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魏建軍下了死命令,上海車展上的“WEY”必須爆紅?

隨著年度大戲上海車展越來越近,長城汽車的動作也越來越大。

先是在青島拋出了SUV的國民神車新款H6,接著又在自己的大本營主動爆料了底牌——以老闆姓氏命名的神作“WEY”。

老魏甚至說,“WEY”這個牌子是否盈利不重要,能不能“火”才是第一位的。

上海車展將是最好的試金石。

從很多方面來說,WEY如果不火的話,真的會讓人吃驚。

產品方面,哈弗H6為長城積攢了第一手的神車養成經驗,儘管H8的高端之路以失敗告終,但也並不是一無所得——至少長城在打造供應鏈和系統集成方面又獲得了能力加成。

或者可以這麼說,H8經歷過的那些或大或小的bug,WEY都不會再掉進同一個坑裡。

這也是H8背上了“跳票王”的惡名、且把消費者的耐心消磨殆盡,但WEY去年廣州車展亮相,今年上海車展就已經接近量產的最大原因。

而近日的媒體試駕,也說明長城在加緊製造WEY駕臨的氣氛,期間甚至還展示了包括自動刹停在內的時髦技術。

長城甚至還同期展示了自己的變速器基地,這同樣意味深長:WEY已經武裝到了牙齒,做好了一切準備,要收割上海車展的眼球。

至於戰略方面,那就更挑不出毛病。

對於一個自主品牌來說,在完成了“量”之後,選擇品牌向上,這完全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法則。

往大了說,

這是自主品牌的一種擔當,吉利、比亞迪都在做同樣的事兒;往小了說,在脫離了生存危機之後,大家都想過的更好。

而目前的江湖,對於自主品牌來說簡直就是最好的時代了。

天時地利人和,幾乎都有了。

這麼說WEY在上海車展的亮相,是一個板上釘釘的爆款?

還真不一定。

產品力實際上不用太過質疑,最重要的就是不同的價格,不同的市場。

H6靠的是堆砌配置和性價比,WEY依然無法逃出這個套路。

據說WEY的價格是15-20萬,相比H6目前8.88-14.28萬元的指導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不同的消費者,當然還有不同的需求。

這個細分市場的人們除了想要更大的空間、更好的配置、更好的價格之外,他們還想要面子,也就是牌子——那是一種獲得更高層面認同的東西,

跟品牌的調性有關。

而WEY,肩負H8未竟的使命,還需要繼續證明自己是一個好品牌。

另外就是對手也更多了。

群狼環伺。

吉利有富豪在技術上背書,而比亞迪有新能源的強悍背景,並且也請了奧迪的設計師,傳祺和長安也都沒閑著,並且還進一步把戰火燒到了大7座的領域。

這些WEY都沒有。

但是話說回來,只有競爭,才能有強者。

從很多方面來看,今年的上海車展,將是最近幾年最好看的車展。

滿懷期待WEY的表演。

滿懷期待WEY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