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東莞人的味覺記憶:“老字型大小”花園粥城讓你品嘗懷舊滋味

迎合年輕人口味 延續“穈” 的傳說

說起東莞喝粥的好去處,花園粥城都會是讓人窩心存在的“老字型大小”,它肇始於1996年,從一家燉湯小店起家,以粥為主題,發掘東莞本土美食,一碗靚粥,

幾簋鮮味,成為一代東莞人的味覺記憶。

隨著時代的發展,近日該本土品牌餐飲店決定推出創新品牌“粥城故事”,以全新的用餐體驗和餐廳設計讓更多年輕人接受並喜愛。該品牌創始人黎平夫婦表示,全新品牌的推出將不會改變餐廳的傳統美食出品,將繼續以“匠心一粥”,不忘初心的精神,在傳承中不斷發展、創新,希望用味道回饋世代東莞食客。

出品:

將延續粥的“主打歌” 品種兼顧傳統和創新

繼銀豐路粥城因租約到期而遷址至今,東莞坊間仍流傳著關於該傳統本土餐飲品牌的諸多傳說,該品牌CEO黎平於近日發聲,為了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接受並喜愛上東莞傳統美食出品,他宣佈花園粥城迎合發展需求和時代特點,推出全新餐飲品牌——粥城故事,而且同時將目前正在經營的3家店,即西平店、萬科店和中心廣場店同時統一更名為粥城故事。

據其介紹,粥城故事和花園粥城兩個品牌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經營方式和餐廳設計等方面,一改規模較大型的傳統餐飲模式為現代較小型的“輕食”小店模式,在店內裝潢和設計方面更迎合年輕一族的需求,講求簡約和輕快、舒適感。

在出品方面,黎平表示將延續粥主題的“主打歌”不變,而且兼顧傳統和創新,例如,將保留豬雜粥、狀元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等傳統出品,

同時又創新出冬瓜魚蓉粥、柴魚花生粥等新品。

老火粥

情感:

延續“穈”的熱愛 一碗粥的守候

粥,古稱“穈”,《說文解字》有“黃帝初教作糜”之說。黎平向記者表達了自己對粥一直以來的喜愛,他認為粥是最能撫慰人心的食品。

而這與其兒時的經歷不無關係,

他說自己曾經歷歷了食不裹腹的日子,那時的一碗薄粥就足已當頓,如今人們喝粥已經與溫飽無關,所謂大音希聲,大味必淡。

經過大魚大肉濃茶辣酒之後,又或偶遇工作不順、熬夜、身體不適而茶飯不思時,一碗熱粥,溫暖熨帖的不僅是胃,還有心。黎平說,嫋嫋粥香和粥中醇厚而綿長的滋味,帶給人們的是寧靜和溫馨,是奢華之後的簡樸,是人生境界的返璞歸真。

黎平還認為粥能詮釋愛。

粥字從米,從二弓。“米”指米粒,“弓”意為“張開”、“扯大”,無論是母親在家中煲粥還是煮粥師傅在廚房操作,要煲一碗好粥,除了米靚水好外,都需要四到六個小時的慢火熬制,不至於糊底、不至於溢出,以至於被“張開”的米粒中的澱粉蛋白等元素在恒溫和翻轉的條件下充分水解成口感鮮香物質。他說,所謂匠工出細活,方能達到水乳☆禁☆交融的效果,這幾個小時的悠長等待,正是愛的守候。

懷舊滋味:

鮑汁雞腳

不變的味道,吃過的人全都懂,味道依然醇香。

糯米排骨

從小學吃到大學畢業三年, 軟香易入口,雪白的糯米比排骨更有口感。

鮑汁豆腐

是上桌率極高的傳統菜式之一,老少鹹宜。

豬骨蓮藕煲

偶爾熬至深夜,唯有一碗豬骨蓮藕煲最能溫潤心和胃,滋養身心又能安撫疲憊的身體。

燒雞

豐富的油脂會順著雞外皮流下來,口感焦脆。

芋頭糕

具有治癒系的安慰特色,軟綿而香甜。

正是愛的守候。

懷舊滋味:

鮑汁雞腳

不變的味道,吃過的人全都懂,味道依然醇香。

糯米排骨

從小學吃到大學畢業三年, 軟香易入口,雪白的糯米比排骨更有口感。

鮑汁豆腐

是上桌率極高的傳統菜式之一,老少鹹宜。

豬骨蓮藕煲

偶爾熬至深夜,唯有一碗豬骨蓮藕煲最能溫潤心和胃,滋養身心又能安撫疲憊的身體。

燒雞

豐富的油脂會順著雞外皮流下來,口感焦脆。

芋頭糕

具有治癒系的安慰特色,軟綿而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