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兩個嬰兒因媽媽覺得他們冷,結果熱成了捂汗綜合症

最近廣東的天氣急劇下降,

但很多去醫院就診的孩子都不是凍出病來,

而是捂出來的!!!!

因為有一種冷,

叫做“你媽覺得你冷”!

天冷要添衣,

此話對有孩子的家庭絕不需提醒,

早就層層疊疊加上了。

最近,一個7天,一個未足月,

兩個嬰兒抱到醫院時已離開人世…

兩場悲劇的發生,

竟都是因為"捂汗綜合症"!

以下兩個事件,

值得所有廣州父母反思!

僅在世上活了7天的嬰兒

前天清晨5點多,新橋醫院的醫生接到急診,患者是名出生不到7天的男嬰,“我看到孩子時,他已經面色發黑,孩子去世時,咬緊牙關,一臉痛苦…根據病情推斷,這應該是屬於新生兒猝死綜合征中的蒙被綜合症致死。

孩子媽媽回憶說,睡前,孩子手腳發涼,不停哭鬧。好不容易哄睡了,孩子身上除了自己的衣服、厚實的包被,還有跟母親一起蓋著的厚重保暖被。

但第二天媽媽醒來一看,孩子已經沒有反應,連忙送往醫院。

未足月嬰兒捂被離世

男嬰離世,醫生、護士們不停通過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傳播這個案例,希望提醒更多的父母。怎料,悲劇再度發生…

第二天的早上,醫生又接診了一名出生不滿30天的寶寶,和前一個寶寶一樣,送到醫院時,孩子已經沒了呼吸,家人哭作一團…和前一個家庭一樣,老人習慣和孩子一起蓋上厚厚的被子保暖。

最終,醫生們全力搶救,仍舊沒能把孩子留在世上。

連續兩天,

眼睜睜看著兩個年幼的嬰兒離世,

兒科的幾位年輕的醫生哭了…

很多廣州父母在帶小孩的過程中,

經常能聽到:

"細路仔熱D總好過凍親"、"穿多兩件唔先唔怕凍"

"包緊D,包多D,唔好俾BB入到風"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試問,每次幫孩子加這麼多衣服和被子時,

有沒有想過:成年人都受得了,何況是孩子?

究竟什麼是捂熱綜合症

捂熱綜合症,又稱“嬰兒蒙被缺氧綜合症”或“嬰兒悶熱綜合征”,也就是過度保暖、捂悶過久引起的嬰兒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迴圈衰竭的一種冬季常見急症。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捂熱綜合症多發生在寒冷季節、寒冷季節、寒冷季節!不要捂、不要捂、不要捂!

這些常識,父母需知道1不要過分保暖

採用空調取暖的,不能讓熱風對著嬰幼兒吹,並適時開窗通風;採用取暖器取暖的,應在地上放一小盆的水,以保持室內的濕度。如無取暖設備,嬰兒的蓋被不能太多太重;熱水袋要用毛巾包好,放在棉被外面,置於小孩的足底和身體的兩側。出現捂熱的情況馬上給孩子脫衣服!

2不要在嬰兒頭上罩毛巾或紗巾之類的東西

以免嬰兒活動時,毛巾掉落到嬰兒的面部而發生缺氧或窒息。

3提倡母嬰分被睡眠

儘量不要母嬰同蓋一床被或讓嬰幼兒睡在母親的腋下,極易形成高熱和缺氧的環境。家長應經常看望睡眠中的嬰兒,當嬰兒哭鬧或煩躁不安時,應及時尋找原因。如嬰兒面色通紅,甚至頭上有汗,說明太暖,應及時移去取暖設備,或減少蓋被。

4不能含乳☆禁☆頭入睡

這容易引起缺氧和窒息。萬一發生了“嬰幼兒蒙被綜合征”,應立即清除口鼻分泌物,松解衣扣,減少包裹,擦乾汗水,迅速送醫院救治,切莫掉以輕心,因為缺氧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引起腦組織不可逆轉的損害。

很多家長很保護自家孩子,一定要捂起來!不然,就覺得對不起孩子。
其實,孩子新陳代謝旺盛,怕熱不怕冷,而且孩子經常處於停不下的活動狀態,所以孩子一定要比大人穿的少!

