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懂茶妹說茶|如何鑒別古樹茶?這六點很重要

對於古樹茶的認定,其實存在著一些爭議。有人認為,嚴格意義上的古茶樹應該是300年以上的喬木型大葉茶樹,但普遍認為樹齡在百年以上的茶樹的茶葉都可稱作“古樹茶”。

在辨別古樹茶方面,很多人都存在著誤區,往往根據葉底的大小厚薄來判斷,以為葉大葉厚就是古樹茶。其實,葉大葉厚跟古樹與否是沒有必然聯繫的,而是跟茶種有關,茶樹有大葉種和小葉種,有厚葉型和薄葉型,下面我們就看看怎麼辨別古樹茶吧!

茶湯

茶湯是鑒別古樹茶的標準之一,因為古樹茶氨基酸含量比臺地茶的要高,所以古樹茶的茶湯粘稠感強,厚實度更顯著,口感更為飽滿。新制茶顏色多為透亮的黃綠色,而過了第一個三五年的轉化期,古樹茶茶湯多為黃亮、金黃色等,色澤明亮。

甜度

這裡的“甜”說的是入口後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現,不能與回甘混為一談。古樹茶的甜味一般為高雅清甜,甘韻比較足,這是一般的臺地茶所無法模仿的。因此想要辨別一款茶是否是古樹茶,就要看這款茶的“甘韻”表現。

香韻

不同的茶樹根系深度和土壤環境不同,攝取的養分也不同,香韻更是千差萬別,古樹茶能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能將各山頭的獨特性體現出來。

一般來說古樹茶的香氣濃郁持久,香韻越沉穩就代表內質就越足。

苦澀

苦澀較重而不能化開的茶主要可能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茶樹齡較小,吸收土壤的養分較少,其他滋味表現較弱,苦澀就體現得尤為突出;另一種則為茶樹施肥,特別是尿素能迅速催長,

但它會很快改變土壤結構,臺地茶僅能吸收的淺層土壤裡鹼性加強,所以就會造成苦澀增加。古樹茶的苦是化的很快的,喝茶時留出一杯茶湯,冷卻之後再來喝,苦澀會加重,但茶香、回甘、生津,甜等都還在,這就是古樹茶內質豐富、茶性穩定的表現。

喉韻

喉韻的產生是因為茶品內質豐富,茶湯喝下時滋味會在喉部累加釋放,臺地茶內質不足所以還沒有累加就已經釋放,

所以不能形成喉韻。古樹茶在喝完茶後這種喉韻均能持續20-30分鐘之久,喉韻越久就代表內質越足。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發佈,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