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行業預測:2018

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啤酒市場穩定發展

雖然中國啤酒市場疲軟、競爭不斷加劇,但隨著中國經濟企穩轉好,城鎮化進一步推進,必然加快中國啤酒行業轉型升級和啤酒消費者的消費結構升級,

把目前與較低的中國啤酒人均消費量和平均價格,拉動到一個較高的水準,因此,中國啤酒市場仍是全球最大且最具潛力的市場。未來三至五年,中國啤酒業的消費容量仍有增長的空間,但是,大幅增長或連續多年增長可能將不復存在,波段上行將成為主基調,這是中國啤酒業出現的新常態,也是中國啤酒業由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由量變轉向質變必然經歷的階段。

(二)多家酒企佈局高端、個性化產品

目前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功能的轉移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啤酒行業產品結構持續優化,中高檔產品市場容量增加,聽裝啤酒的消費不斷增長。伴隨著不同消費群體的不同需求,個性化產品需求量明顯增加。

針對現在大熱的精釀啤酒,多家公司也已經做出了相應動作搶佔市場。珠江啤酒、惠泉啤酒以及國外的百威英博和嘉士伯紛紛對精釀市場做出佈局。

隨著中產階層數量的增長以及對於高品質、個性化啤酒的需求升級,啤酒文化的逐步積累,中國精釀啤酒有望迎來春天。

二、不利因素

(一)替代品發展迅速

國內啤酒總體消費需求趨於飽和,餐飲行業等啤酒消費主管道表現不佳,啤酒大眾消費市場負面因素增加;白酒、葡萄酒和預調酒等其它酒種親民低端產品大幅增長,

對啤酒消費產生跨界影響;啤酒產品相對低廉的售價和現有主要包裝形式,不適應日益增長的非現飲網路化管道,加劇了消費衝突和管道斷層。

隨著外資啤酒、進口啤酒、白酒、葡萄酒、預調酒等替代品發展迅速,侵蝕了部分國內啤酒市場份額。

(二)產量下降、利稅上升

一方面,啤酒行業已經連續3年產量下降,且在飲料酒種總量中的占比呈現連年下降趨勢。另一方面,

儘管啤酒行業銷售收入總體下降,但利潤和稅金都呈上漲趨勢,此種表現說明啤酒行業的產品結構調整和成本控制等戰略舉措成效顯著,特別是中小型企業,轉型和推廣速度很快,盈利水準要明顯高於大型啤酒企業。

(三)年輕群體消費習慣改變

啤酒產量預測

2016年1-12月,全國啤酒累計產量為45,064,000千升,同比下降了0.1%;2017年1-10月,全國啤酒累計產量為39,881,000千升,同比增加了0.2%。(啤酒日報注:2017年我國啤酒產量為4401.5萬千升,

同比下降0.7%,連續四年下降。)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啤酒產量將達到4,817萬千升,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0.23%,2022年將達到4,862萬千升。

啤酒行業利潤總額預測

2015年,我國啤酒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43.9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30%;2016年,我國啤酒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50.7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70%。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啤酒行業利潤總額將達到168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6.61%,2022年將達到217億元。

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70%。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啤酒行業利潤總額將達到168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6.61%,2022年將達到2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