如何判斷寶寶是熱還是冷呢? 一般除了摸摸寶寶的小手之外,更準確的方法是:如下圖~

方法: 家長只要把手指(建議用食指,更靈敏精確)從孩子後衣領處伸進上背心部,左右橫掃一下,如果手指感覺溫暖舒適,說明孩子衣服夠了;如果覺得有發燙感,甚至有濕潤感,說明孩子出汗了,衣服穿多了;如果手指感覺不夠溫暖,就說明孩子衣服不夠,要加衣了。

上身可以這樣穿:棉質貼身內衣+針織毛衣+保暖背心/馬甲+羽絨或者棉襖外套(1歲以下的寶寶可以考慮連體羽絨服,活動或室內時可脫掉外套)。

下身可以這樣穿:秋褲+棉褲/羽絨褲(特別冷的寒冬,棉褲或羽絨褲裡可以再加毛線褲)。

洋蔥穿衣法好處:一是足夠溫暖,二是方便穿脫,可以根據需求增減,在寒冷的戶外和暖氣房之間自由切換毫無壓力。而且還很時髦哦!

衷心希望父母們引以為戒!

不要再讓這樣的悲劇發生!

乃至呼吸、迴圈衰竭的一種冬季常見急症。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捂熱綜合症多發生在寒冷季節、寒冷季節、寒冷季節!不要捂、不要捂、不要捂!

這些常識,父母需知道1不要過分保暖

採用空調取暖的,不能讓熱風對著嬰幼兒吹,並適時開窗通風;採用取暖器取暖的,應在地上放一小盆的水,以保持室內的濕度。如無取暖設備,嬰兒的蓋被不能太多太重;熱水袋要用毛巾包好,放在棉被外面,置於小孩的足底和身體的兩側。出現捂熱的情況馬上給孩子脫衣服!

2不要在嬰兒頭上罩毛巾或紗巾之類的東西

以免嬰兒活動時,毛巾掉落到嬰兒的面部而發生缺氧或窒息。

3提倡母嬰分被睡眠

儘量不要母嬰同蓋一床被或讓嬰幼兒睡在母親的腋下,極易形成高熱和缺氧的環境。家長應經常看望睡眠中的嬰兒,當嬰兒哭鬧或煩躁不安時,應及時尋找原因。如嬰兒面色通紅,甚至頭上有汗,說明太暖,應及時移去取暖設備,或減少蓋被。

4不能含乳☆禁☆頭入睡

這容易引起缺氧和窒息。萬一發生了“嬰幼兒蒙被綜合征”,應立即清除口鼻分泌物,松解衣扣,減少包裹,擦乾汗水,迅速送醫院救治,切莫掉以輕心,因為缺氧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引起腦組織不可逆轉的損害。

很多家長很保護自家孩子,一定要捂起來!不然,就覺得對不起孩子。
其實,孩子新陳代謝旺盛,怕熱不怕冷,而且孩子經常處於停不下的活動狀態,所以孩子一定要比大人穿的少!

如何判斷寶寶是熱還是冷呢? 一般除了摸摸寶寶的小手之外,更準確的方法是:如下圖~

方法: 家長只要把手指(建議用食指,更靈敏精確)從孩子後衣領處伸進上背心部,左右橫掃一下,如果手指感覺溫暖舒適,說明孩子衣服夠了;如果覺得有發燙感,甚至有濕潤感,說明孩子出汗了,衣服穿多了;如果手指感覺不夠溫暖,就說明孩子衣服不夠,要加衣了。

上身可以這樣穿:棉質貼身內衣+針織毛衣+保暖背心/馬甲+羽絨或者棉襖外套(1歲以下的寶寶可以考慮連體羽絨服,活動或室內時可脫掉外套)。

下身可以這樣穿:秋褲+棉褲/羽絨褲(特別冷的寒冬,棉褲或羽絨褲裡可以再加毛線褲)。

洋蔥穿衣法好處:一是足夠溫暖,二是方便穿脫,可以根據需求增減,在寒冷的戶外和暖氣房之間自由切換毫無壓力。而且還很時髦哦!

衷心希望父母們引以為戒!

不要再讓這樣的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