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網貸1號:網貸發展的不同階段,挑選平臺的標準都只能作為參考

網貸行業的每個發展階段不同,投資人判斷平臺安全的標準也不同。

P2P網貸早期平臺發展良莠不齊,大家都瞄準了市場紅利紛紛湧入,所以這一時期的投資人基本都參考平臺派系背景和行業協會等機構背書。

當時國資系平臺無疑是最受投資人青睞的,畢竟有國企撐腰兜底可信度大增。此外上市系平臺也是比較受歡迎的,同樣有上市系公司投資應該也是不錯的。不過隨著這兩年“國資雷”、“上市雷”接連出現,投資人也逐漸也意識到原來上市系、國資系的平臺也不一定是安全的,也會出事暴雷。所以這些上市系、國資系、風投系等等背景平臺都只能作為參考而不能代表百分之分安全。

行業協會機構背書知道是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會員,在2016年相關部門成立了互聯網金融協會,P2P平臺只要就達到相應的要求便能加入互金協會。成為協會成員不僅可以資源分享,還可以為平臺增加背書。

P2P平臺瘋狂增長時期,

行業不斷湧現各種平臺,部分投資人也不在滿足背景系平臺的收益,開始轉向民營中小平臺。這時投資人判斷安全的因素便是“協力廠商支付”、“風險備付金”等條件。

相比於有背景的P2P平臺,其他中小平臺想要吸引投資人就只能在收益上下功夫,但是收益高也意味著風險高,所以投資人便會看平臺有沒有風險備付金。因為當借款人出現逾期後,平臺將會用這筆資金向投資人墊付,

至少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資人的損失,同時對於平臺來說還能吸引新的投資人繼續投資。此外投資人還會看平臺有沒有主動開設協力廠商資金託管服務,或者是有沒有和銀行合作或者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合作。

2016年網貸行業開啟監管整治,

由於過去幾年野蠻式的發展為行業聚集了大量的風險和問題,所以政府部門介入著手進行整頓。監管政策下發初期很多人都認為很多太嚴厲,平臺很難完成,但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想努力發展的平臺合規整改的差不多,動機不純的平臺也陸續跑路卷走投資人的資金。

監管政策要求P2P平臺必須介入銀行存管系統,所以這時期投資人將上線存管作為判斷安全性的標準。

但2017年下半年接連發生“存管雷”事件,銀行存管與安全再次劃上了不等號,因為即使上線銀行存管系統的平臺也可能出現爆雷,也會卷走投資投資人的本金。據瞭解截至2018年1月21日,行業中已經出現了30家上線存管的平臺暴雷,再次錘實了存管不等於安全性。

2017年12月網貸整治驗收通知檔落地,明確P2P平臺備案時間和相關要求,在6月份後平臺完成驗收備案工作後,會不會出現“備案雷”呢?

說到底備案只是給投資人挑選平臺提供了一個相對綜合的參考維度,但也不能等於絕對安全。備案登記對於平臺來書其實是一種准入機制,只是因為行業監管政策落後現在才補上。所以對於投資人而言完成備案的平臺也不代表一定安全。備案的平臺短期內出現擠兌風險的概率會很低,如果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平臺運營不善,風險不斷積累依舊會導致平臺出問題。

本文由網貸1號整理,轉載需注明:www.wangdai1hao.com

2017年12月網貸整治驗收通知檔落地,明確P2P平臺備案時間和相關要求,在6月份後平臺完成驗收備案工作後,會不會出現“備案雷”呢?

說到底備案只是給投資人挑選平臺提供了一個相對綜合的參考維度,但也不能等於絕對安全。備案登記對於平臺來書其實是一種准入機制,只是因為行業監管政策落後現在才補上。所以對於投資人而言完成備案的平臺也不代表一定安全。備案的平臺短期內出現擠兌風險的概率會很低,如果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平臺運營不善,風險不斷積累依舊會導致平臺出問題。

本文由網貸1號整理,轉載需注明:www.wangdai1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