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課本中的“情詩”, 傷情卻不傷感,美型而不油膩

“閨怨詩”和“思婦詩”在十二年義務教育的課本中是十分常見的,其實大多都是由男性詩人寫來表達政治抱負。傷情的情詩課本還是少哇,這首為數不多被選用的詩作,詞美情更美。

一起來看看吧。

《涉江采芙蓉》無名氏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開句就是一番風景,美得不談了。有動有靜,“涉江”採摘那芙蓉,讓人不禁聯想到《楚辭》”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南方的水霧繚繞,花草品類繁多,可主人偏偏只愛那芙蓉,誠意滿滿。

下句話鋒一轉,時間和空間相互交錯,采下的芙蓉要交付之人不在身邊,”遠道“的情人遙不可及,憂傷漫過這些美麗的景色。”還顧望舊鄉“更是表現了主人設身處地感受遠方情人的感受,

擔心他會想家。

還好,這不是一場單相思,但卻歸來無期。即使比”思公子兮徒離憂“要好,但也不能”白首不相離“,也無法”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禦,莫不靜好“,面對山高水長,前途未卜,主人公不免擔憂終了。

古人交通不便,出門打拼困難,今人通訊方便,

生活也有不宜。願出門在外的親人,健康、平安。