣板,

為避免“矮人一頭”,不顧自身條件,“硬著頭皮也要上”,項目攤子也越鋪越大。不少村莊的民居和街道風格統一,樣式造型設計思維單一。走在街道上,大都有刻意打造出來的古風古韻的店鋪,很少正常營業,門庭冷落。這樣的“鋪攤子”極易變成“爛攤子”。

建設主體要避免“錯位化”,謹防“政府主導、百姓旁觀”。鄉村振興迫切需要凝聚力量,群建共治,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讓農民群眾唱主角。

但目前不少地方是政府單方面地主抓、主推一些需要共同努力的鄉村事項,農民群眾反而缺席、失語,漠然旁觀。有的黨政主要領導有很系統的思路和很超前的理念,並且總結出一套模式,或用數位代表,或用文字概括。但實際上,村民鮮有人知道,甚至一些基層幹部也搞不清來龍去脈。村民沒有參與感,自然也難以體會到獲得感。

發展取向要避免“非農化”,謹防“房地產化”、“圈地化”的苗頭。

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從單純的種糧務農、進城打工以外,實現三產融合,開拓農民就業增收的“第三空間”。然而,在政府大力助推之下,工商資本進入農業後,有相當一部分從事的並不是農業生產經營,出現了“房地產化”、“圈地化”的苗頭,偏離“三農”軌道,導致農村沒了“農味兒”,從而失去了鄉土文明固有的“精氣神”,此種現象必須杜絕。

總之,鄉村振興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品質興農之路、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走鄉村善治之路、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堅決避免“三化”。

稿源:荊楚網

作者:鄭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