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國藩的另一面,殘忍殺戮背後的真實原因

曾國藩生於一八一一年,傳統學問集一身,被認為是理學大師,文章寫的也很不錯,曾國藩家書更是全國各大書店均有銷售,那個書店要是沒有關於曾國藩的書那還好意思叫書店嗎?讀曾國藩的家書,

我們可以感覺到的是一位嚴厲的父親,和藹的兄長和自我修養極高的儒生。

但是這位大師的另一面卻是鐵血無情、冷酷殘忍。一將功成萬骨枯,曾國藩組建湘軍那天起就想著幹一件事,那就是殺戮,殺光所有跟著洪秀全反對孔子的人,

曾國藩的殺人原則也很簡單,寧可錯殺好人也絕不放走壞人。到處都是可疑的人,所以需要到處殺人,所以曾國藩贏得了“曾剃頭”的綽號。剃頭者,殺人如麻是也。

湘軍和太平天國決戰安慶,安慶是什麼地方,大家只要知道安慶如果落入湘軍手中,

天平天國完蛋是遲早的事情。安慶攻破後,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帶人沖入安慶,開始了血腥的屠城。曾國荃也有兩個綽號“曾鐵桶”和“曾頭匠”。鐵桶的意思是他善於圍城,把城圍的和鐵桶一般。所謂“曾頭匠”那就是所到之處就一個字殺!兩個字殺!殺!進入安慶後,男人基本被殺光,女人沒有被殺的下場大家也是懂的。

一八六四年農曆六月十六,圍困了三年的南京城被破,南京重新回到了清帝國的手中,太平軍大部分戰死,少部分自殺啦,極少部分突圍成功。後人只記得日寇在南京幹的大屠殺,但是不會有太多的人知道在日本鬼子去南京的七十三年前湘軍在南京犯下的罪惡。十二歲以上的男子一個不留,什麼意思,

用今天的標準看,那時的南京城只有小學生。湘軍進南京城的前三天,就殺掉十萬人。這是曾國藩自己上報的數字,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趙文烈是曾國藩的得意門生,他在他的《能靜居日記》中記錄:“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擔,盡遭殺死,沿街死屍十有九皆老者。其幼害未滿二三歲者亦斫戮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老者無不負傷,或十餘刀或數十刀,

哀嚎之聲達於四遠.....”

面對如此慘狀,曾國藩這樣安慰自己,殺的都是逆黨賊子,維保大清而殺人,值得。所以曾國藩寫信給曾國荃“既已帶兵,自以殺賊為志,何必以多殺為悔。”殺戮背後的原因極多,本文只講一點就是意識形態方面的,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文明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文化基因,而傳統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曾國藩顯然是儒家文化的堅定捍衛者。洪秀全居然把孔子的牌位都給砸了,給上帝當兒子,還說儒生是閻羅妖,這就是和整個讀書人為敵了。

給上帝當兒子,還說儒生是閻羅妖,這就是和整個讀書人為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