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曾被荒廢的庭院,現已成為我國十大名園之一

清暉園,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鎮,其構築精巧,佈局緊湊,集我國古代建築、園林、雕刻、詩書、灰雕等藝術於一身,被譽為中國十大名園之一,也是佛山市內一個必去的景點。

這裡原為明朝萬曆丁未狀元黃士俊的宅第,到了清乾隆年間,黃家中落,庭院荒廢,隨後被進士龍應時所收購,經過其幾代人的精心修建,直到民國初年,全園格局始趨定型,而現存的建築主要建于清嘉慶年間。

清暉園取名靈感源于南朝詩人名句“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中的“清暉”,聽起來就是個清新脫俗的名字,園林風格與之相應。園區占地面積達兩萬多平方米,主要景點船廳、碧溪草堂、筆生花館、惜陰書屋、歸寄廬、澄漪亭、八角池、竹苑、鬥洞、獅山等等,要把各個景點都品味一番的話,得需半天時間。

園區不算很大,但園內的曲徑門廊、水榭花亭都是四通八達的,進園不久我便分不清東南西北了,或許,這裡根本沒有固定的遊園路徑,

儘管隨意遊蕩,也能感受其意境。

船廳,別稱小姐樓,傳為園主未出閣的千金小姐所居,是樓船式雙層磚木建築,據說全國僅此一例。

惜陰書屋,是園主供族中子弟讀書的地方,也用作接待文人墨客之所,取名“惜陰”,就是讓後人珍稀光陰,發奮圖強。

歸寄廬,位於園區的後半部,名字表達了園主“辭官歸裡,寄跡庭園”的意願。

此行印象最深刻的要算這裡的石山和瀑布,汩汩流水就如一首樂曲,充溢著園內的每一個角落,閉上眼睛,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間。

在眾多石山之中,規模最大的是鳳來峰,以古代經典的“風雲際匯”石山構圖,共用近三千噸山東花石崗石砌成,高12.8米,是廣東省內最大、最高的花石崗石山,為全園的制高點。山上瀑布飛瀉而下,落入碧水之中,何其壯觀。

一棵古榕自下而上,穿山破石,可以說是假山中最美的點綴。

充溢著園內的每一個角落,閉上眼睛,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間。

在眾多石山之中,規模最大的是鳳來峰,以古代經典的“風雲際匯”石山構圖,共用近三千噸山東花石崗石砌成,高12.8米,是廣東省內最大、最高的花石崗石山,為全園的制高點。山上瀑布飛瀉而下,落入碧水之中,何其壯觀。

一棵古榕自下而上,穿山破石,可以說是假山中最美的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